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浩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蜿蜒山道盡頭,小師妹站立原地,緊握拳頭。山風拂過她的發絲,那雙總是含笑的眼眸此刻恰似燃著的熊熊火焰。
“師兄,我一定會幫你。”她低聲呢喃,聲音雖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轉身時,裙子在風中劃出一道利落的弧線。她快步穿過宗門熟悉的青石小徑,腦海中已開始飛速盤算——哪些弟子思想開明,哪些對守舊派頗有微詞,哪些曾在私下表達過對魏浩師兄的敬佩。這些平日里不經意積累的信息,此刻都成了破局的關鍵。
回到素雅的居所,她并未急著行動,而是先于案前靜坐。閉目養神間,胸中翻涌的情緒漸漸平穩。思緒如蛛網般鋪開,將入門這些年來有過交集的同門一一梳理。一炷香后,她睜開雙眼,唇邊泛起一絲成竹在胸的淺笑。
事不宜遲,她起身整理衣襟,推門而出時,顯得胸有成足。
第一處要去的是林風的修煉洞府。這位師兄性情耿直,曾多次在論道會上對宗門陳規提出質疑,與她更是就革新之道有過數次長談。
洞府隱在一片青翠竹林中,石門緊閉。小師妹輕叩門,聲音響亮道:“林風師兄,是我。”
石門緩緩開啟,林風見到她略顯詫異,隨即笑道:“今日是什么風把師妹吹來了?”他側身將她讓進洞府,石室內陳設簡樸,唯有一張石床、一方石桌,墻上掛著柄青銅長劍。
小師妹未有寒暄,直截了當道:“師兄可信魏浩師兄為人?”
林風神色一緊,沉吟片刻:“魏浩師兄當年是宗門翹楚,后來雖遭遇不測,卻從未聽過他有半句虛言。師妹何出此問?”
當小師妹將魏浩如何發現魔道陣法、又如何被守舊長老逐出宗門的事娓娓道來時,林風的臉色越來越沉。聽到最后,他猛地一拍石桌,震得桌上茶盞叮當作響:“豈有此理!那些老頑固是要將宗門推向萬劫不復之地嗎?”
“正因如此,我才想聯絡諸位師兄師姐,共同應對這場危機。”小師妹目光灼灼地看向他,“不知師兄可愿助我們一臂之力?”
林風毫不猶豫地點頭:“宗門有難,豈能坐視不理?算我一個!”
小師妹眼中閃過感激之色,又與他細說了些聯絡其他弟子的打算,林風一一應下,親自將她送至洞府外。
這一日,小師妹的腳步踏遍了小半個宗門。她時而穿行在修煉場邊的回廊,時而叩響某處僻靜院落的大門,時而駐足在煉丹房外等候。每見一人,她都耐心解釋,從魔道陣法的威脅到魏浩的冤屈,從宗門的危機到他們肩頭的責任。
有些弟子起初將信將疑,但在她懇切的目光和條理分明的敘述中,也漸漸知曉。夕陽西下時,她手中的名單上已添了十幾個名字,每個名字背后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諾。
與此同時,魏浩正在小師妹安排的隱秘山洞中潛心修煉。
這處山洞藏在瀑布之后,入口被藤蔓遮掩得嚴嚴實實。洞內靈氣紛繞,石壁上生著會發光的苔蘚,幽藍的光芒映得整個洞穴如夢似幻。魏浩盤膝坐在中央的巨石上,身旁擺放著三枚小師妹留下的聚靈丹。
他運轉周天,靈力如溪流般在經脈中流淌。在這絕對的寂靜中,他對“有情道”的感悟越發深刻。凡塵歷練的點點滴滴在心頭浮現——老農贈他熱粥時粗糙的雙手,孩童聽他講道時晶亮的眼眸,還有那些尋常百姓在苦難中依然堅守的善意……
忽然,他心有所感,周身靈氣瘋狂涌動。聚靈丹化作暖流匯入丹田,與體外涌入的靈氣交融。他仿佛聽見了萬物呼吸的韻律,每一次心跳都與天地共鳴。
不知過了多久,魏浩緩緩睜眼,眸中精光內斂。他起身執劍,隨意一揮,劍鋒上流轉的光華比往日更盛三分。
“有情道,原來如此。”他輕聲自語,嘴角泛起悟道后的釋然微笑。
是夜,小師妹在燈下仔細整理著今日的成果。宣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名字和備注,誰擅長陣法,誰與某位長老有舊交,誰又負責看守藏書閣重要典籍……她將這些信息分門別類,心中漸漸有了雛形。
“師兄,我們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她對著虛空輕語,仿佛魏浩就在眼前。
然而,當她放下筆,推開窗扉望見天際那輪冷月時,心頭又不免沉重。守舊派在宗門經營數十年,樹大根深;魔道陣法更是不知進展到何種地步。僅憑這些年輕弟子,真能力挽狂瀾嗎?
夜風拂過,她單薄的身影在月下顯得格外堅定。無論如何,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一定要走下去。
她重新坐回案前,提筆開始勾畫下一步的計劃。燭光搖曳,將她的身影投在墻上,那影子雖纖細,卻帶著不容小覷的力量。
長夜漫漫,而她窗前的燈火,一直亮到了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