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倉內,木正居聽著那句擲地有聲的“一字不改”,沉默了很久。
旗艦甲板之上,海風呼嘯,卷起血腥的氣息。
氣氛都仿佛停滯了,只剩下那名史官筆直的脊梁,與那柄懸在他頭頂的天子劍。
終于。
木正他松開了手。
那柄曾斬殺過無數臣子,剛剛又飲了內侍之血的永樂天子劍,脫手。
哐當。
一聲脆響,在死寂的甲板上,顯得無比刺耳。
緊接著,一道笑聲,從木正居的喉嚨里傳出。
那笑聲起初很低,像是胸腔里壓抑不住的悶雷,而后越來越大,越來越狂。
他仰起頭放聲大笑,隨后邊笑邊轉身。
佝僂的背影,在搖曳的火光與殘陽中,一步步走向船艙深處。
甲板上,只留下一眾面面相覷的將領,以及船艙里那個依舊保持著躬身姿勢的史官。
良久。
那史官才緩緩直起身。
他看著木正居消失的背影,默默地提起筆,在那卷史稿上,又添了一筆。
【太傅見二使之死,未嘗不悵然。行十數步,一步一嘆,蓋哀其性命,非為己也?!?/p>
【其德配天地,吾等自愧不如。】
寫完,他吹干墨跡,鄭重地將史稿卷起,收入懷中。
這一段插曲,直接給天幕外的奉天殿,看沉默了。
朱元璋張了張嘴,想說點什么。
那個史官……有種。
那個木正居……更是個徹頭徹尾的妖孽。
就在眾人以為這一幕即將結束時,天幕的畫面,并未停止。
光影流轉,畫面重新聚焦于那個孤獨的身影。
船長艙內光線昏暗,木正居沒有點燈。
他只是獨自一人,站在船頭的瞭望窗前,眺望著無盡的東方。
就在眾人以為他會一直這么沉默下去之時,天幕卻陡然將畫面拉近,甚至連他嘴唇的輕微翕動都清晰可見。
他竟然在喃喃自語。
那聲音很輕,卻又字字清晰,仿佛在對某個看不見的故人,傾訴著什么。
“我這一生活得太久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連我自己都快要分辨不清了?!?/p>
他抬起手,撫著冰冷的船窗,仿佛能透過這片汪洋,看到另一張熟悉的面孔。
“太宗啊太宗……”
這一聲呼喚,讓奉天殿前的朱棣下意識身體一激靈!而朱元璋則眉頭一皺。
“太宗?老四那逆子的廟號,不是叫成祖嗎?”他看向朱標。
朱標也是一臉困惑:“父皇,或許……是四弟的某個子嗣繼承了大統,廟號為太宗?”
眾人還在猜測,天幕里的老人,沒有回頭,他只是對著那片空無一人的大海,繼續自語。
“你這甩手掌柜當得可真瀟灑。你說,咱們君臣,要開創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大明盛世?!?/p>
“老臣一直記著呢。你倒好,在下面享清福去了,把這一攤子事,都丟給了我?!?/p>
聽到這里,所有人都是一愣。
這分明就是在跟朱棣說話!
朱元璋瞬間想起之前小朱棣說自己要選“太宗”廟號的事,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狠狠瞪了一眼旁邊還在發懵的小朱棣。
好你個逆子,還真就叫了太宗!
天幕中,木正居的聲音還在繼續。
“你若在天有靈,可千萬別問老臣為何要這樣做。你我君臣一場,你該懂我的。”
“還有瞻基那孩子走的時候,拉著我的手,他說……‘老師,大明的未來交給你了,祁鎮也拜托你了’”。
“我答應了他。我答應了你們父子,答應了你們祖孫三代,要給這大明,留下一個萬世昌盛的基業?!?/p>
“可老臣的時間……不多了。這盤棋,還沒下完?!?/p>
“新大陸可以不要,但大明的根基,不能亂?!?/p>
“永樂盛世,是你我君臣二人,一刀一槍拼出來的。我不能讓它在我手上,因為一場虛無縹緲的遠征,而分崩離析。”
“可我沒教好你的重孫……是我老了,是我沒用了……我沒臉去見你,也沒臉去見瞻基啊……”
“所以,我回來了。所以,哪怕背上千古罵名,哪怕讓天下人戳我的脊梁骨,有些事,也必須由我來做?!?/p>
他緩緩閉上眼,將額頭抵在冰冷的船窗上。
“我要為后世子孫,留一個沒有阻礙的大明。”
“留一個,海晏河清,萬邦來朝的大明。”
“留一個,能讓他們子子孫孫,都挺直腰桿,大聲喊出我是漢家子弟的大明!”
“太宗……這很難,但老臣……會做到……”
話音未落,他那佝僂的身體猛地一顫。
“噗——”
一口鮮血,猛地從他口中噴出,染紅了身前的船窗。
隨即,他那百歲高齡的身軀再也支撐不住,重重地摔在冰冷的甲板上,徹底失去了意識。
天幕的畫面,也緩緩暗了下去,最終只剩下幾行冰冷而沉重的金色大字。
【這是木正居人生最后一次出海。】
【也是大明,距離新世界最近的一次。】
【此戰過后,木正居臥病在床三月,已是強弩之末?!?/p>
奉天殿前,朱元璋呆呆地坐在龍椅上,腦海中,反復回響著那句“我答應了你們祖孫三代”。
這個木正居……
朱元璋忽然覺得,自己之前對木正居的所有猜忌、提防、甚至殺意,都顯得有些可笑。
這樣的一個“不顧當世個人毀譽,也要造福未來千秋的孤臣”,會篡位?
他連自己的性命都不在乎,又怎會在乎那把龍椅?
而感受最深的,莫過于朱棣。
那是他未來的臣子。
那是他口中的“哥們兒”。
那是他……最信任的依仗。
朱棣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矯情的人。
可不知為何,看著那個老人吐血倒地的畫面,他的胸口,突然堵得發慌。
那個老人,明明不是他的屬下。
他們甚至還未曾謀面。
可那句“太宗啊……太宗……”,卻讓他莫名地心酸。
朱棣知道自己未來能成為什么“永樂大帝”,能隨意東征西伐,能開創前所未有的盛世……
可那靠的,根本不是自己有多么英明神武。
而是他有一個可以把所有后顧之憂都扛下來的首輔。
一個為了大明未來,可以背負千古罵名的老人。
一個明明已經一百多歲,還在為子孫后代謀劃的老人。
“如果……如果我真有這么一個臣子……”
朱棣在心里默默地想。
“我一定……一定不會讓他這么累。”
“我一定會好好待他。”
“至少不會讓他,獨自一人,在海上對著空氣說話。”
小朱棣深吸一口氣,默默發誓。
他不知道自己未來會不會真的遇到這個叫木正居的老頭兒。
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
他朱棣,欠這個老頭兒一個承諾。
一個不讓他孤獨,不讓他后悔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