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后,李哲意識到自己此行恐怕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了。姜窈在研究院的根基比他想象的要牢固,尤其是得到了院長和秦漠等實力派的支持,技術上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讓他難以找到致命的攻擊點。
繼續待下去,也只是自取其辱。他很快以“需要回京詳細匯報”為由,提出了離開。
研究院為他舉行了一個小型的送行宴。宴會上,李哲依舊保持著職業的笑容,但明顯興致不高。他象征性地與院長和幾位領導碰杯,對姜窈也只是公式化地說了幾句“期待后續進展”的客套話。
輪到孫志遠副院長向他敬酒時,兩人低聲交談了幾句。孫志遠臉上帶著些許無奈,而李哲則嘴角掛著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輕輕搖了搖頭。
這一切都被姜窈看在眼里。她知道,李哲雖然暫時退去了,但叔叔姜世維不會就此罷休,孫志遠副院長代表的內部保守勢力也依然存在。未來的路,依然不會平坦。
宴會快結束時,李哲單獨走到姜窈面前,舉起酒杯,聲音不大,卻足以讓她聽清:“姜組長,果然能力非凡,不愧是姜家的女兒。不過,有些事,不是光靠技術就能解決的。北京那邊,水很深,你好自為之。”
這話語帶著明顯的警告和暗示。
姜窈端起自己的酒杯(里面是茶水),與他輕輕一碰,面色平靜無波:“謝謝李經理提醒。不過我相信,只要做的事情是對的,是為了保護好這些老祖宗留下的寶貝,再深的水,也淹不死人。”
她的回應不卑不亢,帶著一種篤定的自信。
李哲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沒再說什么,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然后轉身離開。
送走了李哲,姜窈站在研究院門口,看著戈壁灘上燦爛的星空,深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氣。趕走了眼前的麻煩,但她知道,真正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不過,她無所畏懼。
解決了李哲帶來的風波,技術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姜窈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項目組決定休息調整一晚。
傍晚,姜窈獨自一人,信步走到了研究院后面那片熟悉的沙丘上。這里視野開闊,可以遙望莫高窟的全景,也是看星空的絕佳位置。
夕陽剛剛沉入地平線,天邊還殘留著一抹絢麗的晚霞,與下方土黃色的崖壁和沙丘相互映襯,壯美而寧靜。
她坐在柔軟的沙子上,抱著膝蓋,看著這天地間的大美,連日來的緊張和疲憊慢慢消散。
不知過了多久,身后傳來腳步聲。她回頭,看到秦漠也走了上來。
“你也來了?”姜窈有些意外。
“嗯,隨便走走。”秦漠在她旁邊不遠處坐下,兩人之間隔著一段禮貌的距離。
晚霞漸漸褪去,墨藍色的天幕上,星星一顆接一顆地亮了起來,越來越密,最終匯成了一條璀璨的銀河,橫貫天際。戈壁的夜空,純凈得沒有一絲雜質,星輝如水銀瀉地,將沙丘和遠處的山崖都鍍上了一層清輝。
兩人都沒有說話,靜靜地仰望著這片浩瀚的星海。風聲在耳邊輕柔地呼嘯,帶著遠方的氣息。
“小時候,我經常一個人爬上房頂看星星。”姜窈忽然開口,聲音在寂靜的夜里顯得很輕,“那時候覺得,宇宙真大,人類真渺小。后來學了科技,總覺得人定勝天,可以用技術改變很多東西。直到來到這里……”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看到這些歷經千年的洞窟和壁畫,才更加感覺到時間的力量和文化的厚重。科技或許能改變世界,但有些東西,是需要敬畏和傳承的。”
這是她第一次,在秦漠面前流露出如此感性的一面。
秦漠側頭看著她。星光下,她的輪廓柔和,眼神清澈,帶著一種沉思的神情。和他印象中那個銳利、強勢、永遠理性的科技精英,似乎有些不同。
“我小時候,是跟著我爺爺在莫高窟里長大的。”秦漠也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平靜,“他也是一個修復匠人。我記得他常跟我說,修復壁畫,就像是在和時間對話。你一筆一筆地描上去,補上去的,不光是顏色和線條,更是對著千年之前的那個匠人,說一句‘我懂你’,也是對著千年之后的人,留一句‘請珍惜’。”
他的話語很樸素,卻蘊含著深刻的情感。
“所以,你才會那么排斥科技介入?”姜窈問。
“以前是。”秦漠坦誠道,“我覺得那種對話,只能是手和心的,是溫暖的。科技太冷,太快。我怕它破壞了這種微妙的連接。”
“那現在呢?”
秦漠沉默了片刻,目光重新投向星空,也投向下方那片在星光照耀下更顯神秘的洞窟群:“現在……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你帶來的科技,像是一雙新的眼睛,一種新的語言。它或許無法完全替代手和心的交流,但它可以讓這種交流更深入,讓‘我懂你’和‘請珍惜’的聲音,傳得更遠,更久。”
他轉過頭,看向姜窈,星光照亮了他的眼眸:“謝謝你,讓我看到了這雙眼睛,聽到了這種語言。”
姜窈的心,因為他這番話,而劇烈地跳動起來。她看著他在星光下格外清晰的眉眼,看著他眼中那份坦誠的認可和不再掩飾的欣賞,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在胸中涌動。
“也謝謝你,”她迎著他的目光,真誠地說,“謝謝你的顏料譜系,謝謝你的支持,謝謝你……讓我真正理解了這里的‘慢’和‘重’。”
兩人相視一笑,所有的言語似乎都融入了這漫天星光之中。
一種超越了工作伙伴、超越了理念之爭的、微妙而深刻的情感聯系,在這古老沙丘的星空下,悄然建立,無聲蔓延。
前路依然挑戰重重,但至少在此刻,他們不再是孤身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