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工程師撫了撫金屬框眼鏡:“好。”
洪副總工這項安排,倒不是說要分陳衛東的研究成果。
主要新國家對研究所,有專門的研究規劃,研究程序。
就算成立了研究小組,還有研究試驗工作的規定,比如研究試驗工作原則14條,研究工作計劃及總結編制辦法11條,試驗工作委托程序12條,都需陳衛東去遵守。
目的就是加強科研工作計劃化,對此計劃科五五年還進一步健全研究工作制度,規定專題工作記錄冊使用辦法,對參加科研專題的工作人員每個人都發工作記錄本,要求進行研究試驗工作時,做好原始記錄,完善好科研工作程序。
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五年建設之前,各研究組、廠的負責同志和研究人員多是從學院或者從鐵路以外研究機構或者各種性質不同的機構轉入研究所來的。
他們對鐵路業務缺乏了解,搞科研工作不能結合鐵路實際需要,經常腦門一熱,想當然,憑興趣去研究,造成了不少損失。
同樣的,對于陳衛東這種實習大學生來說,也是短板。
周工就算加入研究小組,也是作為副組長,蒸汽止閥的專題研究,挑大梁的還是陳衛東。
清晨,陳衛東先去餐廳吃了早飯,胡隊長安排早飯還補貼一個雞蛋,
吃完早飯準時來到車間,開始他的檢修工作,蒸汽機車的檢修工作依據走行公里數分為架修和洗修兩種類型。
架修意味著對機車進行全面的解體、細致的檢修、周密的組裝以及嚴格的試驗,以確保機車的安全與性能。
而洗爐則是每臺機車必須定期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旨在清除鍋爐中的水銹,從而提升蒸汽的利用率,進而增強蒸汽機車的牽引力和速度。
每天早晨8點,各班組的員工們便身著油包工作服,齊聚檢修庫。
工長會進行點名和任務布置,隨后,大家便投入到了緊張而有序的檢修工作中。
不少工人看到陳衛東,有敬佩不已:“咱檢修組今年運氣真好,來了個好大學生。”
“是呀,別的組的大學生多少有點眼高于頂,不愿意沉下心琢磨基層工作,但是陳衛東同志就能夠沉下心。”
黃主任見陳衛東來上班了,“衛東,今天你就別下手干活了,主要負責和平型機車數據的收集,昨天剛獻血,今天怎么也得休息休息。
另外這是乘務手冊,我去找朱大車要的,找空兒,你先看看尤其里面注意事項。”
“行!”
陳衛東也沒和黃主任客氣,剛獻完血,是需要休息,他將乘務手冊放在一邊,先拿出《鐵路概論》開始看起來。
《鐵路概論》,是1951年10月研究所規定,凡是新來研究所工作的技術人員,都要學習《鐵道概論》等基本業務知識,各研究組、室的科技人員必須掌握鐵路業務知識,這是鐵道研究所對全體科技工作人員的一向基本要求。
哪怕陳衛東之前學了,研究所也會發下書本,要求學習。
陳衛東也擔心將來考試,基礎不牢固,就認真開始看起來。
按照陳衛東在學校的記憶,鐵路概論重點一般在《鐵路技術管理規程》上,一般鐵路人都叫《技規》。
主要內容包括鐵路技術設備的基本要求和標準,行車組織工作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工作方法和作業程序,信號顯示的要求和方法一級鐵路運輸工作人員的主要職責和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除了《技規》還有《行規》(《行車組織規則》),《站規》(《車站行車工作細則》)....
將鐵路概論復習一遍,陳衛東就開始和平型蒸汽機車數據的收集。
下班時候,黃主任走過來:“大學生,怎么樣?”
陳衛東:“黃主任,還有一些數據,需要在它行駛中,我親自去測量計算。”
現在的問題是陳衛東理論很充足,想法也有,問題也有,但是他缺少時間,沒有實踐的設計改進,相當于紙上談兵。
“這樣,回頭我幫你去辦個添乘手續,不過得周一了。”
“行,最好能讓我親身實踐實踐。”
在大學雖然也有實踐課程,但是大多都是一比一還原的模型室,當時陳衛東不覺得實踐欠缺什么,如今要真刀真槍干活了,他才發現:“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行,你們大學生學的快,司爐副司機到司機學個大概,不需要太久。”
陳衛東點點頭,繼續研究關于和平型改良報告。
一直到傍晚,他的第一版方案,大概有了想法:
如果要將鍋爐部分重新設計,那煙管長度就得變換,增加燃燒室的尺寸也需要確定。
增設燃燒室以后,火箱凈容積變了,火箱及拱磚管的傳熱面積,會改變,火箱傳熱面積與爐床面積的比值也相應改變。
要改變多少呢?
這個數字,不但經過反復的計算,還有大量的試驗。
同時,增設燃燒室,煙管需要重新布置......
下班后,李榮兆,周一循都在車間門口等著陳衛東。
“老六,走,你不是去供銷社嗎?”
“嗯,這就來了!”
“我說老六,你們檢修車間那么忙嗎?我在通信車間,到現在還每天看圖紙為主呢。”
周一循看著陳衛東那么忙碌有點好奇,畢竟,大學生剛入車間,基本都是先完成理論到實踐的轉換。
但是,陳衛東每天卻忙的像車間主任一樣。
陳衛東拍拍包里的圖紙:“我和你們一樣,也是看圖紙為主。”
李榮兆笑著說:“這才對,老六能研究出閘瓦提手,已經夠優秀了,再優秀,咱可就沒法活了。”
他們可不知道,陳衛東的研究已經悄悄在研究所上馬了。
陳衛東和李榮兆周一循說笑著來到供銷社,供銷社寬敞的大門頂端,壘著一個涂有白墻面的半圓弧形的構造,墻面中間是一個醒目的大五角星,兩旁寫著“發展經濟,保障供給。
走進供銷社,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整齊一排大缸,醬油和醋的香氣撲鼻而來。
這個年代的醬油和醋都是純糧食手工釀造的,絕對沒有添加劑和防腐劑。
配料只有水、小麥、黃豆還有食用油。老缸醬油的釀造過程非常傳統,需要400天的晾曬時間,每一滴都是瓦缸晾曬出來的。香味非常醇厚,滴滴都是純正的醬香。
陳衛東在前世買了很多無添加的醬油和醋,但是都沒有這種味道。
這醬油味道要是泡饅頭,絕對是最美童年回憶。
陳衛東心中盤算,這次回家拿個瓶子,回頭讓舍友給他打醬油,放在宿舍,沒事泡饅頭吃。
陳衛東先是用他的副食本打了一瓶芝麻醬,又盤算著給家里孩子買點零嘴,原本想要買餅干,但是他注意到餅干的蓋子是半開著的。
這個年代,供銷社也是需要盤點的,升溢了多余的款項,供銷社店員可以平分。
虧損了,就需要靠升溢款來補上,升溢款怎么來呢?
玻璃罐里放著的餅干,白糖,將蓋子半打開,餅干白糖受潮,就能增加重量,還有賣散貨的時候多包一層包裝紙,重量也能上去。
但是餅干受潮,就不好吃。
陳衛東在餅干那邊看了半天,售貨員:“請問需要餅干嗎?餅干四毛八一斤,收六兩糧票,要是這些不滿意,可以給你拿新的。”
“???”
既然可以拿新的,那這一盒打開的,算什么?
而且,現在售貨員態度這么好嗎?
他在老交道口供銷社,每次進去,都寫著“不許無故毆打顧客”。
而在這里的供銷社竟然沒寫?
周一循:“是不是奇怪,售貨員態度好?她那盒打開的,是專門賣給粗心大意大老爺們的,大老爺們買東西不太在意盒子打開沒。
要是有誰在意,她肯定給換新的。”
陳衛東:“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