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冤鼓所處的位置有些偏僻,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其他人存在。
李平安之前和衙役交談就已經(jīng)吸引了一些目光,隨著他的一聲大吼,周圍百姓的目光全都被吸引了過來。
“老東西,你瘋了?”
看到李平安的動作,剛從地上爬起來的兩名衙役的面色卻已經(jīng)變成了鐵青一片:
蒙冤鼓被敲響,后面的事情如何暫且不提,但他們兩人肯定是要吃掛落了。
沒有在意兩個衙役的動作,李平安再次將手中令牌高高舉起:
“老夫手持太祖金牌,響太祖蒙冤鼓,請我大虞律法,為我伸冤!”
陽光之下,巴掌大的令牌上一個‘武’字閃閃發(fā)光,雖然不知道令牌是真是假,但這一刻,卻沒人膽敢繼續(xù)阻止李平安了。
嘈雜之間,兩道人影急匆匆出現(xiàn)在了李平安面前:
“何人敲響蒙冤鼓?”
看到二人,李平安的眼神微微亮起:
黑紅龍鱗甲,這是金鱗衛(wèi)!
雖然比自己印象中的形象稍微差了一些,但的確不會被人假冒。
“老夫李平安,手持太祖金牌,響太祖蒙冤鼓,只求大虞律法,還我孫女清白!”
聽到李平安的話語,剛剛出現(xiàn)的兩名金鱗衛(wèi)稍微一愣:
“你有何冤,盡管說來。”
為了防止官官相護,所有凡是敲響蒙冤鼓的案件,都必須公布于眾,并且在當?shù)匕傩盏挠^看之下進行審理。
“我名李平安,藍田縣大牛子村人,養(yǎng)一孫女,名李欣悅……”
隨著李平安將事情的經(jīng)過簡單描述之后,兩名金鱗衛(wèi)互相對視一眼,這才有其中一人開口道:
“我去稟報女帝,爾等且在此處等候。”
話語結(jié)束,不等其他人開口,說話的金鱗衛(wèi)已經(jīng)快速轉(zhuǎn)頭離去,只剩下另外一人緊緊地盯著李平安。
在周圍百姓議論紛紛之際,同樣有著幾道人影快速離去,朝著左相府的方向跑去……
自女帝登基以來便再未響過的蒙冤鼓突然被人敲響,而且還是涉及到大虞的第一次女子科舉,整件事情以一個難以想象的速度傳遍了整個永安城。
‘砰!’
凰鳴殿
聽到金鱗衛(wèi)的匯報,女帝的手掌重重的拍在了桌面上:
“廢物!”
“女子科舉是朕為天下女子平權(quán)的第一步,豈能任由一個老匹夫破壞?”
“你們究竟是如何看守蒙冤鼓的?”
……
“小人惶恐!”
遭受怒斥,負責傳話的金鱗衛(wèi)只能老老實實的低下腦袋:
“那老人手持太祖金牌,就算是小人也不敢阻攔吶。”
說話時傳話金鱗衛(wèi)的語氣多少有些委屈:
和那些整日里混吃等死的普通衙役不同,金鱗衛(wèi)的成員不可能不認識太祖金牌。
實際上若非李平安持有金牌的話,在他敲響蒙冤鼓的時候,就已經(jīng)被抓去大牢中好好反省了。
“一個出身貧賤的普通老農(nóng),怎么會有太祖金牌?”
嘟囔一聲,女帝的臉上露出幾分煩躁之色:
早知道李欣悅還有如此背景的話,當時就該多少給她一個功名,而非徹底打入大牢。
不過事情已經(jīng)走到了這一步,想要回頭肯定是不可能的,她以女帝之身,好不容易為天下女子爭取到提升地位的機會,可不能被這種小事破壞。
“罷了,且隨朕去看一看吧。”
話語出口的同時,女帝又擺擺手召來一個宮女:
“去牢獄中看好李欣悅,不要讓她被獄卒欺辱。”
“是!”
得到消息的當然不只是女帝,因此,當女帝趕到蒙冤鼓之前的時候,還看到了先她一步趕來的趙瀅等人。
“民女拜見陛下。”
“先平身吧。”
擺擺手示意趙瀅等人不必多禮,女帝在環(huán)顧四周之后,這才將目光落到了李平安的身上:
“便是你敲響的蒙冤鼓?”
“你要替李欣悅伸冤?”
不等李平安再次開口,女帝的聲音已經(jīng)響了起來:
“李欣悅與趙瀅的殿試文章一模一樣,你不過是一介草民,而趙瀅卻是左相親女,自幼便有名師大儒教導,莫非你認為會是趙瀅偷盜李欣悅的文章嗎?”
隨著女帝的話語出口,周圍的百姓也一個個議論了起來。
“陛下說得對啊,堂堂左相之女,可不會偷盜一個泥腿子的文章。”
“這樣說的話,難道是這老頭在撒謊?”
“不應該吧?這可是蒙冤鼓,如果隨便敲響的話,可是要被懲罰的。”
……
李欣悅和趙瀅的身份差距實在是太大,如果李欣悅的出身能夠稍微好一些,哪怕是個商賈之女,也能稍微讓人理解一些,但一個普普通通的泥腿子,憑什么能超過左相家的天之驕女?
聽著傳入耳中的話語,女帝臉上露出幾分笑容:
她刻意對比兩女的身份,就是為了讓周圍百姓支持自己。
“除非你有證據(jù)能夠證明是趙瀅偷到李欣悅的文章,否則的話,即使是敲響蒙冤鼓也沒辦法改變事實。”
“不過……”
稍微停頓一下,女帝又補充了一句:
“看在你手持太祖金牌的份上,朕可以給你一個機會,只削除李欣悅的功名,禁止再次參加科舉,不進行其他的懲罰。”
畢竟是涉及到了女子科舉,武明空也不想將事情搞的太大,所以愿意給李平安一個臺階下來。
在她看來,這老頭搞出這么大的動靜,無非就是想要將李欣悅從牢獄之中救出來罷了,否則的話,一個泥腿子老頭還能有多大的膽子?
和女帝相比,一旁的趙瀅的面色卻是有些難看:
她沒想到李平安居然敢敲響蒙冤鼓,而且還有太祖賜下的金牌在手。
若是李欣悅這樣被放掉的話,她還在怎么將自己遭受的屈辱還回去吧?
“我不同意!”
就在趙瀅考慮著要不要開口說些什么的時候,卻被一個聲音突然打斷。
稍微扭頭,趙瀅剛好對上了李平安的目光:
“我那孫女向來乖巧聰慧,我是不信她會做出盜人文章的事情的,既然陛下想要證據(jù),那不如就讓她和這位女科狀元再比上一場吧?”
“陛下出題,現(xiàn)場做卷,到時候誰真誰假,豈不是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