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戌時,夜幕已臨。
何進驅車直入皇宮,途中遇到了何皇后派來的宮女,稱“陛下已召諸常侍”,這令何進更為吃驚。
僅為了劉備這事,竟在召諸常侍的同時還召大將軍的?
心頭犯疑的何進,不敢有所怠慢,急急催車而行。
等抵達時,諸常侍如張讓、趙忠等皆靜立左右,劉宏則是在正前方主位上閉目養神。
近前恭謹行了一禮,卻未聽到劉宏回應,何進頓生忐忑,暗暗瞥向左右,卻見張讓、趙忠等人盡皆低頭不語,何進更加驚疑。
過了許久,劉宏才徐徐睜眼,目光掃向何進,更添三分威嚴。
“朕聽聞,冀州武猛從事在驛館題了首狂詩,又懸門高掛,更呼‘非劉姓者,一概不見’,大將軍可知詳情?”劉宏的言語聽不出感**彩,仿佛在敘述一件極為平常的事一般。
但何進久隨劉宏,對劉宏的言語風格早已了然于胸,劉宏的言語越是不帶感情,事就越嚴重。
“臣,略有所聞。”何進小心翼翼的回答。
“沒想到同輩之中,竟也出了這等豪杰,朕心甚慰啊。”依舊是不帶感**彩的言語。
但劉宏這話,何進可不敢輕易相信。
單論年齡,劉宏只比劉備大四歲,算是同輩;但劉宏是皇帝,而劉備只是一介血脈偏遠的落魄劉姓,劉宏不可能真的視劉備為同輩。
何進沒有多言,靜靜的等待劉宏的下文。
果然,劉宏只是停頓了片刻,便道:“西園軍缺一個右校尉,朕以為,劉備此人,頗為合適。”
雖然還沒正式對外公布,但西園軍實際上早已有了框架。
絕對心腹、素有武略的蹇碩擔任級別最高的上軍校尉。
士林新秀、不通賓客的袁紹擔任次一級的中軍校尉。
不畏權貴、嚴肅法紀的曹操擔任典軍校尉。
驍勇善戰、遭人排擠的鮑鴻擔任下軍校尉。
公卿大臣、黨人厭惡的大鴻臚趙融、大司農馮芳、諫議大夫夏牟分別擔任助軍左校尉、助軍右校尉、左校尉。
原本劉宏是準備以同樣驍勇善戰、遭人排擠的淳于瓊擔任右校尉,但劉備的出現又改變了劉宏的想法。
劉宏組建西園軍的本意就是為了抓軍權,用人最喜歡不拉幫結派之人。
不論是曹操、鮑鴻、淳于瓊,還是趙融、馮芳、夏牟,或多或少在各自的圈子都遭人排擠,在劉宏眼中都屬于不拉幫結派一類。
即便是陰養死士、暗結黨人的袁紹,由于袁紹表面不妄通賓客且還與袁隗關系差,也被劉宏視為不拉幫結派。
故而,不論是在安喜縣當街鞭打宦官張讓義子,還是在洛陽當街暴揍大將軍何進屬將,亦或者漢景帝中山靖王勝之后人身份,劉備都完美符合劉宏對西園八校尉的用人標準。
至于劉備那首狂詩,劉宏倒也不在意,若劉備不夠狂,劉宏也不會讓劉備取代淳于瓊的位置。
“陛下,劉備出身低微,若為右校尉,恐眾人不服。”何進絞盡腦汁,欲從劉備的出身上挑毛病。
若真讓劉備成了右校尉,以劉備的膽色兼之漢景帝后人身份,或又會成為劉焉、劉虞一般的宗室支柱。
屆時,何進的地位必然會受到威脅,甚至于劉辯能不能成為嗣子都需要先得到劉備的支持。
劉宏又一向喜歡劉協勝于劉辯,何進幾乎可以預見,受劉宏提拔器重的劉備必然會支持劉協而非劉辯。
何進的理由,讓劉宏忍不住冷笑:“劉備乃景帝之后,何來出身低微?朕之西園軍,不重門第,唯才是舉,誰會不服?亦或者說,大將軍是在教朕做事?”
“陛下明鑒,臣絕無此意!”何進嚇得冷汗直冒。
別看何進平日里驕橫慣了似乎誰也不服,可劉宏也是在位二十年的天子,常年積累的威壓也非何進能承受。
見何進服軟,劉宏又轉向張讓等人,眼神凌厲:“諸常侍以為,劉備可否擔任右校尉?”
張讓等人原本最受劉宏信任,由于何皇后毒殺王美人,張讓等人選擇了助何皇后而與劉宏離心,這讓劉宏很是惱恨。
養的狗忽然有一天不咬人了,反而還對著自己狂吠,任誰都不會高興。
但這些年劉宏的縱容,讓張讓等人的勢力盤根錯節,即便是劉宏也得在張讓等人出資千萬后選擇妥協。
這也是劉宏堅決要組建西園軍的原因之一,養的狗不聽話了,就必須再養一條狗。
面對劉宏凌厲的眼神,張讓等人更不敢高聲語,紛紛高呼“陛下英明”!
隨后,劉宏又令小黃門連夜前往驛館傳旨:詔令劉備為假校尉,挑選猛士千人,駐平樂觀,以待后用。
一時之間,原本沉寂的驛館,再次人聲鼎沸。
“我沒聽錯吧?陛下竟然詔令劉備為假校尉?當街暴揍大將軍屬將的事,就不予追究了?”
“聽聞陛下有意組新軍之意,劉備以假校尉之名練猛士千人,該不會已經內定為新軍校尉了吧?”
“嘶!陛下對劉備器重如斯,劉備今后仕途必然青云直上,我等奉詔來洛陽,不也是為了博個前程嗎?何不齊投劉備麾下?”
“此話有理!我等與劉備同宿一個驛館,多少也帶點緣分!可同去!”
“......”
而在驛館內,關羽、張飛皆是興奮的看向劉備。
“大哥,你如今已經是天子親封的假校尉了,更可統率猛士千人!哈哈,真是痛快!”張飛的眼中滿是崇敬。
關羽在剛回驛館時,也為劉備的狂詩而擔憂,如今親見小黃門來宣讀圣旨,心頭的擔憂全都化作了對劉備的欽佩。
語氣也是激動不已:“大哥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古今英雄,唯大哥一人!今生能追隨大哥,關某之幸也!”
聽著二人那毫不掩飾的敬佩,劉備的嘴角也泛起笑意。
劉宏的用意,劉備能猜到,不外乎是想借此制衡宦官勢力和外戚勢力。
雖然這會讓劉備處于風口浪尖之上,但劉備并不在意,天下將亂,誰掌握兵權,誰才有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