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田秀蘭正忙著忙碌做炸醬面,她先將豬油給舀出來,舀在豬油罐子中。
陳衛東家的豬油罐子外形粗獷,口大肚深,整個一抹土黃色的糙瓷;印象中,陳衛東記事開始,就有這只豬油罐子,陳老太太說,這豬油罐子,比他年紀還要大。
田秀蘭見陳衛東帶著一群孩子進屋,拿著小碗舀了一小勺豬油,舀點豬油,撒上幾粒鹽,倒上醬油,遞給陳衛東:“去,和你侄子一起吃去。”
陳衛東見狀哭笑不得:“媽,我都多大了,不饞了。”
田秀蘭:“不饞了嗎?誰小時候,沒事就去豬油罐子偷吃,吃到竄稀?”
陳衛東被揭短有點不好意思,他拿著小碗拌了拌,放在小飯桌上,五個小蘿卜頭眼巴巴的看著陳衛東:“小叔...嘶....”
一聲小叔叔還沒有喊完,口水已經抵達嘴角。
陳衛東:“去搬小板凳,在屋里吃,陳木,你干什么?不許拿出去顯擺,回頭棒梗饞的哭,賈婆婆將你抓屋里吃了。”
陳木嚇得縮縮脖子,他這個年紀,最怕的就是晚上的大馬猴和白天的賈婆婆,忒兇狠。
陳木慢慢拿著豬板油退回到小板凳上,小眼神中滿是遺憾。
陳金帶著弟弟妹妹搬了小板凳,乖乖坐在屋子里,一人一手指,那么蘸著吃豬油。
妞妞用手指沾了一點,踉蹌跑到陳衛東身邊:“小叔叔,次....”
陳衛東就著妞妞的手吃了一口:“真香,妞妞也去吃。”
“嬸子,我給你添個菜,東坡肉。”
傻柱滿頭大汗,將碗遞給了田秀蘭,田秀蘭想推辭,傻柱卻直接說:“嬸子,我妹妹的命,可不止這碗肉,您就收下吧。”
田秀蘭:“哎,正好,我家里剛做的面條,給你勻一碗,你嘗嘗。”
這個年代,別人家來送東西,是不能讓人空著碗回去的,必須給回點什么,要不別人會戳脊梁骨的。
田秀蘭看著傻柱粗瓷大碗,東坡肉可實在,她干脆給撈了一碗面條。
傻柱:“那感情好,我不用給雨水做了,嬸子您忙著,我先走了。”
傻柱前腳離開,后腳陳家老大陳為南就回到家中:“哎,東子回來了?”
陳衛東:“哥,你們廠子最近沒有轉正的崗位嗎?”
陳為南:“聽說年底有一批,現在轉正不和之前一樣了,以前有關系找領導就行,五六年開始,工廠招工需要先報勞動局,每年固定時間招工。”
這件事陳衛東倒是清楚,1956年,委員會發布規定,要求市屬企、事業單位招用新工人必須提出計劃,由主管部門批準;凡需要從外地招工時,必須經勞動局轉報勞動部批準。同時取締“人市”(勞動力市場),堵塞私招渠道。
這樣就不如以前說轉正就轉正那么靈活。
陳衛東進屋拿出他得的搪瓷茶缸子:“爸,給你的。”
陳老根一愣,看著眼前搪瓷茶缸子,雙眼放光:“搪瓷茶缸子?東子,哪里來的?”
陳衛東:“剛去單位研究了個小玩意,單位上獎勵的。”
田秀蘭:“哎呦喂,這可不得了,這東西現在買,得八毛一一個呢。”
陳老根:“你懂什么?八毛錢都買不到這個茶缸子,看著上面的字兒了嗎?增產節約先進,鐵道部....這是衛東在單位做出成績的表現。
去,將咱家一直留著的高末拿出來,今兒泡杯茶。”
田秀蘭趕緊進屋,去拿茶葉。
這個年代,茶葉是戰略物資,市場罕見,也就春節,國慶,五一,每戶供應一兩,好茶葉一般人家買不起,也就買點高末平時留著待客或者重大日子用。
所以平時陳老根都舍不得喝。
今兒得了陳衛東的先進茶缸子,他高低得先泡個茶葉,“你給我找塊布,回頭我每天包著,隨身帶著。”
田秀蘭:“行行行,今晚給你放炕頭上,你摟著睡。”
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吃完晚飯,五個孩子像過年一樣興奮。
陳火一邊吃,一邊驚呼:“奶奶,炸醬面太好吃了,咱家能不能一直吃,天天吃,我一天能吃三碗,不,八碗....”
劉素芬:“吃都堵不住你的嘴,吃完了,跟你哥哥去抓麻雀蒼蠅老鼠,咱家這月的除四害任務還沒有完成呢。”
妞妞舉起油乎乎小手:“小叔叔,待會我也去捉蒼蠅卵....”
“咳咳,先吃飯!”
陳衛東家一家子其樂融融,閻埠貴看著眼熱:“這陳衛東家還真是支棱起來了,你聞著肉味兒了嗎?”
楊瑞華:“我怎么聞著像花油。”
“花油?不能夠吧,陳衛東才上班就有人脈關系,能買到花油了?扯呢。”
閻解成:“爸,你別光看人家,咱家飯桌半個月沒見葷腥了。”
閻埠貴:“再等等,我得先存夠錢,去信托時商店買自行車。”
信托商店就是建國前的舊貨商店,商品很齊全,包括衣服、被褥、手表、相機,鐘表等,不僅明碼標價,價格也很便宜,最重要的是不需要票證。
閻埠貴眼饞自行車,但是弄不到票,他就將主意打到了信托商店里。
于莉吃完飯,氣鼓鼓回屋,閻解成在后面哄著:“好了,別生氣了。”
于莉:“不是,憑什么你爸買自行車,要克扣咱的口糧啊?我每天上班,回來連頓飽飯都吃不上。”
“別氣了,我爸買了自行車,咱不也能騎嗎?到時候你家親戚來,咱騎著自行車帶他們去逛王府井,逛東安市場,多好?”
吃完飯陳衛東聽著隔壁于莉兩口子拌嘴,打開乘務員手冊看起來:
機車乘務手冊,主要針對火車司機,副司機,司爐的技術書。
像是十六個字的呼喚應答制度:徹底了望,確認信號,高聲呼喚,手比眼看。
機車出庫準備:
出庫要做到:兩人以上確定線路開通信號,聯系不好,人不齊不出庫,出庫時一度停車處要一停再開。
掛車要做到先停再掛,適量撒砂,認真檢查車鉤,連接狀態....
此外還有蒸汽機車路上遇到問題的時候,如何維修,火車司機,副司機,司爐都需要掌握的鉗工知識,維修等等。
“東子,痰盂給你拿進來了,別看得太晚,仔細著眼睛。”
陳老太太拿著一個洗干凈的痰盂,給陳衛東放在床邊。
陳衛東:“奶奶,我自個兒拿就行。”
陳老太太拄著拐杖回屋了,小孫子好不容易回來,她就愿意照顧照顧。
看了一會兒書,陳衛東就上床睡覺了,大半夜他好像還能聽到陳老根擺弄茶缸子的聲音。
因為是剛晾曬的床板,沒有虱子跳蚤,陳衛東睡得別提多香甜了。
第二天,天還沒亮,田秀蘭和劉素芬就起來打掃衛生,陳老太太低聲叮囑:“東子睡得晚,你們別吵著他,讓他多睡會兒。”
“好。”
陳衛東這一覺睡到天兒大亮,他是被院子里的歡呼聲吵醒的,一群孩子在院里蹦蹦跳跳:
太太清早就起床,屋里院外掃個光,三潔四無講衛生,不得疾病身體強。
奶奶從早忙到晚,做飯做菜洗衣裳,勤儉持家生活好,全家大小喜洋洋。
自從頒布總路線,叔叔趕緊沖破天,趕上腐國有何難,產量提高萬萬千。
媽媽每天閑不下,街道工作熱情大,參加生產又掃盲,團結鄰居如一家。
教育子女有方法,幾個孩子都聽話,叔叔是個大學生,妹妹無事把蠅打。
街道開會去參加,評選五好笑哈哈,紅色獎旗家中掛,五好家庭人人夸。
王主任:“大家伙鼓掌祝賀,陳老根家,獲得此次南鑼鼓巷街道辦的五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