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走了過來,道,“皇后娘娘的旨意馬上就到了,你這是歡喜壞了。”
“等你入了府,我會好好照顧你的。”
姜玉稚冷哼一聲,道,“太子真是好手段。”
然后憤怒離場。
“什么狐媚子,給臉不要臉。”
太子妃卻像早料到一般,道,“局中鳥,自然鬧騰。”
恰這時,皇后的旨意到了。
“姜稚接旨。”
姜玉稚梗著脖子在冷笑,但跪卻不跪。
“姜稚,你敢抗旨?”
“敢問公公,這旨上寫的什么?”姜玉稚還是不跪,冷笑道。
“胡鬧,這是封你為良娣的旨意,你該高興才是啊,以后都是自家姐妹,我自會照拂。”太子妃厲色道。
所有人都在逼她跪下,接這個旨意。
但她卻倔強的仰著頭。
要逼她做這個太子良娣,做夢!
拿她當棋子,做夢!
“違抗圣旨者殺!”公公厲色道,“這你還敢抗旨嗎?”
“呵,那便來吧。我就是血濺當場,也不會應下這個旨意。”姜玉稚心意已定,冷色道。
“你大膽!”太子被當眾下了面子,氣的臉都漲紅了,走進就想甩個巴掌在她臉上,卻被墨卿言抓住了手腕。
“我勸太子還是不要沖動的好。”他的眉宇仿佛滲著森冷之氣。
“墨卿言,你要造反嗎?”太子終于抓住了機會,厲色道。
“你若強逼,這個反,也未必不可。”姜玉稚走到太子面前,甩了太子一個巴掌道,“我就打你了。你當如何?”
“目無尊上!來人把他們給我拿下!”太子下令道。
而這時君蘭的嘴角笑意更濃了。
她的目的很快就要達到了。
走下神壇的墨卿言,嘗起來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她有點期待。
姜玉稚奪過一把劍,橫在太子的脖子上,道,“太子失德,殺之,未必不可。”
太子從沒有見過這么瘋狂的人,狠道,“你不怕你九族誅盡嗎?”
“九族?我的九族早就沒了,還是拜你所賜。”姜玉稚,道,“收回成命,否則我殺了你。”
“我是瘋的,君玉,你可能還不了解我,不過你敢不敢用你的命試試?”姜玉稚寧死也不會屈服。
多年的殺敵,令她身上渾身是殺氣,如今毫不掩飾的暴露出來,看得人心驚。
“旨意又怎么會朝令夕改?姜稚,你威脅皇族理應當斬!”君蘭道。
“我問他,不是問你。”她逼緊了手中的劍,橫在太子脖子上,越逼越緊,幾乎扎破了他的皮膚。
鮮血冒了出來。
“你不要命了?還不快放了殿下?”太子妃急道。
“我數三下,三下后,若你不收回旨意,我便殺了你。”姜玉稚冷色道。
或許是她身上的殺氣太滲人,太子最后退縮了,道,“去,告訴母后,本宮這個良娣不納了。”
公公見此場景,立刻進宮。
“那便勞煩太子等上一等。”姜玉稚沒有松開他道。
被這樣威脅,被這樣下面子,太子心中的憤怒幾乎溢了出來。
但礙于現狀,他只能先忍下。
快馬很快帶回了皇后收回懿旨的消息。
姜玉稚如約放下了劍。
但太子卻不準備放過她!
“弓箭手,給我將這個忤逆犯上的人當場誅殺!”
姜玉稚一聲冷笑,舉起劍,對準太子道,“別逼我大開殺戒。”
“放箭!”太子兇惡道。
卻下一秒,箭羽漫天中,他被墨卿言挾持,擋在了二人身前。
“快停下!”太子妃急道。
“你們,你們這是要謀反不成!”
“我們會與太子,一同去圣上面前分說。”墨卿言道。
太子蜷縮了手掌,他低估了這二人,讓自己落了下風。
太子無能,無力自保。
這句話從今天起便會傳遍大街小巷。
墨卿言不會給太子留面子,當著巷外的所有百姓,將太子推了出去。
“太子殿下,請吧。”
皇帝本在休息,皇后哭哭啼啼的沖了進來,吵的皇帝無法入睡。
“陛下,皇兒他好心要納姜稚為良娣,她竟然恩將仇報,劫持了太子!”
皇帝震怒,道,“此話當真?皇兒如何了?”
“生死未知。”皇后道。
“去,派一支禁衛軍,去把她給我抓回來,務必救出皇兒!”皇帝震怒。
而這時,內侍官求見道,“陛下,國師大人帶著太子闖宮了,人就在殿外。”
“咳咳。”皇帝氣的咳嗽不止。
墨卿言將太子推入皇帝書房,姜玉稚隨后踏進了宮闈內。
皇帝與皇后皆是一臉怒容。
“國師,你這是什么意思?”皇帝道。
“回稟陛下,民女只想問陛下一句,是太子就可以強逼民女了嗎?”姜玉稚道。
墨卿言不語,站在其身前,作為她的靠山。
皇帝氣極,道,“太子封你為良娣,可曾辱沒了你?”
“你要記住,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民女記不住。”姜玉稚頂了回去道,“民女難以消受皇恩,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你們這是要造反嗎?”皇帝怒道。
“若是造反,我們便不會再闖宮而來!我們賭的便是陛下您還有良知,知道什么才是錯誤的!”姜玉稚朗聲道。
墨卿言跪了下來,道,“姜稚乃是臣的心上之人,太子此舉未通知任何人,是自私至極,更是搶奪臣妻,臣不得已,只能請太子陪同而來。”
皇帝扔了一個珠串,砸在太子頭上,道,“此話當真?”
太子被綁而來,已經失去了一國儲君的威嚴,又被告是強奪人妻,就算是太子,也要顧及名聲。
“兒臣不知啊,兒臣也是見姜稚溫婉,才動了心思,請母后賜旨意。”太子道。
“但他墨卿言,確實不顧禮法,以下犯上,目無遵紀,理當殺之!”
皇帝的眸色不定,看樣子也在思考。
一個是倚重的國師,一個是自己的兒子,他墨卿言也確實冒犯了天子之威。
至于姜稚,這個女人先是扯進了四皇子與君蘭的事里,現在又勾引太子,死不足惜。
但,關鍵還是名聲。
就算是身處最高位,民間的呼聲也不得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