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籠罩的楊行鎮在炮火中震顫。
第一道防線已然失守,鬼子士兵在行軍丸的藥效下雙目赤紅,如潮水般進攻著第二道防線。他們嘶吼著,子彈打在身上也渾然不覺,捂著流血的傷口朝著守軍邊開槍射擊邊沖鋒。
33師的士兵們與77師的湘軍子弟依托著簡陋的沙袋工事,并肩死守。
雖然他們一個連續戰斗多日,另一個更是昨日一趕來就頂上戰場,疲憊不堪,但都死戰不退。
子彈在戰場上呼嘯,手榴彈的爆炸聲此起彼伏。
“轟隆!”
一枚炮彈呼嘯而至,瞬間將一處來不及轉移的機槍陣地炸得粉碎。扭曲的機槍殘骸與機槍手的殘肢被沖擊波拋向半空,又重重砸落在瓦礫堆中。
守軍士兵們咬緊牙關,眼中燃燒著復仇的怒火,依托著掩體繼續狙擊著步步逼近的日軍。
突然,幾輛九五式輕型戰車噴吐著黑煙出現在硝煙中,后方緊跟著成群的日軍步兵。
無論是33師還是77師,都缺乏重火力,根本無法遠距離摧毀鬼子的坦克,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守軍陷入了絕境。
“班長!記得給死去的弟兄們報仇啊!”幾名戰士怒吼一聲,將集束手榴彈緊緊綁在身上。他們匍匐前進數十米后猛然躍起,卻在距離坦克還有十幾米時,被日軍密集的彈雨打成了篩子。
見狀,另一個班長高呼一聲:“機槍掩護!弟兄們跟我上!”
另一位班長雙目赤紅,帶著全班戰士發起了決死沖鋒。掩體后的機槍手瘋狂掃射,試圖壓制坦克周圍的日軍步兵。
然而他們甚至都沒有沖到一半的路途,就被坦克炮掀飛,坦克上的同軸機槍噴吐著火光,收割著重傷士兵的生命。
“弟兄們!跟小鬼子拼了!”又一個班長從掩體后沖出,帶著一隊士兵朝著坦克發起了沖鋒。
“轟隆!”
一聲巨響,第一輛坦克的履帶應聲斷裂。就在鬼子驚慌失措之際,一名戰士鉆入車底。隨著一聲悶響,坦克艙蓋被炸開,濃煙從內部滾滾而出。
然而,更多的九五式戰車仍在隆隆推進,鋼鐵履帶碾過碎石泥土,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守軍陣地。
“弟兄們!人在陣地在!三排的,跟老子上!”一名滿臉硝煙的排長猛地躍出戰壕,三個班的戰士如同出籠猛虎,手上提著集束手榴彈,怒吼著沖向鬼子坦克集群。
就在這時,尖銳的呼嘯聲劃破長空。
一發炮彈砸在鬼子進攻隊形中央,爆炸的火光瞬間吞噬了數名小鬼子。緊接著,一枚又一枚的炮彈相繼落下,在鬼子陣線中掀起大片的泥土。
“炮兵!是咱們的炮兵!”看到這一幕,陣地上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弟兄們!狠狠地打!”原本準備拼死一搏的守軍士氣大振,紛紛從掩體中探出身來。幾名軍官怒吼著,手中的沖鋒槍噴吐著火舌。
在炮火掩護下,又有兩輛鬼子坦克被敢死隊員炸毀。一名渾身是血的戰士抱著幾捆手榴彈,在最后一刻滾入坦克底部。
隨著沉悶的爆炸聲,這輛戰車變成一團廢鐵。
與此同時,就在鬼子主力猛攻楊行陣地之際,西側突然槍聲大作。丁鵬率領一個營的兵力如尖刀般直插日軍側翼,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鬼子指揮官反應迅速,立即調派兩個中隊約四百人進行阻擊。
然而令他們震驚的是,這支夏國援軍竟裝備著清一色的半自動步槍和輕機槍,密集的火力網竟將鬼子的兩個中隊完全壓制。
38師炮兵團的炮擊也成功切斷了鬼子前后部隊的聯系,當炮火停息時,突入第二道防線的鬼子已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很快被守軍逐個殲滅。
“全旅聽令!立即出擊!”已晉升旅長的何連抓住戰機,果斷下達反攻命令。
嘹亮的沖鋒號響徹戰場,將士們如潮水般涌出戰壕和掩體,與側翼的38師援軍形成鉗形攻勢。
這場慘烈的戰斗持續了近兩小時,在守軍悍不畏死的沖鋒下,鬼子陣線終于崩潰,開始逐漸有序撤退。
33師指揮部,收到前線最新戰況的魏云緩緩呼出一口氣。
夕陽西沉,85軍指揮部前,魏云已在門口等候多時。看到林晏的吉普車駛來,他快步迎上前去。
“林兄,今日真是多虧了你們的炮兵啊。”等到林晏打開車門下車后,魏云迎了上去,臉上寫滿感激。
“魏兄言重了,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客氣。”他抬頭看了眼天色,“時候不早了,軍座該等急了。”
租界規定不讓帶武器,而且也不讓太多軍人進去,他們只能輕裝簡從。
林晏這次去就帶了曹武和丁鵬兩人,等到了里面再用資源生產一批米軍M1911手槍給他倆就行。
林晏有指揮官技能,隨時能夠呼叫炮兵攻擊和戰斗機掃射,更不用說今天下午剛攢夠的1點指揮官點數,可以激活盟軍傘兵支援。
雖然底牌不多,但足以應對突發狀況。
很快,四輛黑色轎車依次駛出軍部。
打頭的是彭善的座駕,車上還有他的兩名警衛。第二輛車上,林晏與魏云并肩而坐,后面兩輛車則載著各自的警衛人員。
車隊碾過道路,朝著租界方向疾馳而去。
道路兩旁擠滿了逃難的百姓,有推著吱呀作響的獨輪車的,也有背著包袱牽著孩童的。
經過嚴密的檢查后,四輛轎車終于駛入租界。
林晏望著車窗外,徹夜通明的電炬和兩旁亮著璀璨燈光的建筑將街道映照得如同白晝。
衣著華貴的富人與衣衫襤褸的難民形成了鮮明對比,富人們進出于各個富麗堂皇的建筑之中,而難民們則占領了小巷夾道或屋檐下的每一塊空地,用破舊的草席勉強遮擋風寒。
車子最終停在一座氣勢恢宏的哥特式建筑前。
建筑的外墻由花崗巖石塊砌成,再次接受安檢后,警衛被攔在門外,彭善帶著林晏和魏云邁入金碧輝煌的大堂。
腳下是光可鑒人的意大利乳白色大理石,頭頂懸掛著古銅鏤花的巨型水晶吊燈,盡顯豪華典雅之風范。
宴會廳內早已人頭攢動。
身著戎裝的將校們聚在一起聊著前線戰事;西裝革履的商界人士舉著香檳談笑風生;穿著中山裝的官員們三三兩兩低聲密談;穿著華麗衣裙的夫人們在人群中穿梭。
觥籌交錯,悠揚的小提琴聲緩緩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