“我都看的激動呀!太讓人感動了。”
高如星一把鼻涕一把淚,作為一個真的經歷過那抗戰十多年的他來說,特別能夠感同身受,這種為國捐軀的義無反顧。
“嗯,看的我眼淚都止不住的流。”
雷遠生邊看邊嘆息,然后一頁又一頁的翻到下一篇……最后看到了結尾。
唯一存活下來的伍萬里正抱著哥哥的歸回罐子消失……結尾。
“這結尾還挺有深意的。”
高如星說道:“我覺得小周想要表達的意思下抗戰結束了,但是斗爭仍在繼續,對嗎?”
所謂解讀解讀,就是一群讀者自己發揮想象解讀作品,就算是周旭沒有的想法他們都能夠解讀出來。
“我覺得真有這個感覺。”
……
《長津湖》這個片子,是一個很典型的宣揚愛國主義的抗戰片子,沒有極其突出的地方,但是勝在中庸。
比之《東極島》甚至一些歪屁股的電影要好。
當年甚至一舉拿下來了五十七億的票房冠軍的好成績,足以證明一件事情,那就是改編成為小說的話,通俗性是可以保證的,也就是讀者至少能夠感興趣。
或許沒有《我的團長我的團》這一類抗戰片的深度,但是及格成績是有的。
其制作的標準是很高的。
第一,寫劇本的是國內最富盛名的,也是寫下來《團長》《士兵突擊》等一系列作品的蘭曉龍。
導演組也很強大,一個是徐克,徐克可謂是拍武俠的奇才,放在國內影史也是一個人物的,另一個是陳凱歌,小詩人就不用說了,發揮正常是很有水準的。最后一個是拍《紅海行動》的林超賢。
導演組、加上劇本組的,最終這部電影才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現在雷遠生兩人看到的就是周旭憑借電影出來的故事。
高如星最后驚嘆,他說道:“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寫下來的作品!”
不過這種作品被年輕人寫出來并不算是奇怪,例如王蒙當年的《青春之歌》就是火遍全國,因為他寫這本書的時候點燃了全國青年人的熱血。
雷遠生點點頭:“也是我小人之心小瞧他了。”
周旭早上拿著一篇報道,走進了大門。
每天寫幾百字報道,對于他來說是十分輕松的,只要自己晉級成為中級或者是稍微成為上尉的創作員,就不用寫其他工作了!
“哎!小周,你來了!”高如星招招手和周旭打招呼。
“高老同志。”
“不用這么見外,你和他們一樣叫我老高就好了。”
周旭意外,這群人怎么今天對自己的態度都好起來了呢?
“周同志,這篇小說是你寫的吧?”雷遠生把那本《解放軍文藝》拿出來。
周旭不太清楚具體發表時間,就知道是這個月,沒想到現在就發表了他說道;
“是我寫的,也多虧了劉家駒編輯指導了才能發表的。”
雷遠生十分的佩服的點點頭:“哇!周同志,你就別謙虛了。十八歲就能發表小說,已經遠勝無數的同齡人了。”
高如星說道,言辭懇切:“這樣的成績就算是我們的軍區也是少見的。”
這么一說,弄得周旭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兩人一陣夸獎。
高如星看了一眼時間,立馬站起來,有些著急的說道:“我下午還有排練,你們兩人先聊,我先走了。”
……
《解放軍文藝》雜志社。
“喂喂?”劉家駒接過電話。
電話那頭:“喂喂!這里是濟南軍區XX營XX連,這位同志您好,是這樣的,《解放軍文藝》這一期的小說寫得很優秀,部隊里面有不少的同志都沒有分配到雜志,我們部隊希望在月末訂閱三十份,順便加訂一年的量。”
“三十份?好的我記下來,大概十天后能發過去。”
三十份看似不多,但是這只是一個部隊,還有其他無數的部隊正在訂閱呢!
小說發表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小一個星期了,從各方軍區內部的反應來說,小說的評價還是不錯的。
畢竟《解放軍文藝》內部先行訂閱,每一期都能夠精準的得到部隊內部的戰士們觀看小說的評價。
如果小說寫得優秀,不少的部隊會加大這一期的訂閱量,所以僅僅一個星期過后,就有著不少的營地打電話過來要求訂閱了。
剛剛那個電話只是這些打過來的其中一個而已。
劉家駒對著劉松林說道:“你看看,我說了當時就應該聽我的,把這篇小說提前到一月發表,現在你看看,影響力多大!”
劉松林笑道:“對對對,小說成功都是您老的功勞,慧眼識珠!”
“別給我陰陽怪氣呀!”
“沒呢,我真心夸獎您慧眼識珠,不過我更加意外的是,周旭同志作為一個新人作家,成績做的這么的優秀,這真的是未來可期。”
這劉家駒沒意見,周旭要是再寫幾部類似的作品,不論是抗戰小說,還是其他小說,只要質量差不多,未來說不定還能評個高級創作員。
最優秀的高級創作員,甚至能評級少將、中將。
這在部隊里面難道不是未來可期嗎?
“不行,我得打個電話問問,保不齊他還有新作品呢!”
劉松林笑道:“別的作家一年就能寫出來一篇中長篇小說呢,現在您去逼他多半是憋出來的,質量參差不齊,還是等兩月過完年吧。”
“哎!就是不知道這篇小說在社會當中的影響力如何了!”
“多半也不會差的,部隊里面和社會里看小說的不都是人嘛?”劉松林說道。
其他幾位編輯這時候紛紛走過來恭賀劉家駒。
“老劉,剛剛又來電話了,這次是XJ的,直接要了五百份!”
“部隊里面的銷量,一個星期也有快十萬冊了吧?這一個月奔著五十萬冊去了,要是加上外面的二三十萬冊,至少也要七八十萬冊了!”
這群編輯自然知道這一期雜志是哪篇小說最有影響力,因為部隊打電話來的時候,點名的是“《長津湖》”,可不是其他作品。
編輯生涯就是為了培養出來優秀的新人,和優秀的作品。
周燕如出名是因為她帶出來了蘇童、余華……
其他編輯也是如此。
周旭算是劉家駒的一個履歷,自然都羨慕劉家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