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就是桑妮你不提醒,我們也不說說的。”方家大嫂帶著大妞走了。
因為方四娘這件事情,謝成對方家大嫂印象不好,但是經過今晚上這件事情,他對方家大嫂的態度又有了改觀。
謝成把劉明的父母叫到了謝家,把事情的緣由告訴了他們。夫妻倆看著躺在地上的劉明很是心疼。
劉明的母親:“謝成,這一定是誤會,我兒子不會有這樣的心思。”
她從兒子平時的言語中感受到,兒子心里對喬疏有著別樣的情思。只是喬疏與他總是保持著距離,再加上兒子靦腆,終究沒有表達出來。
一個心里藏著想愛的女人不可能還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劉山也說道:“謝成,這件事一定不是我兒子干的。我兒子我知道。”知子莫如父,劉山覺的自己的兒子就是打一輩子光棍都不會做出這種畜生才會做的事情來。
劉明今日奔波了一天,又被挨了一頓打,已經昏過去。
而被桑妮扶了出來的謝嬌一口咬定是劉明想對她不利。
夫婦倆完全傻眼了,按道理,一個女孩也不會用自己的清白來開玩笑的。況且謝嬌還不是一個浪蕩的女人。
劉明的母親急了:“謝嬌,我兒子是個什么樣的人我知道,里面是不是另有隱情。你告訴我,若真是我兒子干的,任由你處置。”
謝嬌望了一眼桑妮,眼神閃躲的看向劉明的母親:“他接近我的時候還說,喬疏不喜歡我,說以前吃了我的虧,他要為她報仇之類的話。”
劉明的母親心里沒底了,自己兒子會不會因為暗中喜歡喬疏,便找謝嬌報復這種事情她不敢妄下定論,一時語塞。
想不到這件事情還牽扯到喬疏,謝成一張臉更黑了,他告訴劉山夫婦,明日一大早他就把劉明送到鎮子上的官衙里去。
劉山夫婦一聽,心里慌了,送到官衙里去,兒子的名聲毀了不說,進去后定了罪更要處置,是發配還是充軍,都是有可能的。
謝成定要劉明受到處罰,劉山夫婦倆出了謝家,便商量起來。
劉明是從鎮子上回來的,今天幫喬疏趕著馬車和李冬去送縣里送貨的。這件事應該讓喬疏知曉。
況且剛才謝嬌說,兒子是為了給喬疏出氣才這樣做的。難道喬疏還教唆了他們的兒子,可是他們認為喬疏不是一個陰狠的人,他們只知道她愛憎分明。
劉明的母親:“老劉,你趕緊去告訴一聲喬娘子。我覺的事情不是謝嬌說的這樣。可是……”可是一個清白的還沒有出嫁的女孩怎么會往自己身上潑臟水,而且還說的有眼睛有鼻子的。
劉山嘆了一口氣:“我現在就去告訴喬疏,她是個有主見的,說不定還能幫幫明兒。”
劉明的母親點頭。
劉山邁著大步子趕往鎮子,只是走到一半,又先拐彎往李家村來。
當李冬聽到這樣的事情后也是目瞪口呆,覺的不可思議。他跟劉明接觸這么久,他就是一個實錘,不像謝嬌嘴里的登徒子。
他跟著劉山往鎮子上來找喬疏。
當他們來到邱家大門前時,已經很晚了。
喬疏已經入睡,聽到外祖父邱貴在門外說劉山找來了,心里不由的咯噔一聲,難道劉明出事了。
她在劉明要回下源村的時候就勸說他明日再走,怕天黑難行。可是劉明搖頭,說怕父母擔心,自己腳程快,天黑前一定能夠回到下源村。聽了劉明的話,喬疏便讓他回去,連晚飯都沒有招待他在邱家吃。
可如今劉山找過來了,一定是出了事。她趕緊穿好衣服,草草的把頭發卷起用桃樹枝簪子別在腦后就出來了。
當她聽了劉山的話,眉頭皺緊,依照桑妮和謝嬌的尿性,這件事百分百是她們編出來的。就不知道為什么劉明剛好被算計上了。
既然謝成明日一大早就要把人送往官衙,喬疏覺的這件事情一定要及時處理,而且還必須當面問個明白。
喬疏決定即刻去謝家,馬車由李冬來趕。
李冬跟著劉明來回縣城多次,在平坦的地方也會接過韁繩趕一陣子,權當練習。想不到還真用上了。
敞篷馬車前掛著一盞明亮的有著罩子的油燈,即使黑夜也能照見近處一方天地。
三人在路上顛簸了將近一個時辰才來到上源村。若是白天那是不要半個時辰的,黑夜趕馬確實阻礙了人的視線。
李冬不得不小心趕著馬車,就算心里急也不敢加速。劉明出事了,他們不能再有什么意外,否則……
桑妮在劉山夫婦離開謝家后也離開了,只是她離開前還叮囑了謝嬌幾句話。
謝嬌點頭。
劉明已經醒了,只是他像個粽子一樣被謝成綁在他的床邊。
剛才謝成好些拳頭落在他身上,確實讓他痛的緩不過氣來,再加上自己這么晚還沒有吃飯,中午也只是跟著李冬在馬車上啃了兩個包子而已,車馬勞頓,他便暈了過去。
劉明醒來便看到睡在床上卻睜著眼睛盯著自己的謝成,一盞昏暗的油燈讓床上人的一雙眼睛更加陰郁銳利。
劉明不禁身子一抖。
他片刻找回自己的理智:“謝成,我沒有對你妹妹不利,對你妹妹不利的是另外一個人。”
“另一個人?誰?”謝成問道。
“我不知道。我沒有看清。”那人是背著他逃走的,朦朧中只是看見一個影子。他想說,他妹妹一定看清楚了。但是他轉瞬又閉緊了嘴巴。
沒用的,不知道為什么謝嬌現在就是指認歹人就是他。對于前面欺負她的人只字未提。就是他剛才一再辯解出來,她也趕緊否定。
謝成嗤笑一聲:“你這是賊喊抓賊。”聲音陰冷可怕。
只是他最后一個賊還沒有講出來,就聽見了外面敲門的聲音。
這注定是個不眠的夜。
謝成不耐煩的走了出來,打開大門,便看見喬疏和劉山站在門口。后面李冬把馬拴好后也趕緊跑了過來。
這還是喬疏和離后第一次邁進謝家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