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72團(原678團)的士兵整頓好后,林晏和朱春帶著幾個親隨警衛來到了金陵城的福昌飯店。
推開大門,撲面而來的是脂粉香與酒氣的混合,大廳金碧輝煌,留聲機里放著小調,穿旗袍的女招待端著銀盤穿梭其間。
二樓包廂里,林晏給朱春倒了杯洋酒:“朱老哥,敬你一杯。”
朱春環顧四周,有些感慨:“老弟,這一頓飯得花不少錢吧?”
林晏笑了笑,他今天用資源生產了1000把中正式步槍讓何連幫他出掉了。
一把50塊錢,總共5W大洋。
何連嘛肯定在中間吃回扣了,不過林晏也無所謂,如果沒有何連,他自己可不知道去哪出。
“朱老哥,這么長時間沒見面,請你吃一頓好的,不貴。”林晏用叉子戳了塊牛排吃。
幾杯酒下肚,兩人又寒暄了一陣,林晏放下刀叉,神色認真起來:“老哥,咱們38旅是剛成立的,目前三個團,71團是我的嫡系,裝備精良,你的72團都是百戰老兵。”
“這73團嘛,其實都是剛招募的新兵蛋子。”
林晏端起酒杯,目光誠懇:“不瞞你說,是我特意托關系把老哥調來的。這事沒先跟你商量,別怪小弟擅作主張。”
朱春聞言大笑:“老弟,李旅長還說我這是走了大運呢!要知道,多少地方軍擠破頭啊,都想進這18軍,”他舉起酒杯一飲而下,“咱哥倆別說這些了,真要說該我謝你才對。”
兩人相視一笑。
“老哥,從今天起,你就是38旅副旅長了。”林晏再次給朱春斟滿酒,笑道。
朱春的手猛地一顫,酒液險些灑出。
“林老弟,你這……”他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好,自己剛來就直接升官當副旅長了?要知道他在29軍26旅干了那么久,也還只是個團長。
副旅長這種職位一般都是旅長的嫡系,一個蘿卜一個坑,沒人騰位置的話,下面的人就別想上。
“老哥,在18軍,我一個朋友都沒有,”林晏的聲音低了下來,“每次制定作戰計劃,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說到這里,他目光灼灼地看著朱春:“前段時間要不是老哥提攜,哪有我林晏的今天?”
“所以我在獲得了一次嘉獎后,師座問我需要什么,我才拜托他將你調過來。”林晏誠懇的說道。
朱春胸口一熱,他沒想到,林晏竟然還記得那幾天并肩作戰的日子。
也沒想到,竟然還有人如此需要他。
更沒想到,林晏竟然浪費了一次上級嘉獎的機會,換來把他調到中央軍。
“干了!”朱春仰頭一飲而盡,眼眶有些泛紅,“老弟,從今往后,咱哥倆兄弟齊心!”
林晏也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說完了正事,開始閑聊起來:“淞滬在打仗,這金陵啊,照樣歌舞升平。”
朱春嘆了口氣,望向一樓,眾多酒席之中,泡沫溢滿酒杯,一個醉醺醺的軍官正拿著鈔票調戲一個女招待,引起一陣嬌笑。
他又想到了在來金陵之前,兄弟們拿著大刀沖進陣地拼死廝殺,才打退了鬼子的一次次進攻,吃的,也只是壓縮餅干。
這就是他們這些前線將士守護的達官貴人嗎?
朱春突然覺得有些意興闌珊。
“老哥,所以啊,咱們以后更得活著回來,”林晏晃著酒杯,“回來好好享受這繁華的盛世。”
走出飯店回營地的路上,秦淮河的畫舫傳來隱約的絲竹聲和嬉笑聲。
【資源點數:3345】
9月1日,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朱春就精神抖擻地來到了旅部。推開帳篷門簾的瞬間,他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幾張木桌,幾把椅子,桌子上鋪著一張作戰地圖,角落里堆著幾個空彈藥箱改成的文件柜,這就是堂堂38旅指揮部的全部家當。
“好家伙。”朱春揉了揉太陽穴,終于明白林晏為什么非要調他過來了,他苦笑著招呼自己團指揮部的官兵進來,“得,從頭干起吧。”
駐地訓練場內,林晏背著手站在旗桿下,宣布人事任命:“即日起,委任趙大栓任我38旅71團上校團長,王發任73團團長。”
聽到這條任命,即便是一向沉默憨厚的趙大栓也不禁嘴唇微微顫抖,神色激動。
王發更是眼眶通紅,自己見證了林晏這個從只有十幾個人的獨立團發展到現在擁有幾千個人的獨立旅的過程。
沒想到林晏將自己一路提拔,現在更是直接做到了團長。
可見跟著一個好上級比什么都重要。
“旅長……”王發聲音哽咽,卻說不下去。他知道,這份知遇之恩,是用多少戰功都換不來的。
他心里暗暗發誓,這輩子,跟定旅長了!
林晏走上前,拍了拍兩人的肩膀:“你倆都是跟著我出生入死的老弟兄了,抓緊時間整訓部隊,后面的硬仗還多著呢。”
“是!旅長!”兩人挺直腰板,異口同聲地吼道。
交代完畢,林晏回到旅部,朝正在埋頭寫文件的朱春喊道:“老哥,旅部就拜托你了!我得去把73團的缺額補上。”
“去吧去吧。”朱春頭也不抬地揮揮手,“記得多招幾個識字的。”
林晏轉身離去,心里一陣苦笑,村子里哪有什么識字的,民國時期文化普及率不高,大部分村民幾乎都沒怎么讀過書。
時間緩緩流逝,一天的時間很快過去了。
其他隊伍今天招募的新兵不多,只有90個。
他自己生產了18個雜牌軍班,剩余資源105。
回到駐地后,他自己統計了一下,73團目前有1200個士兵,其中550個雜牌軍,650個新兵。
他按照標準編制,12人為一個班,將這120個班的士兵分配給三個營,每營各30個步兵班,最后剩下1個步兵班用作當警衛班。
這73團雖然人數多,但實際戰斗力只能說和普通的地方軍差距不大,一半是雜牌軍老兵,一半是訓練一個星期的新兵。
后面幾天,他又生產了30個雜牌軍步兵班給73團,組成了第四營。這樣73團就有1500人。
戰力不夠,人數來湊。
9月5日晚,軍部傳來急電,命整編完成的11師33旅和獨立38旅于6日迅速回滬支援戰場。
第二天一大早,林晏和魏云便帶著各自的隊伍上了滬寧線軍列,再次回到了滬市。
【資源點數:1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