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并沒有立即動身去徐州,而是轉(zhuǎn)向西南來到了常山郡真定縣。
三年前,劉備初上任安喜縣尉,途徑真定縣時與趙云一見如故,遂拉著趙云一起結(jié)拜,認作四弟。
相較于關(guān)羽、張飛是被劉備催著卷,趙云是真心愿意跟著劉備卷,即便人未跟著劉備去安喜縣,也會堅持不懈的卯時聞雞起舞、白日習(xí)文練武、戌時入睡蓄銳。
而這三年間,趙云也常策馬入安喜縣拜謁劉備,彼此交情,頗為親密。
比起劉備,趙云的家境更為富庶,兼之趙云還有個胞兄善于治家,故而趙云不愁吃穿,能將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習(xí)文練武。
驟聞劉備到來,趙云頗為歡喜,更是親出莊園迎接。
“不知大哥來此,云有失遠迎,還請大哥恕罪!”趙云語氣激動,看向劉備的雙眸亦是崇拜和敬意。
能得趙云掛念如此,劉備頗為歡喜,上下打量趙云,贊道:“多日不見,四弟愈發(fā)的強壯了,看來平日里沒少習(xí)練。”
受到劉備夸贊,趙云挺直了腰桿:“大哥所定作息,云一刻不敢忘記,幸遇大哥不吝教導(dǎo),云才能貫徹至今。”
趙云的自律,讓劉備更加歡喜,回頭看到關(guān)羽、張飛不以為意的模樣,劉備又氣不打一處來,訓(xùn)道:“四弟無我督促,都能堅持不懈,你二人有我督促,卻總是懈怠。今后要多向四弟學(xué)學(xué),別總是讓我操心?!?/p>
被劉備一訓(xùn)斥,關(guān)羽、張飛瞬間挺直了身板,隨后又打了個哈哈,一左一右的挽住趙云的胳膊,暗暗用上了氣力。
“四弟啊,多日不見,關(guān)某甚為想念?!?/p>
“四弟啊,俺最近新學(xué)了一招,稍后與俺切磋一番。”
此刻的趙云,就如同別人家的孩子,劉備越是夸贊,關(guān)羽、張飛越是想較勁。
關(guān)羽、張飛的小動作,劉備也沒點破,都是自家兄弟,切磋也是常事,劉備也想讓趙云刺激下關(guān)羽、張飛,讓二人都能如趙云一般勤勉不懈。
這個亂世,底層人若不想為奴為婢,就只能卷死別人,不論對手是袁紹還是曹操,都要以之為階梯一步一步的卷死,卷死了袁紹曹操,劉備才能執(zhí)掌天下。
寒暄間,趙云得知劉備怒鞭督郵、掛印而走,不由激憤:“大哥為人清廉,反被朝廷降詔沙汰,如此行徑,委實令人寒心。”
張飛也接口道:“俺也是這么想的。大哥能當(dāng)縣尉,那是在戰(zhàn)場拼死殺敵立功而得,朝廷用人的時候呼大哥殺賊,不用人的時候就卸磨殺驢。委實可惡?!?/p>
關(guān)羽亦是忿忿:“自安喜而來,途徑數(shù)縣,但凡軍功為長吏者皆已被沙汰,長此以往,又有誰還愿替朝廷賣命?”
憤懣歸憤懣,關(guān)張趙三人卻也無可奈何,世道就是如此殘酷,即便三人都是萬人敵也無法改變。
想要改變這個世道,唯有追隨真正的英雄,方有可能,關(guān)張趙三人不約而同的看向了劉備,若論天下間誰是英雄,除劉備外關(guān)張趙一概不認。
劉備沒有參與討論,而是轉(zhuǎn)向趙云,詢問道:“四弟今后,有何打算?”
趙云遲疑片刻,道:“原本云有意在常山為吏,但大哥的遭遇又令云心寒,云亦不知今后該如何謀劃前程?!?/p>
見趙云遲疑不決,劉備遂又邀請道:“聽聞大將軍已派毌丘毅去丹楊募兵,我有意相助,然此去之后,我亦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河北。四弟若對前程不明,不如與我同行?”
劉備此番離開河北,是要去謀大事的,似趙云這般萬人敵猛將,也是劉備當(dāng)前急需的助力,見劉備邀請趙云加入,關(guān)羽、張飛也先后相勸。
“四弟一身武藝,若只能在常山為小吏,豈不是明珠蒙塵?”
“俺也這般認為,真正的猛士,當(dāng)揚名天下,豈能寂寂無名?”
受到劉關(guān)張的邀請和感染,趙云內(nèi)心的遲疑也消散大半:“大哥既要遠行求取功名,云又豈能獨留常山?待云知會家兄,便與大哥同去?!?/p>
似乎是怕錯過了與劉備同行的機會,趙云又急匆匆去尋胞兄趙風(fēng)請命。
戰(zhàn)亂之年,青壯多逝,趙家父輩皆亡,全憑趙風(fēng)治家才有今日光景,對趙云而言,趙風(fēng)既是兄亦如父,若要隨劉備離開,趙云也需征得趙風(fēng)的首肯。
對趙云的決定,趙風(fēng)并不支持,更善言勸道:“以趙家莊今日的名聲地位,子龍想在常山為吏,易如反掌,又何必再舍近求遠?軍功一途,終究是末流?!?/p>
趙云若在常山國為吏,假以時日,必可成為一方豪士;可若跟著劉備離開,能否獲取功名未可知也;身為胞兄,趙風(fēng)自然不愿看到趙云奔波半生之后依舊一事無成。
在這個重門第的時代,走軍功路線是最受鄙夷的,即便是善統(tǒng)兵馬的盧植也視軍功為末流旁門,能入朝為尚書靠的也是儒門名望而非討賊軍功。
話雖如此,但趙云去意已決,語氣也變得堅定:“方今亂世,正是英雄崛起之時,倘若只能在常山為小吏,云委實不愿。云亦聞,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當(dāng)攜三尺劍立不世功名。若此番不去,云念頭也難通達?!?/p>
見趙云執(zhí)意,趙風(fēng)內(nèi)心亦有不忍,年輕的弟弟渴望立功名,趙風(fēng)也不愿看到趙云因不能追隨劉備而郁郁寡歡。
良久,趙風(fēng)松口嘆道:“罷了!就依子龍之意?!?/p>
聞言,趙云大喜:“謝兄長成全!”
話音未落,趙風(fēng)又道:“成家立業(yè),乃男兒之志,子龍離去之前,可先擇良家女完婚,今后衣錦還鄉(xiāng),亦是美談。常山張氏,乃......”
一聽要完婚,趙云的臉瞬間棱角分明,未等趙風(fēng)說完便高聲打斷:“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何患無妻?況且云志不在此,若擇良家女完婚,豈不是耽誤良人?”
瞧趙云反應(yīng),肯定不是第一次被催婚了,不等趙風(fēng)再開口,趙云逃也似的離開,邊跑邊呼:“南下事急,云先走一步,就不再向兄長辭行了。”
看著逃命似的趙云,趙風(fēng)頗感無語,我替子龍?zhí)舻牧技遗?,都是豪族大姓女,個個溫文爾雅,子龍怎每每都跟見了鬼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