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后記:槐花落盡時,我們下次見(增補版)
昨晚整理舊文檔時,翻到了顧愴與許悠悠的第一版大綱——那時我在結尾處寫了一句話:“琴嶼路的海會記得,有人曾在這里,把心動藏了一輩子?!敝讣鈸徇^這句話時,窗外恰好飄來一縷槐花香,和我第一次寫他們在槐樹下初遇時聞到的,一模一樣。
很多人問我,為什么要讓顧愴和許悠悠走向BE。其實寫結局那天,我哭了很久。我看著屏幕上“許悠悠的畫永遠停在了20歲”這句話,反復刪改了十幾次,甚至想過讓顧愴追上那輛載著許悠悠離開的救護車,想讓他們在醫院的白墻下,再說一次“我等你”。可最后,我還是保留了最初的結局——因為我知道,有些青春的遺憾,就像槐花落了會再開,卻再也不是去年那一朵;就像顧愴后來每年都去琴嶼路的海邊,卻再也等不到那個說“海像浸了糖”的少年。
許悠悠的“悠”,是我從“念天地之悠悠”里摘出來的。我想讓他像琴嶼路的風,自由又溫柔,能在畫紙上把海畫成甜的,能把橘子糖的糖紙折成星星。可顧愴的“愴”,卻成了我藏在字里行間的痛——是他在許悠悠走后,把那幅未完成的海景畫掛在畫室,每天都添一筆,卻再也畫不出當初的顏色;是他在冬夜里,把許悠悠的圍巾裹在身上,以為這樣就能再聞到一點他的氣息;是他在槐樹下埋了那盒糖紙時,蹲在地上哭了很久,說“我們的約定,還沒完成”。
這些細節,我沒在原文里寫太多,卻在無數個深夜,對著空白文檔發呆時,一遍遍在心里描摹。我總怕寫得太細,會讓你們和我一樣,陷在這份遺憾里走不出來;可又怕寫得太淺,沒能讓你們感受到,顧愴的“情有獨鐘”,是用一輩子的思念換來的。
想對你們說的話:謝謝你,陪他們走過這場遺憾
有位讀者給我留過一條很長的評論,說她看完顧許的故事后,翻出了高中時沒敢送出去的情書,對著窗外的梧桐樹哭了好久。還有讀者說,她總在冬天想起顧愴給許悠悠捂手的場景,因為她的青春里,也有個男孩曾在雪天,把她的手揣進自己的羽絨服口袋。每次看到這些留言,我都覺得鼻子發酸——原來我筆下的故事,竟能和你們的青春重疊,能讓你們想起那些藏在時光里的、沒說出口的心動。
其實我很怕自己寫不好,怕辜負你們對顧許的在意,怕沒能把那些溫柔的、遺憾的情緒,準確地傳遞給你們。所以每次寫番外,我都會反復讀你們的評論,把你們提到的“想再看一次他們一起畫槐花”“想知道顧愴后來過得好不好”,都悄悄揉進文字里。我想讓你們知道,你們的每一句意難平,我都記在心里;你們對顧許的每一份心疼,都不是獨自的情緒。
你們總說我筆下的故事很催淚,可其實,是你們愿意帶著真心來讀,愿意為顧許的遺憾難過,愿意為他們的溫柔心動,才讓這些文字有了溫度。謝謝你們,愿意陪顧愴和許悠悠走過這場遺憾;謝謝你們,愿意相信“情有獨鐘”真的存在;謝謝你們,在我寫下一個又一個字時,始終在屏幕那端,和我一起守護著這個關于青春與愛的世界。
致那些藏在遺憾里的青春:我們都曾是“顧愴與許悠悠”
我知道,很多人在顧許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許是高中時沒敢表白的人,或許是沒能一起走到最后的朋友,或許是那些因為怯懦而錯過的、本該燦爛的瞬間。就像顧愴沒能說出口的“我等你”,就像許悠悠沒來得及畫完的海景畫,我們的青春里,也總有那么一些“沒完成”,成了后來想起時,心里隱隱的痛。
可我想告訴你們,這些遺憾,不是用來讓我們難過的。就像顧愴會把許悠悠的畫掛在畫室,會每年去海邊等一場不會來的日出,這些遺憾,其實是青春留給我們的、最珍貴的印記。它們提醒我們,曾那樣熱烈地喜歡過,曾那樣真誠地期待過,曾那樣純粹地心動過——這些,就已經足夠美好了。
所以當有人問我,會不會寫一個圓滿的故事時,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陳義繁與白迅。
你們還記得嗎?原文里,陳義繁會把白迅護在路燈下,會在他說“打架很疼”時,把拳頭悄悄收回去;會在冬夜里,把暖手寶塞進白迅的口袋,說“我的小朋友,不能凍著”。那時我就偷偷想,要是這對少年,能把顧愴與許悠悠沒走完的路,好好走下去該多好。
所以下一部《我從未離去》,我想把所有的溫柔,都給陳義繁與白迅。我想寫他們在高三的早讀課上,偷偷傳紙條,上面寫著“放學去吃烤紅薯”;想寫陳義繁在運動會上,為了給白迅贏他喜歡的玩偶,拼盡全力跑了第一名;想寫他們在畢業那天,手牽手走在琴嶼路的海邊,說“以后的每一個春天,我們都來這里看槐花”。最重要的是,我想告訴你們——這次是HE,是沒有遺憾的結局,是顧愴與許悠悠沒能擁有的,圓滿。
下次見:愿我們都能與圓滿相遇
現在,顧愴與許悠悠的故事,暫時告一段落了。但琴嶼路的海還在,老槐樹還在,那些藏在時光里的溫柔,也還在。而陳義繁與白迅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或許我們每個人的青春里,都有一個“顧愴與許悠悠”,帶著遺憾,卻刻骨銘心;但我們也都期待著,能有一個“陳義繁與白迅”,握著圓滿,好好走下去。
最后,我想把槐樹下的那片花瓣,送給你們。它曾見證過顧愴與許悠悠的心動,也將見證陳義繁與白迅的圓滿。我們就在《玩從未離去》里再見吧,到那時,我們一起看琴嶼路的海,一起等槐花盛開,一起把未說完的再見,變成“我們一直都在”。
愿你們的青春里,既有刻骨銘心的回憶,也有圓滿的結局。愿你們能遇到那個,把你護在傘下、把糖悄悄塞給你、把你的每句話都記在心里的人。下次見,別來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