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也掏出手機飛快記錄,指尖翻飛:“這么一改,蘇盛絕對能成劇里一個記憶點……”
“何止是記憶點?”陳凱笑著拍了拍編劇的肩,眼角褶子都樂出來了。
“搞好了,這么個角色說不定能成為觀眾追劇的鉤子!”
蕭景辰心情頗佳地補充:“正因為蘇盛身上既有底層掙扎的底色,又是皇權陰影下的受害者與執行者,他的復雜性和真實感,很容易引發不同背景觀眾的深層共情。”
“啪啪啪!” 一陣清晰而帶著贊賞的掌聲從旁響起,打破了角落里的交談。
三人訝異望去,只見飾演“皇帝”的視帝陳文明不知何時已站在一旁。
他雖身著便服,卻自帶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場。
“說得好!”陳文明聲如洪鐘,帶著老藝術家的爽朗勁兒,“早就聽陳導提過你的名字,今日一見,名不虛傳啊。”
蕭景辰略顯意外,隨即禮貌地微微欠身:“陳老師,您過獎了。”
陳文明哈哈一笑,走上前親切地拍了拍他的臂膀:“別意外。老陳這家伙,早把你試戲那段視頻發給我看過了!嘖嘖,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他饒有興致地打量著蕭景辰,眼中滿是探究與欣賞。
“說實話,我很好奇,你這個年紀,是怎么揣摩出那種……沉到骨子里的東西?”
“難不成打娘胎里就開始琢磨戲了?”
這話一出,周圍的人都善意地笑了起來,同時也暗暗心驚。
陳文明這番話,分量極重,幾乎是對一個新人演員天賦的最高贊譽!
“陳老師您過譽了。”蕭景辰保持著謙和溫潤的態度,應對得體。
“我只是覺得蘇盛這個人物值得深挖,他身上有許多被忽略的厚度。”
“今后拍攝,還請皇上您多多指點。”
“哈哈哈。”陳文明眼中的欣賞之色愈發濃郁,“長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啊!我真是越發期待與你的對手戲了!”
---
開機儀式結束,媒體退場,真正的“開機”才剛開始。
第一天的拍攝核心,便是于太極殿前上演的朝堂大戲——皇帝臨朝,百官覲見。
殿外廣場,百官肅立,氣氛莊重威嚴。
除了飾演“皇帝”的陳文明和“御前總管蘇盛”的蕭景辰,其他主演今日并無戲份,大多已返回酒店。
這場戲的關鍵環節,在于“鳴鞭”。
皇帝升座前,需由御前太監于殿外揮動特制的長鞭——“靜鞭”或“凈鞭”。
鳴響三聲,以示皇權威嚴,警示百官肅靜。
此鞭舞動起來需極強的臂力、技巧和磅礴氣勢。
要求三聲鞭響必須清脆響亮、連貫震撼。
要達到聲震殿宇、懾人心魄的效果。
因其專業性與危險性,劇組特意請來了精通傳統武術鞭法的老師傅劉啟華。
由他擔任替身,完成這關鍵的鳴鞭鏡頭,最后再補拍蕭景辰手持長鞭的特寫。
劉師傅精神矍鑠,手持特制長鞭,正給蕭景辰講解要領。
“此鞭沉手,舞動時需腰馬合一,手腕發的是寸勁……”
話音未落,他手腕一抖,一個漂亮的鞭花甩出,破空聲清脆利落。
“所以你的姿勢一定要有力,才不會顯得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