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了,一整年時間,一千兩千九百章兩百一十二萬字。對于我來說這也是一個很漫長的時間。
現在回過頭來看一看開局,我覺得我應該也成長了很多吧?
寫完這本書我也要休息幾天。一年沒有休息了,除非當場病倒那兩次還真沒請假....
但是番外明天寫。
Ⅰ接下來聊一聊完結感言。
在寫這本書,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也時常迷茫,劇情之中的迷茫其實很多時候也是我的迷茫。
在這個時代該如何寫出一個好故事,該如何不被工業化所取代?各位既然在番茄看書應該知道我說的是什么。
寫完這本故事的時候,我總覺得可以給出一個可能不那么泛用嚴謹的答案。
【情感】
小說是情感的碰撞,而不是所謂的追求‘爽感’,所謂的‘字字珠璣’‘堆砌辭藻’。
而是情感的碰撞!將自己代入筆下的每一個角色,不僅是主角,配角,甚至是‘反派’,路人。
然后將其中的情感復現出來,注入到筆下,讓各位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能夠感受到作者賦予在文字中的情感。
這才是在這個時代應該做的東西,柴確實不是什么天才,兜兜轉轉寫了幾百萬字,才理解這么簡單的道理。
除此之外最后一段可能有的讀者老爺看的云里霧里的,其實是因為我最后選擇了一個偏向意識流的寫法作為完結。
我希望給出更多理解的空間、更多解讀的空間,比如那個小寓言故事,比如天和李夏最后的交流。
Ⅲ·舒秋巧。
我在這個角色身上花費了太多的精力,想要修復、創造永遠都比破壞更難。
描寫一個好人,也總是比惡人更難。
一個女大學生的成長,跨越兩百多年的漫長時間,最終真正成為那救苦祛難。
她的成長路線并不完美,我筆力不濟,時常寫出來之后就連自己都不甚滿意,更何況是各位看官。
但是還好,哪怕到了最后,她依舊能是一個好人。
在最終一卷的時候,其實各位應當也能注意到,她身上有一種牽扯感。
她已經幾乎是一位‘神’,可是種種牽扯,又將她重新拉回了一個‘人’。
在‘神’和‘人’的強烈沖突感中,究竟是神還是人,其實是自己的選擇,而她最終將自己錨定為了一個‘人’。
因為,她有‘私心’。
其實神和人并沒有那么遙遠,對嗎?
是嗎?
Ⅳ·屠龍者終成惡龍
在寫傳風道祖馮梓一戰的時候,很多讀者已經覺得這里可以結局,實際上我也曾想過,不如就在這里結尾。
在這里結尾,將會是一個中規中矩的,合理的結局。
但是我卻覺得,如果在這里結尾未免太過中規中矩,如果在這里結尾,未免有太多事情還沒有交代,太多故事還沒有結束。
所以,我又寫了一段新的故事。以這一句‘屠龍者終成惡龍’為基調,站在了巔峰,并非就已經是結束。
我不確定這樣的選擇會不會比在馮梓那結尾更好,但是,我想做此選擇。
一場豪賭?總要有點野心?
或許會是一段累贅的故事,或許會是一個更好的結局,可能有些地方控制不住筆力......
哈,全留給各位說吧。
Ⅴ·最后聊一下這個結局。
其實結局在一開始,或者說在李夏身份揭曉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
我寫的那一本前傳其實也已經暗示了李夏的結局,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既然這樣,故事的結局——
——只能是沒有他。
或許會有人覺得,這是Be,是一個壞結局,但是在我看來,其實已經十全十美。
他太累了,累到已經沒有辦法重歸那個和平安寧的世界,就像參加戰爭的戰士許多會留下PTSD一樣。
李夏的PTSD其實是最嚴重的,若是讓他回到那個和平安寧的世界,他會真正成為‘惡龍’。
不能再一次讓舒秋巧來擔任這個屠龍者了,因為她已經當了兩次屠龍者,斬去了包括自己在內的兩頭惡龍。
在我看來,如果和和美美的讓他們一同歸鄉,才會是最大的Be。
而且,他們還有‘未來見’。
這一切尤有轉機。
在這里,柴私心留下一點空白,不再多動筆墨,就像是人總是有私心,我希望將這一點轉機,留給你。
你看著他們成長,看著他們這波瀾壯闊的一生,看著兩個孩子,最終登上此界最巔峰。
如果有誰有資格為他們書寫下一個好結局。
如果有誰有資格在這落花流水雜亂世界之中為他們尋到一個轉機。
那不會是我。
而是你。
現在,這支筆,這一柄退郎鋒,在你手上了。
——柴vv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