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舞弊,這事兒太大了。
細數秦明凰的國策,其實基本都是在繼位之初定下。
當時屠刀都掄冒煙了,百官死了一批又一批,趁著血色威懾推行了幾條國策。
廢除后宮權柄,杜絕外戚干涉朝政;
設立宮廷三大衛,授璇璣衛監管天下之權;
精簡衙門職能,設鳳閣**相,令裴相總覽大局。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與科舉相關。
十三年過去了,秦昭玥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評價,簡單來說四個大字:整稀碎。
從當前朝中女官數量就能看得出來。
是陛下不想嗎?是不能。
百官權貴之后不愿女子參與其中,難道還能用刀架脖子逼著人家去考?
至于女子出仕之艱難,不用細說也能想象。
想要擢升,總要有功績吧,否則如何服眾。
秦昭玥原身對這方面的了解極為有限,但她估計其中未必沒有老母親刻意為之的成分。
既然無法穩步推進,那便不停積累。
十三年了,女子科舉還像個雞肋,堂堂女帝都被逼到什么份兒上了,這時候的“情緒爆發”合情合理。
她在以這種方式告訴百官:我已經忍耐到極限了,若是再不屈從,莫怪我再舉屠刀!
否則三位皇女以不光彩的手段騙那么多人報名,為何朝堂之上一個敢提的都沒有?
秦昭玥預計,女子科舉這項國策已經到了關鍵之處。
說白了,成不成的就在這一哆嗦了。
只要把百官、權貴、清貴的女子囊入其中,甭管名次高低,只要拿到舉人功名,女官必然會呈現井噴式增長。
這時候若是鬧出科舉舞弊會如何?
縱然秦昭玥咸魚本魚,都不敢有半點松懈。
她將自己的計劃告知陳榆,沒有任何冠冕堂皇,說白了就是以她為餌,要釣那幕后之人。
沒想到的是陳榆竟然一個磕絆都沒打,干脆利落答應下來。
“我說姑娘,你明白自己要承擔什么樣的風險嗎?”
“學生明白,能護住父親幼弟,已經比之前好了太多。
這是陛下為天下女子開辟的一條活路,學生雖人微言輕,也想守護這份公平。”
公平?呵。
當普通學子拿著本大乾律硬啃的時候,人家權貴家族的學子看的是什么?
家里頭出過地方官員的,拿的是知縣的判牘匯編。
出過通判就更妙了,有多年的判案筆記、實務記錄。
如何引律、如何處置、如何寫判詞,結合實務案例寫得清清楚楚。
再比如策論,往屆優秀文章會有刊印,以為這就公平了?
若是別人拿的文章上有出題考官的批語呢?
至于根據出題考官的喜好押題,這方面的優勢更是難以言表。
公平嗎?怎么可能。
但就能因此否定科舉之功嗎?自然也不能。
相對公平,總比毫無公平可言的舉薦制強吧。
除了個別天賦異稟的天才和照顧比例之外,普通平民科舉的天花板一般就是舉人。
不然為什么舉人功名得以出仕,也就在這了。
陳榆現在的果決無論出自什么理由,其實都已經踏上了一條捷徑。
若順利撲滅舞弊之患,這份功勞不必多說。
“事關重大,即刻出發。”
“是。”
秦昭玥喚來清風細雨,沒有告知舞弊之事,只是交待了兩句。
能被指給開府的皇嗣,清風細雨能力自然不差。
沒有多問一句,答應下來立刻帶著陳榆離開。
秦昭玥不擔心自己府上會泄露消息,上上下下都被碎墨梳理過好幾遍了,想要傳出消息,除非神武境親至。
與此同時,隱蟄命麾下百戶滄瀾回宮報信,搖光暗中保護陳榆,鷓羽即刻前往銜云縣調查。
“殿下,澄園之事、龍腦香的線索,如今又牽扯到了科舉舞弊,您身邊必須要有神武境強者保護。”
這其中沒一個簡單的,背后之人很可能具備神武境的強者。
而小六牽扯其中,萬一泄露風聲,以如今公主府的力量并不足以確保安全。
秦昭玥大手一揮,“有話直說。”
“請殿下與我一同前往京兆府。”
秦昭玥干脆利落站起身來,“走著。”
唔……這么果斷的嗎?
隱蟄都愣神了,她沒想到只是起了個頭,連規勸一句都不需要。
秦昭玥想得很清楚。
一來自己的小命最重要,二來女子科舉舞弊這事兒還真不能不管。
動搖老母親的基本國策,跟動搖女帝正統的差別也不大了。
秦昭玥還需要依托“陰陽并濟”賺取功德值,該說不說,這事兒碰她底線了。
再者說,涉入其中為女子科舉保駕護航,她也能多掙點,早日過上愛咋咋滴的生活。
《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小作文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著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場合一把攫取大量的功德值。
結果現在出來個這?姥姥!
隱蟄從她臉上覷見了憤怒的神色,不禁老懷大慰。
玩歸玩、鬧歸鬧,小六還是懂事兒的。
很顯然,之前在金池地牢的那番掏心掏肺的激進勸誡沒有白費,十三姨淚目……
“杵那兒干啥呢,還有沒有點正事兒了,撒楞麻利兒的!”
隱蟄:……
暗地里磨牙,等著!
等她表明身份的那一天,看十三姨削不削她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