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的時間悄無聲息的過去,蕭離一行人從江浙離開之后就坐著船,一路的游山玩水。
蕭離也知道,眾人這一段時間極其的辛苦,而且回到皇宮他們在想出來也不容易。
今日他們到了通州地區,眾人準備在這里過上一夜的時間,然后明日早起只需要一天就能趕到京城。
項羽按照慣例先去情報聯絡點拿情報。
他回來之后先向蕭離匯報了宋公明和盧俊義這些人的舉動。
最近幾天時間,宋公明已經以白蓮神教的教主自居,重新的召集了那些白蓮神教的人。
他用秘密的方式把特種軍隊的人抬上了高層,又把那些忠心于白蓮神教的人暗自打壓。
有一部分的人已經被他直接秘密處死。
另外一邊的盧俊義也把這些江湖人物全都聚攏了起來,他給所有的江湖人物只提了一點要求。
這些人可以繼續逍遙快活,但是絕對不能做讓百姓痛恨和讓國家受到威脅的事。
有些人疑惑不解為何會有這樣的命令,大家全都是江湖中人,圖的就是逍遙快活,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盧俊義身邊不少的人都支持盧俊義的這個決定,正所謂少數服從多數,但凡不服從這個約定的人都不算是武林盟的人。
現在江湖變得越來越穩定,盧俊義已經開始讓眾多的江湖中人分別的回到自己的家鄉的地方建立了情報組織。
這個情報組織未來將會和朝廷現有的情報組織聯合到一起做事情。
蕭離聽到項羽的這些匯報,他的臉上多了不少的笑容。
“用幾個月的時間就能讓天下變得安穩不少,這也算是我們取得的大成果。”
“只要現在天下安穩了,一定能夠迎來國富民強的時候。”
蕭離心中有一個目標,既然前面幾代的皇帝都被那些造反者給迫害了。
百姓因此受了不少的苦,現在他一定要扭轉這種局面。
項羽將一封書信交到蕭離手上。
“這是張居正傳來的書信,現在朝廷內部有個別的人不安穩。”
“上次我們收到了關于王世蒼聯絡其他官員的事情,就在一直關注這件事情。”
項羽把密探收集到的關于王世蒼的情報說出來。
蕭離看到書信上面的內容,他在睡覺的時候出一抹冷笑。
“這時候了還有人不知死活,竟然還想要用這種打擦邊球的方式。”
蕭離的一句話弄得項羽和武媚娘一頭霧水,二人根本就不知道打擦邊球是什么意思。
“先生何謂打擦邊球?”武媚娘忍不住好奇心問出來了。
蕭離知道自己說了一句超時代的語言,所以武媚娘才不懂。
蕭離想了一下,用極為簡單語言告訴她,所謂打擦邊球,就是有些人不敢公然造反,或者是公然的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
這人會一步一步的試探,在危險的邊緣瘋狂的試探,一直到實現自己的目的為止。
也許試探過后,這個人會變得更加瘋狂,然后去實現自己的目的。
也許試探過后,這個人感覺此事不可為,然后又會變得老老實實。
“原來如此,這個形容倒是頗為有趣,又很形象。”
“這種做法還真是讓人討厭,如果直接收拾了,他或許會讓其他人有想法,但是不收拾他這個人,就像蒼蠅一樣在惡心人。”
武媚娘覺得這是一個難題,但又不算是一個太大的難題。
她認為這樣的人可能不在少數,只不過是平日這些人沒有表露出來,現在蕭離不在京城,這些人都開始活蹦亂跳了。
項羽聽到這話撓了撓頭,他覺得這倒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又會引起其他的官員的意見。
“我看不如把這樣的人密密的給咔嚓了吧,總之一死就得。”
“這樣不會引起其他的人的非議,然后又不會讓這個人繼續的胡亂蹦噠。”
項羽認為這種處理的方法最好,他是手癢癢了,覺得回到京城之中沒有其他的事可做。
一直跟在蕭離的身邊肯定非常無趣,但是能把這個差事攬到自己的身上,也算是找點事情。
“這不妥當,一個如此位置的官員在京城之中被不明不白的殺死了,你覺得會有什么后果!”
“到時必然會引起朝廷上下的騷亂,也會引起百姓的恐慌,除非有一個替罪羔羊站出來。”
武媚娘說這話的意思除了是在解釋,其實她也是在給蕭離提一個建議她,不知蕭離是否能下這種狠心。
如果蕭離接受了項羽的這個建議,就必須要考慮她剛才所說的話。
一定要提前有所準備,用幾條人命來為這個事情做一個了結。
蕭離搖了搖頭,他又怎會用無辜的人的性命來為自己的暗中的手段去背書,而且他也不屑于那么去做。
“這件事情我自有主意,是時候該殺雞儆猴再讓那些人看一看了。”
蕭離這話說的略帶著一絲殺氣,他知道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但他相信有了這一次的政策之后,那些想要輕舉妄動的人會老老實實。
他也不會前面的清洗朝廷內部的官員。
他只會使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先通過殺雞儆猴,震懾住所有的人之后,再慢慢的把那些不聽話的人加以取代。
“有些人雖然罪不至死,但是這個時候也應該頤養天年,好好的回家抱孫子了。”
蕭離這一句話說出來,武媚娘頓時明白了蕭離殺雞儆猴的意思。
蕭離并不是想在京城再一次的掀起驚天的巨浪,讓京城里再次沾染上血腥。
他這種手段也等于在官場讓所人都看看,那些別有心事的人會有怎樣的下場。
“行了,我們在這里好好的休息一夜,明日咱們悄悄的回去。”
“等我們謀劃完之后,就看看這些人會不會跳進陷阱就行了。”
蕭離把這話說得頗為有趣,武媚娘瞇縫著眼睛點了點頭。
她知道有人要倒霉了,而且倒霉的這個人,還是其他的官員以為蕭離絕對不會動的三朝元老級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