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呆呆地站在原地,他張了張嘴,卻發不出任何聲音。他看著那個可怕的彈坑,又轉頭看向造成這一切的新兵。
只見李浩,那個不到半年的新兵,已經輕松地把那個一次性的發射筒從肩上取下,隨手扔在了地上。那個動作,熟練得就像扔掉一個喝完水的瓶子。
然后,他拍了拍手上的灰,轉身,邁著輕松的步子往回走。從發射到結束,他一步都沒有移動過。
安全,從容,高效。
王虎的目光從那個新兵身上,慢慢移到自己滿是泥的作訓服上,又看了看身邊那些同樣狼狽,“犧牲”了的兄弟們。
這個在南疆戰場上都未曾害怕過的鐵血漢子,這個堅信勇氣能戰勝一切的兵王,在這一刻,身體卻控制不住地抖了起來。
他幾十年來信奉的東西,在這一刻,好像一下子全都沒用了。
......
莫斯科,捷爾任斯基廣場。
那棟著名的盧比揚卡大樓內,克格勃第一總局的辦公室里,氣氛很壓抑。
一份標記著最高等級絕密的文件,正靜靜地躺在局長瓦連京·伊萬諾維奇的桌上。
文件袋里沒有太多文字,只有幾張衛星照片,和一份能量信號分析報告。
照片拍得很模糊,只能看到在龍國西南邊境的山地中,出現了一些外形很奇怪的裝甲車輛,它們的形態,和克格勃情報庫里所有已知的龍國裝備都不一樣。
更讓分析人員感到不安的,是后面的那份報告。
“局長同志,這是我們在過去半個月內,從那片區域連續監測到的三次高能爆炸信號。”一名頭發花白的技術主管,指著報告上一條陡然升高的能量曲線,聲音干澀地說,“我們排除了所有可能性,包括小當量的戰術核武器。這種能量釋放的模式非常奇特,它有兩次峰值,第二次的峰值甚至會造成短暫的局部高壓真空……這完全超出了我們對常規化學炸藥的理解。”
瓦連京局長那雙深陷的藍色眼眸里,看不出任何情緒。他拿起一張照片,照片上一座山頭被抹掉了一半,留下一個邊緣有些琉璃狀的巨大彈坑。
“龍國人什么時候掌握了這種技術?”他的聲音很低沉,像冰塊一樣敲在每個人的心上。
辦公室里一片寂靜。
在座的,都是蘇聯頂尖的武器專家和情報分析員。他們習慣了龍**隊那些仿制蘇聯的武器。在他們眼中,龍國的軍工體系一直是個笨拙的模仿者。
可眼前這份報告,讓他們感到十分意外。
“根據我們的評估,照片上的突擊炮,其火力配置可能已經超越了我們現役的T-72。而那種單兵武器……”一位裝甲兵領域的專家艱難的開口,“它的威力,足以在安全距離外,對我們最堅固的野戰工事造成毀滅性打擊。如果讓他們大規模列裝……”
他沒有說下去,但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那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在龍國漫長的邊境線上,蘇聯引以為傲的裝甲部隊,將第一次面臨巨大的威脅。
“他們的技術從哪里來?”瓦連京局長緩緩放下照片,十指交叉,目光銳利地掃過眾人,“是美國人?還是西德?”
“我們沒有監測到任何西方技術顧問進入龍國的跡象。”情報主管搖了搖頭,“而且,這種技術路線……很奇怪。它不像美國人的技術,也不像德國人的技術。它簡單粗暴,卻又異常高效。仿佛……仿佛那里出現了一個我們無法理解的技術突破。”
技術突破。
這個詞讓辦公室里的氣氛更加凝重。
瓦連京沉默了許久,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圖前,目光落在了那片廣袤的紅色土地上。
“看來,我們的小鄰居,有了些我們不知道的本事。”
他轉過身,眼中閃過一絲冰冷的決斷。
“啟動‘長城風暴’計劃。”
聽到這個代號,在場所有人的臉色都微微一變。這是克格勃一個很高級別的緊急情報預案,一旦啟動,意味著不計代價。
“命令我們在遠東的所有技術偵察單位,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監控西南邊境的一切信號。我要知道他們每一次演習的詳細數據。”
“是!”
“還有……”瓦連京的目光,落在了情報主管的身上,“喚醒‘信鴿’。”
情報主管的心臟猛地跳了一下。
“信鴿”,一個潛伏在龍國核心部門深處超過十年的資深間諜,是克格勃布下很重要的一顆棋子,輕易不會動用。
“局長同志,動用‘信鴿’的風險太大了,一旦……”
“沒有一旦。”瓦連京打斷了他,語氣不容置疑,“我不管他用什么方法,滲透,收買,或者別的。我只要一個結果。”
他拿起桌上另一份薄薄的檔案,上面只有一個名字。
“查清楚這個叫‘陸揚’的年輕人,他的一切。他的背景,他的習慣,他每天接觸的人,說的每一句話。我要知道,他到底是誰,他背后又站著誰。”
“不惜一切代價,拿到他們新式武器的核心技術,以及生產流程。”
……
幾乎在同一時間,幾千公里外,大洋彼岸的弗吉尼亞州,蘭利。
中情局總部的地下分析中心里,氣氛同樣嚴肅。
一群分析員,正對著同樣的衛星照片和數據,徹夜不眠。
“該死,這到底是什么東西?”一個年輕的分析員揉著布滿血絲的眼睛,煩躁地將一份報告拍在桌上,“能量模型對不上,外形也從未見過。這不像是蘇聯人的手筆,更不可能是我們賣給他們的。難道是他們自己造出來的?”
“不可能!”他的主管,一個經驗豐富的老特工,立刻否定道,“龍國人的工業基礎我們很清楚,他們連合格的滾珠軸承都造不好,怎么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獨立研發出性能如此夸張的兩種新武器?這不合理!”
“那我們該怎么向國會解釋?說有外星人幫他們開了外掛嗎?”
爭吵聲在分析中心此起彼伏。
最終,一份同樣被標記為“緊急”的情報需求,被迅速擬定,通過加密渠道,發往了中情局遍布在東亞地區的每一個情報站。
而此時的西南邊境,利劍營臨時駐地。
一間由倉庫改造的臨時實驗室內,燈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