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家里人目光警惕,黎二石忙解釋:“是金家兄弟,聽說咱家有魚,特地來買的。”
來的兩人是親兄弟,哥哥金虎,弟弟金豹,皆是身體魁梧壯碩。一看家里條件就不錯,吃得好。
金虎一進門,看了一圈,對黎家的情況心里有了數。心想村中的傳言竟然是真的,這黎家當真是日子過得艱難。難怪在這個時候,往外賣魚,貼補家用。
大旱之年,吃食不豐裕,有點兒好東西,誰家不是自己留著,哪舍得賤賣。
自家媳婦剛生了奶娃子,就想吃口魚。往常都是小事,偏偏今年豐家沒有魚賣。
還是聽馬家人說,黎家有魚,他們立刻就找上門。
水缸里的大魚活蹦亂跳,金虎看著十分滿意。個頭大,肉多,很新鮮。
“二石,魚真不錯。”
“早上剛撈的。”黎二石常年板著的臉硬是擠出笑意,心里想著別人都是怎么做生意的,自己一定不能搞砸了。
“金虎兄弟,咱不說虛的,現在還能賣活魚的我家是獨一份。你是第一個上門的,咱就按往常的價。”
金虎一樂,他已經做好了被獅子大開口的準備,誰讓媳婦就想吃口新鮮魚呢。
“二石是厚道人,我也不占你便宜。市價是一斤魚一個砂貝,一個砂貝三斤粟米,我給你按三斤半粟米算。”
糧食是硬通貨,家家都需要。他來的時候就帶了一袋粟米,有百十斤重。
黎二石爽快答應。第一個上門的主顧,一定要把生意做成。
缸里的魚擁擠的很,早點兒賣出去也好,萬一晚上翻了肚皮,只能進自家人肚子。
黎薇打量著金家兄弟,這體格,家里應該不止是種地吧。她好奇地問:“叔,你們家種了多少地,收成咋樣?”
金豹看他哥忙著稱魚,便道:“小丫頭,今年大旱,誰家收成都不好。你家這日子咋過的,看你們一個個餓得,真是可憐。”
“你家不用挨餓?”黎落像是聽到了什么驚天大秘密,在他的認知中,村里人都和自家差不多。
“黎落,你是不是傻。看兩位叔的體格,就知道家里吃的好,哪會挨餓。”黎薇快速在黎落腦門上敲了下。“叔,你家的娃娃有多少,都吃得飽嗎?”
金豹撓著頭想了想,不太確定地說:“算上奶娃子,差不多二十個吧。我們金家可不會餓著娃子。”
這是個大戶,黎薇心想,看來自家在全村毫無疑問是墊底的。她裝傻充愣,“光種地就能吃飽嗎,為啥我家年年種那么多,還是沒有糧食呢?”
“嘿,這你就不懂了吧。”金豹打開了話匣子,“家家都種地,日子過得卻大不同,肯定是有的原因的。我金家擅長冶金,在咱們這一帶很出名的。你家需要啥,只管來我家,給你算便宜些……”
黎薇雙目瞪圓,難怪呢,這是家里真有礦啊。金家有門路搞到礦石,自家冶煉打造器具,這才是人家的主業,種地只是副業。
不過,人家的副業做得也比黎家好太多了。開墾種植的田地有五十多頃,名副其實的大地主。這才是富裕之家啊,一代代積累的財富。
黎薇心里酸成檸檬,臉上滿是天真,“叔,要是生在你家就好了,想吃啥吃啥,多么幸福的日子啊。”
金豹哈哈大笑,“那你跟著我家去,做金家的娃子。”
柳美花瞪圓了眼睛,沒想到老三會說出這種話,她一副嫌棄的樣子,當誰稀罕呢。“黎薇,你收拾東西跟著去吧。”
“小丫頭,你阿娘發話了,快收拾東西去。”
“阿娘,我那是說笑呢,您怎么能當真。阿爹,魚稱好了啊,一共多少斤,賣了多錢?”黎薇忙看向阿爹,轉移話題。再說下去,真要被趕出家門。
金虎挑了四條青魚,兩條草魚,共四十二斤,換成粟米一百四十七斤。他帶了一百零五斤粟米,又補了十四個砂貝。
黎家人殷勤地把兩兄弟送出門,黎薇不斷地囑咐,一定要給村里的大戶宣揚一下自家的魚,有需要的隨時來。
大門一關,柳美花快速從黎二石手里拿過錢,準備收起來藏好。這是今年的第一筆進項,作為管家婆,她可要藏嚴實些。
“阿娘,讓我看看錢。”黎落追在柳美花屁股后面不放。
黎薇幾個眼神熾熱,都想見識一下金錢模樣。倒不是沒見過,只是太長時間沒摸過錢了。
黎二石勸道:“讓孩子們看一眼,這都是他們的功勞。”他的聲音中帶著明顯的激動,一大筆收入,他親自經手的,這么多年來頭一回啊。
想到這些,他看向黎蕓,關切地問:“感覺咋樣,還難受不?”
“阿爹,我沒事。”黎蕓聲音不似以往洪亮,多了幾分柔弱,“要是能有一個砂貝,隨時能摸到,就更好了。”她也不貪心,只要一個。
不等黎二石說話,柳美花就道:“別想了,錢不能給你們。一個個不知柴米油鹽,拿錢干啥。”
黎薇偷笑,二姐的小心思太明顯了。她對著黎蕓眨了眨眼,“二姐,你是大功臣,按說這些魚都該歸你處置,但我和大哥也有苦勞,賣魚的錢也有我們的份才是。”
“黎薇,閉嘴。你們吃家里的喝家里的,這會兒倒要算得清楚,我不同意。”
“阿娘,這第一筆錢意義不同,還有好些魚呢,再有人來買,給每人分個砂貝不過分吧。我們天天在你眼皮子底下,也沒機會花錢。你把心放肚子里,不會亂花的,就是想體驗一下有錢的滋味。”
黎落:“對對對,阿娘,你就答應吧。”
黎榮:“三妹說的有道理,阿娘,我們這么大人了,知道分寸,不會胡亂花錢的。等你要用錢的時候,就給你了。”
五對一,柳美花不敵,只能每人分了一個。痛失五個砂貝,像是在剜她的心頭肉。
黎薇忙安慰:“阿娘,后湖的魚還有呢,掙錢的日子在后頭呢。”
她一邊說一邊仔細摩挲著手心的砂貝,和記憶中的五毛硬幣大小差不多,一點兒也不樸素,看著就值錢。內里帶細閃的亮銀色彩砂,在陽光下亮晶晶的。不知道是什么材質做成的,摸著有金屬的質感。
看完砂貝,天色已不早,不用去下地,也不餓,各自回屋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