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巫行云問起功夫進展,陸青衣欣然應允,走到房間稍顯空曠處,身形微凝,隨即施展開來。
巫行云端著茶杯,目光如炬,緊緊盯著陸青衣的每一步。
“寒梅初綻”,陸青衣五指輕拂,姿態優雅空靈,勁力含而不露,方位、角度、手勢,無一不精準至極,那份意在擒拿、截斷的先機把握得妙到毫巔。
“疏影橫斜”,掌影飄忽,似虛還實,籠罩范圍與虛實變化,竟已深得其中三昧,仿佛經過千錘百煉。
“暗香浮動”,指風吞吐,意在奪穴,發力運勁之間渾然天成,毫無刻意雕琢之感,仿佛這精妙的招式本就是他身體的一部分。
三式演罷,陸青衣收勢而立,看向巫行云,:“云妹妹,你看我練得可對?可有需要調整之處?”
巫行云:“……”
她張了張嘴,想說“手腕再沉三分”或者“此處轉換稍顯急躁”,但話到嘴邊,卻硬生生咽了回去。
因為她發現,陸青衣所做的,竟已近乎她心中對這三式“完美”標準的構想,他那非人的悟性讓他跳過了尋常人數月乃至數年的糾錯磨合過程,直接達到了“正確”的終點。
這種“教無可教”的感覺,讓身為武學宗師的巫行云感到一陣莫名的憋屈。
這樣教下去....
她沉默了好幾息,才強行用平靜無波的語氣說道:“嗯…馬馬虎虎,算是摸到門檻了,你已掌握其形,更要理解其意。”
她決定轉換教學方向,既然招式上暫時找不出問題來“彰顯”自己作為傳授者的權威,那就從理論和經驗上碾壓他!
巫行云背起小手,開始灌輸江湖經驗,“你內力雖已初具火候,且精純異常,但畢竟習武日短,總量遠不及那些積年老怪,或是自幼習武的大派嫡傳。”
“故而臨陣對敵,不可一味硬拼內力,徒耗自身。我家傳神功,內功最重‘無相’之意,極擅洞察氣機變化,這便是你最大的優勢!”
“你要學會,以己之‘無相’,克敵之‘有相’!”
“何謂‘有相’?”
陸青衣虛心求教。
“但凡武功,必有跡可循!”
“凡勢大力沉者,直來直往,是其長,亦是其短,折梅手善擒拿錯骨,待其力發,舊力已去新力未生之瞬,或側身欺近,拿其關節。或指打其發力必經穴道,如肩井、曲池,勁力一滯,其勢自破,再以內力模擬其剛勁反震,令其自食其果。”
“凡快劍連環者,必有軌跡可尋,以你悟性,只需觀其路數,以折梅手‘折枝’之意,或攻其腕,或彈其劍脊,用巧勁引偏劍鋒。內力附著指尖,不懼尋常劍鋒,伺機奪其兵刃,自然擒之。”
“毒性詭譎者,侵蝕經脈,忌貼身久戰,以精純內力布于體表暫阻毒性。折梅手‘疏影’、‘暗香’諸式,勁力吞吐可及尺許,不必接觸其身。攻其運毒時必然顯露的脈絡節點,如勞宮、少府,或下盤環跳、風市,打斷其毒功運轉。以內力化其陰寒,或以陽和之意驅散,定能建功。”
巫行云嘰里咕嚕的念了一大段,亦如之前的三日,將自己近百年的武學見識傾囊相授,完全不顧陸青衣受不受得了。
這些信息龐雜繁復,涵蓋了發力原理、氣機感應、臨敵應變、乃至人體經絡、勁力走向等方方面面,若換作尋常武者,怕是早已頭暈目眩,眼冒金星。
陸青衣卻覺得還好,這練武之后,他越發覺出這武功的好處。
這幾日,他只覺靈臺愈發清明,往日些許雜慮盡皆沉淀,心思轉動間快逾電閃,巫行云所授的那些精微要訣,往往稍加點撥,便能舉一反三,心領神會,玄關自透。
這武學境界上來了,也隨著見的人越多,陸青衣漸漸明白,眼前的‘云姑娘’怕是還沒有交代實情。
不管是折梅手這門仿佛能萬用般的武技,還是那仿佛能模擬萬物,被他命名為‘無相’的內力,皆不是凡品,處處透著‘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氣息,絕對不是簡單的家傳武學可以解釋。
但無論如何,陸青衣此時并無其他想法,因為練功使他快樂!
這時,他又聽到巫行云道:“折梅手的形你已經學的差不多,之后便是與敵交手,精進武藝。”
“但你習武尚早,若遇上些老怪物,總有力有不逮之時,我再教你身法輕功,若是不敵,也能避其鋒芒。”
“好啊,好啊!”
見他如此興奮,巫行云欣慰的同時,又有些惆悵。
這小子...練的這么快,等她九十天散功結束,怕是就沒得教了。
.....。
夜色漸深,客棧房間內燭火早已熄滅,唯有清冷月光透過窗欞,灑下斑駁光影。
陸青衣盤膝坐于榻上,雙目微闔,體內那股“無相”內力正循著玄奧路徑自行運轉周天。
與初時需刻意引導不同,如今內力流轉已如呼吸般自然,圓融無礙,意動則氣生,氣行則力至。
不知過去多久,他突然抬手,手指在空中隨意劃動了一下。
這一劃,看似毫無章法,既非掌法也非指法,但在他指尖劃過之處,那微弱的玉色光澤隨之流轉,空氣中竟發出了一聲極其輕微的破空聲,更有一道微不可察的淡白色氣旋在他指尖一閃而逝。
若是巫行云在這,一定會小嘴張的溜圓。
因為這分明是“氣勁自生,無相無形”,乃是小無相神功大成的境界,從此無相內力運轉由心,再不依照任何特定招式,僅憑心意微動就自然而然地引動內力外顯,形成近乎無形無跡的氣勁…
這種境界,某個李姓秋水的女人,花了足足三十年才達到!
陸青衣卻不知道自己完成了多大的壯舉,他心神沉入一種奇妙境地,內觀自身經絡如江河奔流,氣血旺盛如爐。外觀周遭,雖閉著眼,卻似能“感知”到房中桌椅的輪廓,空氣中微塵的浮動,甚至隔壁房間巫行云那細密悠長的呼吸聲也清晰可辨。
連陸青衣都覺得自己太可怕了,簡直是在亂開掛,腦海里那些本該聽不懂的‘專業術語’隨著他的修煉,無時無刻不在轉換成身體聽得懂的‘語言’。
他完全什么都沒做,甚至沒有去絞盡腦汁的思考,只要‘意’去感知,去領悟,便就將這門玄妙的內功修煉到了大成的境界,內力如臂揮指,毫無晦澀之感。
他內力總量或許因時日尚短,哪怕天天誆騙小蘿莉的丹藥,也不及那些積年高手,但這份對內力精妙的掌控、對氣機敏銳的洞察,以及對武學道理近乎本能的領悟,卻已遠超常人想象。
陸青衣沉浸在這般“無相無我,洞察秋毫”的感悟中,體味著內力與天地、與自身和諧共鳴的妙諦,心中一片澄明喜樂。
這便是武學境界中所說的“神與氣合,感知入微”。
能達到此等心境與內力掌控境界者,于江湖萬千武者之中,已是鳳毛麟角,堪稱邁入了“宗師”的門檻!
所謂宗師,并非單指內力渾厚無匹,或是招式凌厲狠辣,更重要的是一種對武學本質的深刻理解,對自身力量精妙入微的掌控,以及那近乎直覺般的戰斗智慧。
其內力運轉已不拘泥于固定周天,意動則氣隨,收發由心,其感知敏銳,可于紛亂戰局中明察秋毫,窺敵破綻于未發之際。
尋常武者,畢生苦修,或可憑借深厚內力或精妙招式躋身一流甚至頂尖高手之列,但若無法悟透“神與氣合”的奧妙,便始終隔著一層屏障,難以真正觸及那玄之又玄的“道”,無法稱之為“宗師”。
而陸青衣,憑借其匪夷所思的悟性,竟在短短時日內,跨越了無數武者數十年乃至一生都無法逾越的鴻溝,在內力修為尚淺之時,便已在“境界”上,窺見了宗師殿堂的奧秘!
許久,陸青衣再次睜開雙目,神光一閃而過,怒意橫生。
媽的,竟然想偷走我的可愛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