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題材的電影尊重歷史是一定的,但是作為電影,進行一定的藝術化創作也是沒毛病的。
歷史題材的電影,哪些可以偏離史實進行虛構,哪些不可以,這是一個特別不好說清楚的問題。
但是在周樹看來,有一條標準是值得關注的。
那就是電影根本的基調不能變,從真實事件中所表達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不能變,不能顛覆、消解。
比如《南京照相館》這部電影所展現的基調是揭露日軍的殘暴真相,而不是去反思戰爭、一味地倡導所謂的和平。
所以在歷史原型上面有一定的藝術化創作,其實并不是硬傷。
它所附帶的價值觀和核心的意識形態沒有變,這才是根本。
關于這一點,斯皮爾伯格在拍攝《辛德勒名單》、《拯救大兵瑞恩》時,都進行了相應的藝術化處理,同電影的原型一樣有很大的出入。
用斯皮爾伯格的話就是:我們不是在復刻歷史教科書,而是通過個體選擇展現人性的永恒命題。
如果完全忠于史實,電影就會成為一部長達12個小時的紀錄片,我們提煉出最具代表性的人性切片,就像從歷史軀干上截取能夠反映生命律動的斷面。
放在斯皮爾伯格身上,放在《辛德勒名單》身上,那就是永恒的經典。
放在《南京照相館》的身上,那就是歷史錯誤,屁股歪也不能歪成這個樣子吧?
有缺點的戰士,他始終還是戰士;完美的罕見,他依舊只是一名罕見,本質不會變。
樹哥完全不怕《南京照相館》出來,會被別人去噴,因為他已經準備了兩大殺招,去應對這群公知群體,保準把他們安排的服服帖帖。
還是那句話,不能因為蒼蠅嗡嗡叫,就不去做一些事情。
不能因為出現這些困難,就選擇退縮。
而且不僅僅是《辛格勒名單》、《拯救大兵瑞恩》,類似的情況有很多,比如經典的老電影《林海雪原》、《甲午風云》,京劇《智取威虎山》都是如此。
不過為了讓自己把握主動權,樹哥決定在電影增加一些內容,比如出現魏特琳女士、約翰·馬吉、喬治·費奇等人的名字,再在電影后面加一些彩蛋。
這也是為了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
橫店,民國街,天氣陰。
整個《南京照相館》第一場戲正式開拍,這場戲的內容是在日軍大舉進攻南京的背景下,作為郵差的蘇柳昌依舊要送信的場面。
這場戲的整體色調,一定是冷峻、壓抑的黑白或低飽和度色彩,而且這種色調,是持續整個電影大部分的時間。
也只有電影最后,小日本投降了,色調才能夠轉變。
對于這種光影色彩的運用技巧,斯皮爾伯格這位好萊塢小周樹可以說是大師級的導演了,參考《辛格勒名單》。
而斯皮爾伯格在攝像機語言方面會的,樹哥也會。
電影選擇在12月1號開拍,其實也有一個關鍵的問題考慮,那就是盡量和當年的南京保衛戰在時間上保持相近。
第一場戲,對于導演場面的調度能力那是極為考驗的。
好在樹哥有了馬丁·斯科塞斯的技能,他在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老張就發現,周樹在這方面的本事越發強大了,拍攝有條不紊,群演怎么跑位,他能指揮的井井有條,完全不會亂。
這看的老張不斷地點頭,好好好,他沒想到自己的學生竟然能夠不停的進步。
進步好啊!不怕他進步,就怕他不進步。
辛白青所飾演的蘇柳昌,在演技方面比劉浩然更強。
他把蘇柳昌那種茫然無措,那種對未來的迷茫演的入木三分。
樹哥在看到他的演技之后,就忍不住對著身邊的老張說道。
“老師,一個演員演技出色才是關鍵啊!在這點上面來說,我們北電比不過中戲。”
“再過個十幾二十年,觀眾們就會說北電只會出明星,只有中戲才出演員。”
對于周樹的話,老張覺得他有些杞人憂天了,忍不住為北電講話了。
“樹啊!咱們北電畢業的,也不是沒有出色的演員,一樣也有演技好的,你可不能學張毅謀,對咱北電的學子有偏見。”
“小樹,你和他的路子不一樣,他的路有的是人保,但是你的路充滿著坎坷,所以你一定要拉攏住咱們北電,明白嗎?”
老張不時的諄諄教導,對于周樹來說確實很重要。
他在聽了這些話后,愣了愣,然后點了點頭。
“老師,你的良苦用心我是明白的,對于咱們北電的學生,我肯定是沒有偏見的,只要演技好,我一定會用。”
“那就好,那就好。”
等以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小樹長成參天巨樹后,就會倒逼著北電去重視學生的演技問題。
或許在未來有一天,北電出明星,中戲出演員這個話會成為過去式。
《南京照相館》周樹是朝著大片的路子去拍的,所以自然會有大場面。
在剛開始的拍攝過程中,就有一幕大場面。
蘇柳昌和郵局的同事們,準備坐著卡車逃離南京。
但是他沒有擠上去,可這輛卡車同樣成為了死亡卡車,一架日軍的飛機從空中落下了一顆航彈,將整個卡車全部炸毀,卡車上面沒有一個人存活。
其中有人渾身被火焰包裹,最終被火焰吞噬。
與其同時,日軍的戰斗機,對著地面進行瘋狂的掃射,不知道多少老百姓死于日軍的攻擊下。
這一幕,就連現場的劇組人員看到了,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老張有些擔憂的問道。
“小樹,這樣拍的話,到時候會不會不過審啊?”
“放心吧!我們這部電影,跟過去那些電影不一樣,我們不是刻意展現出殺戮來,有的時候在電影里面,這種留白式的暢想,更令人深思。”
《南京照相館》同以前的電影不一樣的地方就在這兒,他不是直接把殺戮、殘忍展現出來,但是那種給觀眾想象的空間,更讓人印象深刻。
不是為了刺激眼球,而是為了刺入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