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合力一起翻譯。
為了提高效率,不是按照從前到后逐字的方式,而是挑選出同一頁的集中翻譯。
秦昭玥老神在在,端了盤杏脯,邊嚼邊看戲。
就赤巖縣的物產,能吃飽飯都不容易,這還是從茗煙縣帶來的。
是,這個點了還吃東西不合適,但左右也不能睡覺,那就造唄。
至于幫忙干活……呸,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趙青山、江明鳶、搖光和碎墨一起翻譯,而隱蟄坐在下首的位置,一頁一頁翻看那份“地圖”,速度不慢。
翻到最后一頁后閉上眼睛,記憶了二三十息的工夫,便起身離開了廂房。
再回來時手中不見那大半本的冊子,估計已經交待給手下。
“吃嗎?”
看著推到面前的食盤,隱蟄怔愣不動。
堂下干活的搖光不禁抬頭,六公主不幫忙也就算了,當這是閨中的茶話會了?
她家大人性子何其清冷,從不吃零嘴,何況璇璣衛(wèi)辦差時絕不會吃來歷不明的……嗯?
下一刻,就見隱蟄伸手從盤中捻了顆杏脯,從面紗底下塞了進去。
腮幫子鼓動,分明是吃了!怎么會?!
視線瞥過來,搖光連忙低頭干活,可是剛剛的畫面卻縈繞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不對勁,這很不對勁!
收回視線的隱蟄還是那副冷冷清清的模樣,“謝殿下。”
秦昭玥擺了擺手,“大方的,隨便吃。”
看似隨意,其實一直瞥向她的面紗。
人家古裝劇面紗就是個擺設,一出場就知道長啥樣了,可隱蟄戴的這個,真是一點都不透啊。
除了眉眼之外,啥也瞅不見。
“璇璣衛(wèi)也不全會蒙面紗吧。”
“不會。”
“那一直佩戴不覺得很悶嗎?”
“不悶。”
秦昭玥挑了挑眉,“不悶?不應該啊……”
“你知不知道長時間這樣會造成膚色分層,大半張臉膚白、眉眼上方膚色暗,用脂粉都很難抹勻的。”
“我不用脂粉。”
“誒……那你可省老錢了。”
……
搖光低著頭干活,其實瞳孔地震。
六殿下竟然在跟隱蟄大人拉家常……還句句有回應!這個世界到底怎么了?
“怎么會這樣!”
就是,怎么會這樣,嗯?
搖光茫然抬首,不對啊,怎么是趙青山說這話,他又不了解自家大人。
只見趙青山死死抓著手中的譯稿,整個人抑制不住得顫抖不休,連紙張都攥出了褶皺。
大家紛紛投注視線,發(fā)現(xiàn)了剛剛謄寫的名字:齊鎮(zhèn),后頭應該還有個字,只寫了個“一”的筆畫便停了下來。
翻譯進度過半,大家也都知道了這份秘檔大致的組成,分成了三個部分。
第一塊是一些人的名字,自然就是參與盜采的人員名單;
第二塊是由趙橫江估算出的盜采數(shù)量;
第三塊是希望,或者說想通過這份秘檔換取的東西。
此時趙青山手上攥起的那張屬于第一部分,正是盜采名單。
本來那第二個“震”字并非他所翻譯,正要加上第三個字時才認出那名字。
“怎么會!怎么會是他……”
以為找到了什么關鍵性證據(jù),隱蟄低喝:“是何人?”
趙青山抬起頭來,面上滿是震驚之色,抿了抿唇,還是開口答道:“齊鎮(zhèn)遠……”
也就是他口中的齊叔,與父親同是武將出身。
兩人交情頗深,互相扶持才在礦上占據(jù)了一席之地。
在父親被水淹礦洞之后,對他更是頗多照顧。
聽完他的講述,大家卻沒什么太大的情緒波動。
盜采鐵礦多大的事兒,礦上不知有多少人參與其中,一個坑丁而已,對案情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加緊翻譯。”
“是!”
趙青山終究還是松了手,把紙張撫平,一筆一劃將最后那個“遠”字補上。
插曲之后,過了大約兩刻時的工夫,終于將所有的秘檔翻譯完畢。
第一塊的名單也有區(qū)分,確定參與的人員有縣令、冶令和大小官員,共計十一位。
這沒什么出奇的,尤其是隱蟄已經確定縣令有所參與,赤巖縣從上到下都被腐蝕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其次是有重大嫌疑的名錄,趙青山所說的那位齊叔赫然在列。
至于最后,只有個代號:跛腳。
偏這個代號連續(xù)記錄了三次,可見應當是位關鍵人物。
要么趙橫江尚未查清楚這位的身份,要么他還藏了一手。
完成了翻譯工作,趙青山依然難以置信,
“齊叔與我同進同出、住在一處,若是他有重大嫌疑,為什么父親不提醒我呢?”
秦昭玥翻了個白眼,“怕你戲差唄,還為什么……”
盜采鐵礦是把腦袋懸在褲腰帶上,暗中調查更是,危險性不言而喻。
群狼環(huán)伺、不知道能夠相信誰的情況下,趙橫江瞞著好大兒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操作。
即便知道可能性不大,隱蟄還是詢問了一嘴,得到的回答果然不出所料,趙青山根本不知什么“跛腳”。
礦上腿腳不便的大有人在,很難憑借這個代指鎖定到具體某個人。
隱蟄不再詢問,而是拿起第二部分的譯稿翻看。
之前以為是貪腐,已經查過開采的賬冊,她心中有數(shù)。
秘檔上的記錄不多,是他平常參與盜采工作后做出的粗略統(tǒng)計。
多次之后得出一個結論:盜采的總數(shù)應當與尋常開采的數(shù)量不相上下。
隱蟄的胸口略微起伏,連面紗都鼓蕩了起來。
赤巖縣的屬于中型礦場,賬冊記錄的一年鐵礦石出產大約在十二萬斤左右。
因為是優(yōu)質礦脈,含鐵量基本能達到五成到六成之間。
熔煉之后,每百斤礦石最終能煉出二十八斤到三十二斤的生鐵。
就以三十斤來算,一年便是三萬六千斤。
一套明光鎧耗鐵四十斤,制式橫刀八斤,箭簇三分。
那就是九百套明光鎧,或四千五百把橫刀,再或者十二萬支箭簇。
如此若有七八年……
隱蟄眸光凜冽,至少兩三萬裝備精良的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