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季鴻文揉了揉太陽穴。
連日的奔波走訪,讓他感到體力有點透支。
他起身走到窗邊,透了一口氣。
縣委大樓的燈光一盞盞亮起。
季鴻文伸了伸懶腰,舒展了一下拳腳后,轉身回到辦公桌前。
重新打開了綠源環保的資料文件夾。
不管前方有多少阻礙,他都要查下去,直到把清河縣礦場的罪行徹底揭露出來。
他正對著電腦梳理線索,辦公桌上的電話突然響了。
來電顯示是蓮花鎮政府的號碼。
他接起電話,聽筒里傳來付明亮的聲音,帶著幾分熱情。
“季主任,忙呢?我是付明亮,想跟你約個時間,聊聊礦企整改的事,有些具體問題得跟你當面協調。”
季鴻文心里犯嘀咕。
付明亮一直跟趙登河穿一條褲子。
之前對礦企整改百般阻撓,現在突然主動約見,肯定沒安好心。
季鴻文倒想看看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付書記,我明天上午有空,你說個地方,我一定準時到。”
“那明天上午在清風茶館’見吧,那里安靜,方便談話。”
“好,我一定準時到!”
掛了電話,季鴻文從抽屜里拿出錄音筆,檢查了一下電量。
他得做好準備,萬一付明亮說些出格的話,也好留個證據。
第二天上午,季鴻文提前十分鐘到了茶館,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沒過多久,付明亮就到了。
穿著一件深色夾克,手里拎著個公文包。
一坐下就喊服務員點了壺好茶,熱絡地說:“季主任,你現在可是縣里的紅人,蘇書記把礦企整改這么重要的事交給你,可見對你多信任。”
季鴻文笑了笑,沒接話,直接問:“付書記,你說的整改問題,具體是哪些?”
付明亮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話鋒突然一轉。
“季主任,咱們都是在基層做事的,有些話我就直說了。礦企整改這事兒,水深著呢,不是表面上那么簡單。你還記得曾培文書記嗎?當年他也想查礦企的資金問題,結果呢?沒查多久就突然病重,你說這事兒巧不巧?”
季鴻文握著茶杯的手緊了緊,付明亮這話明擺著是威脅,暗示曾培文的病跟查礦企有關。
他不動聲色地按下手機錄音鍵。
“付書記,你的意思是,曾書記的死還另有隱情?”
付明亮意識到自己失言,立馬變得驚慌失措,連忙擺手否認。
“不不,季主任千萬別誤會,我的意思是,查礦企是個體力活,季主任悠著點,別積勞成疾!”
季鴻文冷笑一聲。
“我現在只按組織要求辦事,把整改工作做好,其他的事我不想多管。”
“不想多管是好事啊。”付明亮放下茶杯,眼神里帶著幾分示好!
“季主任,你還年輕,前途無量,別跟自己過不去。有些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大家都好過;要是非要鉆牛角尖,說不定哪天就給自己惹了麻煩,到時候可沒人能幫你。”
季鴻文心里冷笑,表面卻依舊不動聲色。
“付書記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整改是縣里定的任務,我不能懈怠。要是沒別的事,我還有工作要處理,先回去了。”
說完,他起身就走,沒給付明亮再開口的機會。
回到辦公室,季鴻文立刻把手機里的錄音導進電腦,保存好備份。
付明亮的威脅,反而讓他更確定。
礦企背后的問題遠比他想象的更嚴重,趙登河他們已經開始急了,才會用這種方式逼他收手。
他正想給蘇清顏匯報此事,孫麗的電話打了過來。
語氣帶著幾分猶豫。
“季主任,下午的小組會議,關于‘核查空殼公司關聯人員’的提議,我可能沒法支持你了。手續太復雜,還得報上級審批,短期內根本推進不了。”
季鴻文愣了一下,之前孫麗一直很配合,怎么突然變卦了?
他追問:“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之前你不是說,只要有線索就可以申請核查嗎?”
孫麗沉默了幾秒,低聲說:“沒什么事,就是覺得太麻煩了,別到時候沒查到東西,還惹得領導不高興。季主任,你也別太執著了,差不多就行。”
說完,她匆匆掛了電話。
季鴻文還想繼續追問,傳來的只有忙音。
他正琢磨著孫麗為何突然反水,老張端著文件進來。
小聲說:“季主任,我剛才聽文旅局的人說,馬強昨天找孫麗談了話,還威脅她別跟你走太近,說趙縣長已經注意到她了。還有,李望龍的秘書也找過她,說黨校有個市級培訓名額,要是她在小組里‘識大體’,就推薦她去。”
季鴻文聞言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孫麗到底還是動搖了。在威脅和誘惑的雙重壓力下。
但他也理解。
在清河縣這個小地方,沒人愿意跟趙登河作對,孫麗能堅持到現在,已經很不容易了。
他靠在椅背上,雙手十指相抵,陷入沉思。
失去孫麗這個助力,后續的調查會難上加難。
現在,老張、老鄭、老林雖然還能幫他。
但都只能在暗地里出力。
明面上能依靠的,只有蘇清顏了。
他拿出手機,給蘇清顏發了條短信,把付明亮的威脅和孫麗的情況都說明了。
沒過多久,蘇清顏回復了短信:“我已經知道了,你放心,我會想辦法穩住孫麗,同時向上級申請,讓市紀委提前介入。你注意安全,別單獨跟趙登河他們的人見面,有情況隨時跟我聯系。”
季鴻文立馬回了一條消息。
“好的,蘇書記請放心,就算只剩我一個人孤軍奮戰,我也會把調查進行下去,絕不半途而廢。”
很快,蘇清顏的短信就回了過來。
“嗯,你不會孤軍奮戰的,至少還有我跟你是同一戰線!”
看著短信,季鴻文心里一暖。
蘇清顏這份無條件的信任比什么都更珍貴。
這也讓季鴻文重新充滿了動力。
為了清河縣的礦工,為了蘇書記的信任。
無論如何,他都不能放棄,必須徹查到底。
想到這,季鴻文打開電腦,開始重新梳理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