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前,眾武將的熱血再一次被點燃。
這才是他們熟悉的感覺!
畫面之中,一支旌旗遮天蔽日的大明軍隊,正在廣袤的草原上滾滾向前。
漫天風沙之中,無數龍旗在呼嘯。
那是一支看不到盡頭的鋼鐵洪流,野戰火炮、神機營火銃手、騎兵方陣,密密麻麻鋪滿了整個草原。
【永樂二十二年,大明皇帝朱棣,開啟了他人生中的第九次北伐。】
【這是永樂大帝最后一次親征,也是他最瘋狂的一次。】
【這一次,兵鋒所指,前所未有。】
天幕之上,一張巨大的地圖展開。
所有人都看到,那代表著大明兵鋒的赤色箭頭,已經遠遠越過了斡難河,深入到了一個他們只在傳說中聽過的區域。
那里,是蒙古帝國的龍興之地,是他們最后的精神圖騰。
“犁庭蕩穴!”
徐達看著那地圖下意識叫出聲。
這四個字,是歷代中原王朝,對草原霸主最徹底的征服宣言。
漢未曾至,唐亦未及。
可現在,老四,做到了!
朱元璋看著天幕,看著那幾乎要捅穿整個漠北的兵鋒,也不由得心潮澎湃。
這逆子,雖然忤逆,但這份功業的確足以光耀千古!
【斡難河以北三千里,蒙古帝國腹地。】
【這里,比當年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地方,還要深入千里!】
【這里,是成吉思汗起家的龍興之地!】
【這里,是蒙古人的圣地!】
【而現在,大明的龍旗,插在了這里!】
【在鬼相木正居堪稱變態的后勤支撐下,此刻的永樂大帝,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
【元朝的殘余勢力,被打得只能蝸居一地。】
【只要此次功成,大明的疆域,將徹底超越盛唐,屹立于史書之巔!】
天幕的旁白,讓奉天殿內響起一片粗重的呼吸聲。
起飛了!
所有人的腦海里,都浮現出這三個字。
然而,天幕的畫風,卻陡然一轉。
【但,意外總是在最志得意滿的時候發生。】
畫面切換到軍帳之中。
朱棣靠在榻上,臉色蠟黃,劇烈咳嗽著。
"皇上,您得歇歇了!"
一名太醫跪在榻前,苦苦哀求。
朱棣卻一把推開他,掙扎著坐起身。
"歇?"
"咱都打到這兒了,你讓咱歇?"
他指著軍帳外,聲音中氣十足。
"傳令全軍,繼續進攻!炮陣前壓,給咱狠狠地打!"
天幕上,金色字體再次浮現。
【永樂大帝連續兩次下令炮陣前壓。】
【第一次,效果拔群,敵軍被打得措手不及。】
【第二次,敵軍逮住了機會。】
畫面陡然血腥起來。
炮陣前壓的過程中,一支瓦剌騎兵突然從側翼殺出。
他們的目標極其明確——炮兵!
"殺啊!"
"砍翻他們的火器!"
瓦剌人瘋了一樣沖進炮陣,刀光劍影之中,無數炮手倒在血泊里。
更要命的是,這支騎兵沖散了炮隊之后,竟然直接穿插到了明軍后方!
前軍、中軍、后軍,被生生切成了三段!
【這是瓦剌與韃靼人的最后瘋狂。】
【他們集結了所有能打的兵力,拼上了整個部族的未來。】
【這一戰,被后世稱為"瓦剌血祭"。】
【也被稱為冷兵器時代,最慘烈的血戰之一,雙方皆死戰不退!】
奉天殿前,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切斷后軍?
這他娘的,可是兵家大忌!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老四被包了?"
天幕畫面切換到一座大帳之中。
帳內,沙盤前站著三個人。
為首的,正是那個病得臉色蠟黃的朱棣。
他旁邊,是年輕的朱瞻基。
"皇上!"
一名傳令兵沖進大帳,單膝跪地。
"有一支瓦剌軍穿插到我們后方,沖散了炮隊,已經殺進來了!"
這話一出,朱瞻基臉色陡變。
"爺爺!"他沖到朱棣面前,急切道。
"敵軍趁著咱們炮陣前移的時候穿插進來了,您是萬金之軀,請先避其鋒芒,要不然誰都走不了!"
朱棣看著他,突然笑了。
"我避他鋒芒?"
他緩緩站起身,聲音雖然虛弱,卻字字鏗鏘。
"取刀。"
朱瞻基愣住了。
"爺爺!"
他一把拉住朱棣的袖子。
"您不能再固執了!您是大軍的統帥,不能在這時候跟他們較一時的長短啊!"
朱棣卻一把甩開他的手。
"統帥?"
他冷笑一聲。
"統帥死了,軍心就散了。可統帥要是逃了,這軍心,還能攏得住嗎?"
他看向帳外,目光如炬。
"告訴全軍,朕在這兒!"
"誰敢后退一步,軍法處置!"
這話一出,奉天殿前,所有人都震住了。
可還沒等他們回過神,天幕中朱棣已經走到了帳外。
他的手按在腰間的佩刀上,看著遠處那片混亂的戰場。
身后,朱瞻基還在苦勸。
"爺爺,您的身體撐不住的!"
朱棣沒有回頭。
"撐不住也得撐。"
"咱是皇帝,咱不能退。"
他頓了頓,聲音突然變得很輕。
"瞻基,記住了。"
"咱們老朱家的子孫,可以死在戰場上,但絕不能死在逃跑的路上。"
這話,如同一記重錘,砸在所有人心上。
朱瞻基的眼圈紅了。
他死死咬著牙,最后一字一句道。
"那孫兒陪您一起!"
朱棣笑了。
"好。"
“龍纛壓陣,諸君可愿隨朕殺出一條血路!”
朱棣的聲音如同狂風卷過草原,瞬間點燃了前軍的血性。
龍纛在風雪中獵獵作響,向前壓去。
一名年輕的神機營百戶猛地抬起頭,手中火銃的重量在此刻變得輕飄飄的。
"兄弟們!"
他扯開嗓子。
"陛下親自壓陣!咱們還怕個屁!"
"不破賊軍,勢不回還!"
這一聲怒吼,引爆了整個戰場。
"勢不回還!"
"勢不回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