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破京城……”
七年級三班朱小章的劇透,像一顆巨石投入深潭,不僅僅讓洪武、永樂時空充滿震蕩,也讓崇禎朝堂震蕩不已。
“崇禎歪脖子上吊,大,大明,滅,滅亡?”有人不可置信地結巴著重復。
“朕是亡國之君?”
朱由檢的聲音里充滿了絕望與震驚,他的嘴唇微微顫抖,喃喃念叨著朱小章給出的信息,仿佛遭受了晴天霹靂,整個人如墜冰窖。
反應最為劇烈的,并非明初的眾人。
朱小章這直白的劇透,幾乎是直指大明亡國之君崇禎帝朱由檢。
這一刻,時空仿佛凝固,整個崇禎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大臣們呆若木雞,仿佛世界末日已然降臨。
“天塌了!大明的天,真的塌了!”有人發出絕望的悲呼。
“怎么可能!我,我大明到這里,就,就結束了?”
李自成破城后,以身殉國官位最高的工部尚書范景文,神情如喪考妣,聲音中滿是悲戚與不甘:“我,我等,皆是亡國之臣?讓李賊奪了這天下?”
戶部尚書倪元璐更是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哇的一聲嚎啕大哭,噗通一聲重重跪下:“我大明氣數已盡?太祖、成祖,臣等無能啊,臣等愧對大明!臣等有罪!”
他的哭聲在寂靜的朝堂上回蕩,充滿了自責與悔恨。
“陛下自縊……我,我大明……大明……”
李邦華喉嚨發堵,哽咽著說不出完整的話語,眼中滿是悲痛與絕望。
這些在破城后為大明殉國的大臣,此刻只感覺天崩地裂,信念崩塌。
“不,怎么可能!”
“我大明怎么就完了!”
“這黃口小兒亂說!我大明必不可能被闖賊奪得天下!”
隨后,錢謙益、魏藻德等內閣高官紛紛站出來,冠冕堂皇地連聲大吼,一副同仇敵愾的模樣。
一時間,朝堂上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起。
有真情流露的悲痛哀嚎,有隨大流的哭喪之聲,還有不敢相信的質疑聲。
然而,這一切嘈雜之聲,崇禎都置若罔聞,反而覺得他們吵鬧。
他仿佛被抽去了脊梁,癱坐在龍椅上,雙眼失神地望著表情各異的文武百官,整個人仿佛游離在這混亂的場景之外。
這是遭受巨大打擊后出現的麻木癥狀,他的心已經被絕望填滿。
隨后,他木然地抬起頭,望向那神秘的天幕。
只見洪武朝堂的太祖爺們,也和他們一樣震撼、茫然,甚至憤怒。
這一刻,跨越時空的悲傷似乎相通,讓他在無盡的絕望中得到了些許安慰。
“誰能告訴咱……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一會兒四年,一會兒又兩百多年?一會兒金陵,一會兒又是北京?”
與此同時,洪武朝堂內,朱元璋在短暫的震驚后,滿心疑惑地望著文武百官,又看向朱標和馬皇后,急切的想要知道更多。
然而,朱標此時思緒混亂,其他人更是同樣迷茫,無人能回應他的問題。
好在,七年級三班的教室里,同樣的困惑也在蔓延。
“老師……朱小章說了一大通,說了個什么啊?”
“什么金陵,什么北京……什么大明國祚?”
“是啊……老師,朱小章的答案,到底是什么,這一題,真的很難嗎?”
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們,大多對題目中涉及的歷史知識知之甚少,就如同朱元璋他們一樣,完全不清楚對錯。
“好了,大家安靜一下。”
面對學生們迷茫而好奇的眼神,林嘯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你們的問題,或許朱小章能解答。這一題,蘊含了三個知識點。朱小章,你來回答,還是我來回答?”
朱小章謙虛地笑了笑:“老師,還是您來吧,在您這個歷史系的碩士生面前,我還是不要班門弄斧了。”
“好吧,就由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吧?!?/p>
林嘯面帶微笑,看著眼前四十多雙充滿求知欲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洪武朝堂,朱元璋聽聞此言,急忙催促:“快記錄!標兒,別發呆了!林嘯要講課了?!?/p>
其實不用他提醒,文武百官早已齊刷刷地看向林嘯,全神貫注,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知識點。
“其實,要回答我出的這題,很簡單,只需要了解三個知識點?!?/p>
林嘯開始講解:“第一個知識點,是朱元璋什么時候死,大明存在了多少年。”
他贊賞地看了朱小章一眼:“朱小章已經回答了,朱元璋是洪武三十一年死的,也就是說,他當了三十一年皇帝,然后他開創的大明朝集團公司,存在了276年?!?/p>
“第二個知識點,是大明的兩京十三省制度?!?/p>
“大明朝的帝都,可不像是我們今天,只有一個……他建立的時候,只有金陵是帝都,后來遷都到北京,但是金陵依舊是京都,所以大明有兩個京城,兩套一模一樣的官員體系。”
“所以,這可是小閣老的舉重奪冠名言,兩京十三省在他肩上挑著呢,這里面的兩京,就是金陵和北京。”
為了讓講解更加生動形象,林嘯在PPT上展示了小閣老的配圖。
“第三個知識點,就是大明的第二任皇帝是誰。在第二任皇帝期間,大明發生了一場被稱為靖難之役的戰爭,這場戰爭,就導致了大明帝都金陵被攻破……大明換了新皇帝,永樂大帝上位,才有后來鄭和下西洋的故事……”
“最后就是大家應該知道的,大明滅亡,朱元璋開局一個碗,崇禎皇帝結局一個繩,李自成破北京后,大明滅亡的一些知識。這些知識,對你們而言,算是超綱了……”
“但這個題目,算是老師給大家留的引子,希望大家下去過后,對大明有興趣的,和朱小章一樣自學……”
“回到這個題目上,這個題目我設置的答案是甲:四年!大明第一任皇帝朱元璋死后四年,和秦始皇死后四年,帝都都有被攻破的經歷,只是,他們的結局不同……為什么會結局不同?這題可以給大家思考……”
林嘯兼顧科普知識和課堂效果,循循善誘,引導著這些初次接觸歷史知識的初中生。
在林嘯淺顯生動的講解下,學生們漸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洪武朝堂上,朱元璋等人也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我大明,設置了兩個京城!”
“金陵被破之后,去到了北京……”
“不是我大明亡了啊……”
眾人紛紛松了一大口氣。
然而,朱元璋心中依舊充滿疑惑:“慢著……那什么靖難戰爭到底怎么發生的?永樂大帝是誰?后來為何要遷都到北平?那地,不是老四的封地嗎?”
雖然大致了解了當前的問題,但對于后續的歷史發展,他依舊充滿迷霧,畢竟在此時,他還從未考慮過遷都之事。
不過,相較于遷都,他對靖難戰爭更為關心。可惜,林嘯并未詳細解釋。
就在這時,隨著林嘯公布答案,天幕也顯示出了朱元璋選擇錯誤的懲罰:【答案公布,你的選擇錯誤,扣除五萬斤糧食獎勵?!?/p>
但此時的朱元璋,已經顧不上這些懲罰了。
“好了,同學們,這題就是這樣……那么,為什么會引發靖難戰爭呢……為什么大明差點二世而亡呢?”
林嘯趁熱打鐵,再次拋出問題,“朱小章,你繼續回答第三題,朱元璋之后,繼位的是誰?”
這道題一出,朱元璋緊張地屏住了呼吸,朱標也下意識心頭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