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從蝴蝶谷至牡丹閣只剩不到十萬里的距離,以白冰一行如今的速度,即使曉行夜宿,以同往日一般的速度前進也只消幾日便可到達,蝴蝶谷如此美景,能讓人如此的身形放松之所,離百花盛會還早,沒道理匆匆離開。
白冰和一眾小伙伴們不約而同地想在此谷多留些時日。
在初入蝴蝶谷的那段時日里,因著谷內風景如畫,環境清幽安逸,小伙伴、花妖以及赤蜂們每日里都在谷內谷外到處瘋玩兒,有時還會去谷外東北邊的那座乳白色的高山上溜達溜達,看著大家開心,白冰也跟著開心。
每日蕩漾在無邊花海,置身于姹紫嫣紅中間,陣陣花香縈繞中的白冰總會不經意間思緒飛揚。
某一日,對著成片成片的有如色彩斑斕的蝶兒飛舞著般的鳶尾花海,白冰突然自問,她此生的目標為何?她這個不知不覺間修道已達二十年左右的人,她的道又是什么?
這兩個問題一竄入腦海,猶如有著某種魔力般,不停地在她腦海里盤旋,似乎是不給出個所以然,就不會停止一般。
白冰之所以能走上修道一途,純粹是出于偶然中的必然。
小天歷盡千辛萬苦將她帶到這里,為她選了個資質極好,家世亦好,爹疼娘愛哥哥寵的尚在娘胎連靈魂都還未孕育出的小身體,出生修真世家又有著極好資質的她不走上修真一途才更奇怪。
所以,根本不用問她為何會選擇修道。
不用問為何修道,那么已經修道多年的她修道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之前,她的每一天都是自然而然的過,到了哪個階段,就做哪個階段該做的事,小時候,有家族學堂里的長輩教導,半大后,又拜了個水云界最為強大的師父時時地指引著,于修道的方法,修道的方向,這些根本就不需要她操心,倒是沒想到今日在這鳶尾花海,看著眼前似翩翩起舞的或紫藍、或嫩黃、或雪白的蝴蝶般的鳶尾花,于修道的目標,于她究竟修的是何道,白冰竟是有了那么一點點的不確定。
許是進入金丹期,修士修煉的不再僅僅是靈力,心境亦同等重要,所以,自然而然的就開始思考一些該去思考的問題了;
又許是獨自一人被陰差陽錯傳在了妖界,不由自主地會去想一些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
又或者是因為這些年四處的游歷,讓白冰的心境和眼界都開闊了不少,尤其是進入氣溫始終如同暖春般的百花城界域以來,一路上無驚無險,幾乎處處皆是各色嬌嫩鮮花的世界,心曠神怡之下,整個人非常非常的放松,放松之下,反而容易胡思亂想……
不管怎樣,今日,蝴蝶谷,面對著盛開于谷內一域,如同一只只色彩繽紛的蝶兒飛舞于綠葉之間的鳶尾花,白冰就是想了。
她不禁自問,她修道的目標,甚至此生的目標為何,她又想要做一個怎樣的自己,想要怎樣的一生,她是否早就有了自己該遵循的或者一直在默默遵循著的道……
今生的每一天,白冰都是自然而然的度過的,今日,既然有了這些疑問,那就好好理理吧。
立于萬花之中,白冰輕輕撫過手邊的幾片嫩葉,繼而閉上雙眼,聽著微風風吹過的聲音,思緒不覺間飄遠……
之前,每走一步都是順其自然的,她從未問過為什么,或者她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她只想將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過好,只想將每一只腳印都踩穩。
上輩子突然間于盛年終結了生命,使得她很是珍惜今生,后來,得知自己擁有著這個世界極為少見的天靈根資質,可以修煉,她喜不自勝,以至于在起初的三四年縱然無法聚氣,她也從未氣餒從未想過放棄。
后來,總算聚氣成功,自打正式修煉開始,她一直在牢牢地打著基礎,每一日每一夜都在抓緊時間刻苦修煉,但從不急著筑基,每每都是將體內靈氣壓縮至不能再壓縮,淬煉的不能再精純才會自然而然地提升境界。
在紅裳秘境經過一次殊死較量后順帶著筑基成功,被師父扔出去和小伙伴們一起歷練,當時,只想著能多走走,多看看,多見識見識,能和小伙伴們安安全全的,歷練中,提升思想境界、人生閱歷的同時,順帶著提升修為就好。
前世里,她最喜歡看的就是各類的仙俠小說,這樣的小說她看了好多好多本,在未到這個世界之前,她已從各類小說中對仙俠世界有了各種各樣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各種猜測,更有著某種隱隱的向往。
而真正來到這個充滿著一切可能的修真世界,度過嬰兒期的尷尬后,白冰自會說話時起就學會了認字,看了很多有關這個世界的介紹,后來,能修煉了,更是在仙球里讀了不少的軼文雜記。
但這畢竟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世界,跟虛擬的小說世界自是不同,至于這個世界中的書籍玉簡中所描寫的世界更需要她親自去認識,去感知,只有親自置身其中,才能真真正正地了解這個世界,感受這個世界,才表示自己真正在這個世界存在過,經歷過。
獲得的越多,能力越高,自然有著對這個世界多一份的責任,不能只索取而不付出,自然之道在于有取有予,方可生生不息,否則,這個世界何以為繼?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
白冰素來喜歡老莊哲學,不想這個時候,《道德經》“不若守中”篇的內容突然浮現于思維正四散著的白冰的腦海。
老子的這段話總是被曲解,以前,文化底蘊還算可以的白冰雖對這章并未有何曲解,但是,理解的多么深刻卻是沒有的。
今日,立于萬千只蝶兒般的鳶尾花海中,思維無限發散著的她,在對予與取,生與消的感悟中,這段話突然間縈于腦海,給她的感受與以往竟有著很大的不同。
老子,這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這位給人高山仰止之感的先賢,他的視角是多么的獨到,他總能抓到掩藏在表象下的本質。
是啊,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真正的圣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而不去橫加干涉。
天地之間,如同風箱般,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
被干涉過多,反而會更加地使人因困惑而無所適從,倒不如保持虛靜……
突然間,白冰感覺靈臺猶如被一片柔和之光拂過般極為清明。萬物成長都有其自然的規律,若過于苛求,反而容易失之。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她的道,向來都是順其自然,自然而然!
她的目標,自然是一步一個腳印,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成長,這個世界如此多彩,她一定要和小伙伴們到處走走看看,若在這個過程中能盡己所能地為這個世界作出些什么,那么她絕對會在所不辭,也算不枉上天厚賜一回。
這些年,她依著成長的規律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往前走著,這種修行,本就是她所應該遵循的。
遵從本心,在哪個階段做好哪個階段該做的一切就好。
修道必須具備的四個條件財、侶、法、地,財這個基礎,白冰還是非常非常雄厚的,不管是精神財富還是物質財富,相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她真不用為這個操心。
侶,自然是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嘍,獨學而無友,必孤陋寡聞也。修道也好,其他也罷,人是不可能孤零零地獨自于犄角旮旯健康成長的,無論修身還是修心,侶是不可或缺的。
法,重要嗎?當然重要了,若不得法,南轅北轍都是輕的,有了合適的道法,有了正確的方法,才可以少走許多的彎路。而法,至少現階段,白冰自然也是不缺的。
地,修道的場所,或在路上,或在某個特地的場所,只要心中有道,處處皆是道場。因為,不同的環境,有著不同的氣場。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若是想讓自己只單單成為“一方人”,那就必須得多走走,多歷練,多經歷世事,多洞察人情。
雖說她的在星源大陸東部的游歷只進行到一半就戛然而止,稀里糊涂地和仙球內的眾伙伴被傳送到了妖界,可在妖界的閱歷也是閱歷不是?
在妖界這幾年的游歷,雖大多數情況下是隱身進行的,但走過、路過、看過,密林中,就連修行那么不易的小昆蟲、小花、小草都在竭盡全力地抓住一切機會修行,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修行起來快上這些生靈許多倍的她又有何理由不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