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敲下“日常里最動人的和弦”這最后幾個字時,窗外的晚風恰好拂過,帶著初秋獨有的溫軟——就像寫下蘇念與司嚴故事的每一個夜晚那樣。
這本小說的誕生,源于暑假里一個偶然的瞬間。
那是一個夕陽將天際染成蜜糖色的傍晚,我在小區里散步。
拐過爬滿薔薇的籬墻,便看見了他們——一位學者模樣的男士,正蹲在藍色的嬰兒車旁,神情專注,動作卻有些笨拙地為幾個月大的小女兒穿那雙米白色的襪子。
小娃娃咿呀著,亮晶晶的口水順著下巴流下,肉乎乎的小腿不安分地蹬著。
一旁的年輕妻子眉眼彎彎,適時地遞過一張紙巾。
他們大約三四歲的兒子,正蹲在路邊的梧桐樹下,小手小心翼翼地拾起一片又一片落葉。
沒有喧囂,沒有匆忙,只有光影、微風和一家人之間無聲流淌的默契與溫情。
那一幕太鮮活,太溫暖,讓我忍不住想為現實中這幸福的一家人編織一段屬于他們的、溫柔浪漫的前奏。
所以,你們讀到的這個故事里,我沒有刻意安排跌宕起伏的戲劇沖突,沒有制造撕心裂肺的誤會與分離。
只想讓愛意如溪水,在細水長流中靜靜流淌、慢慢匯聚。
那些看似平凡的片段,恰恰組成了生活最堅實的幸福基底。
特別感謝每一位讀到這里的朋友。
你們的留言中,有人說“我也需要這樣的醫生”,有人感嘆“全世界都想要同款媽媽”,還有人評論“這家庭氛圍很好,三觀正”……
這些真誠的回應,像一束束暖光匯聚,讓文字跨越屏幕,擁有了真實的溫度。
是你們的陪伴,讓這些日常片段有了被講述的意義。
故事在這里,暫且告一段落。
但司嚴和蘇念的生活仍在另一個時空里平穩而幸福地繼續著。
寶兒會牽著妹妹諾依的小手,在春日融融的草坪上蹣跚學步,肆意奔跑。
蘇念將在她的世界里繼續披荊斬棘,終有一天,她會沉穩而耀眼地執掌陳氏。
而司嚴的書房里,大概依然會維持著那種奇妙的和諧——一邊是堆疊如山的醫學論文與專業書籍,另一邊,則散落著孩子們留下的五彩積木和繪本。那里有嚴肅的思考,也有最柔軟的童真。
而我想對你說,故事里的溫暖,其實從不曾遠離我們的生活。
它或許就藏在你家午后被陽光曬得暖融融的地毯上,藏在陽臺傾瀉而下、包裹著綠植的金色光芒里,或是晚餐時分,家人默默遞到你手中的那一碗騰著熱氣的湯中。
幸福,并非遙不可及的宏大敘事,它就在這些觸手可及的細節里微微發光。
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屬于自己的、看似平凡的日常里,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和一顆柔軟的心,穩穩接住那些細碎而閃光的幸福。
那么,就此別過。
下次相遇,也許就在某個同樣晚風輕拂、月色如水的寧靜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