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窈沒有解釋,而是快速操作平板,調出了北區第xx窟周邊的精確三維模型——這正是她之前用無人機掃描的成果。她鎖定篷布撕裂的大致位置,然后接入了研究院內部有限的監控系統(幸好主要線路在地下,未被完全破壞),找到了一個還能勉強工作的攝像頭,看到了那在狂風中劇烈翻飛、如同受傷翅膀般的篷布缺口。
“需要有人駕駛院內那輛帶有高空作業斗的工程車過去,但不需要人冒險爬出作業斗進行人工修補。”姜窈語速飛快,“我的無人機無法在室外飛行,但工程車的作業斗是相對密閉空間。我可以遠程操控安裝在作業斗上的機械臂——那本來是用于高處燈具維修的,進行應急處理。”
研究院確實有一輛這樣的工程車,上面配備了一個簡單的、可遠程操控的輔助機械臂,但平時很少使用,精度也一般。
“這能行嗎?風這么大,機械臂能穩定操作?”有人質疑。
“不需要精細操作。我需要做的,是用機械臂將一個特制的、帶有強磁性吸附邊框的快速密封貼片,精準地投送到缺口位置。”姜窈一邊說,一邊已經從自己的設備箱里拿出了一個小巧的、看起來像一塊厚實橡膠墊的東西,“這是高分子納米密封材料,背膠遇壓即粘,磁性邊框能幫助它在金屬或某些巖石表面初步固定。只要貼片能大致覆蓋缺口,風壓會自然幫助它完成最終密封。”
這是她為應對各種意外情況準備的“黑科技”小裝備之一。
計劃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在眼下,似乎是唯一可能的選擇。
院長當機立斷:“按姜組長的方案試試!立刻調工程車!秦漠,你熟悉洞窟結構和周邊環境,你配合姜組長,負責指揮車輛定位和安全性判斷!”
秦漠深深看了姜窈一眼,沒有任何猶豫:“好!”
幾分鐘后,穿戴好防護裝備的司機和秦漠進入了工程車駕駛室。車輛頂著能掀翻小汽車的狂風,艱難地朝著北區挪動。姜窈則留在指揮中心,通過斷斷續續傳回的車輛定位數據和那個勉強工作的攝像頭畫面,遠程指導方向,并準備操控機械臂。
風聲在對講機里咆哮,信號時斷時續。畫面劇烈晃動,模糊不清。
“向左……再向左一點……好,停車!升降臂高度提升至15米……”姜窈緊盯著屏幕,聲音冷靜得像是在進行一場模擬演習。
秦漠在車內,一邊觀察著窗外幾乎無法辨別的環境,一邊通過對講機向姜窈補充信息:“距離崖壁還有大約五米,注意右側有突出巖體……”
兩人的聲音在嘈雜的電波中交織,一個冷靜精準,一個經驗豐富,竟形成了一種奇特的默契。
終于,工程車的作業斗艱難地升起到了合適的高度,攝像頭捕捉到了那個猙獰的缺口。
“啟動機械臂……坐標校準……”姜窈的手指在平板電腦上快速滑動,操控著那個在狂風中微微顫抖的機械臂,夾持著那塊密封貼片,如同外科手術般,緩緩伸向那個在風中瘋狂鼓動的“傷口”。
指揮中心里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院長緊緊握著拳頭,李老也不知何時走了過來,渾濁的眼睛緊緊盯著監控屏幕。
風太大了,機械臂移動得異常艱難,畫面抖動得讓人頭暈。
就在密封貼片即將觸碰到缺口的瞬間,一陣更強的陣風襲來,機械臂猛地一偏,貼片擦著邊緣滑過,險些掉落!
“啊!”有人忍不住驚呼。
姜窈眉頭都沒皺一下,指尖飛速調整參數。“啟動輔助穩定算法,對抗橫風擾動……二次嘗試……”
機械臂再次穩定下來,重新定位。這一次,姜窈計算了風的推力,操控機械臂以一個巧妙的角度,順勢將密封貼片“拍”向了缺口!
“啪!”一聲輕微的吸附聲透過風聲隱約傳來。
緊接著,眾人看到,那塊翻飛的篷布缺口處,多了一塊深色的補丁,并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風壓緊緊地、平整地壓實在了篷布和崖壁上,嚴絲合縫!
成功了!
指揮中心里瞬間爆發出一陣壓抑的歡呼和掌聲!
“缺口已密封!重復,缺口已密封!”對講機里傳來秦漠帶著一絲如釋重負和難以置信的聲音。
姜窈緩緩放下平板,輕輕吐出了一口氣。直到這時,她才感覺到后背已經被冷汗浸濕。剛才那短短幾分鐘的精神高度集中,耗費的心力遠超尋常。
秦漠從工程車下來,回到指揮中心時,第一眼就看向姜窈。她的臉色有些蒼白,但眼神依舊明亮而堅定。他走到她面前,沉默了片刻,才開口,聲音有些沙啞:“謝謝你。保住了那些簡牘。”
這是他對她說的第一句,不帶任何質疑和排斥,純粹是感謝和認可的話。
姜窈抬眼看他,微微點了點頭:“分內之事。”
這一刻,秦漠內心深處那堵堅硬的墻壁,仿佛被這場沙塵暴和姜窈剛才那神乎其技的操作,撬開了一道細微的裂縫。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認識到,她帶來的,或許不僅僅是冰冷的代碼和資本,更是一種在絕境中創造可能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