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護所傳送券(臨時)】
【價值:200 SC】
【使用后,從自身庇護所傳送到指定求生者庇護所(需對方同意)(滯留時間:24小時)】
這樣,單次傳送成本將從三萬求生幣驟降至兩百求生幣。
同時,滯留時間也從原本過長的50小時優化為更合理的24小時,畢竟大多數副本攻略實際只需要數小時,過長的滯留時間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等待。
實質性地打破了制約求生者發展的經濟瓶頸,為區域發展注入新興活力,是區域經濟與發展的“催化劑”,為基本實現共同職業者的目標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
“蘇顧問,這些罐子與合金應該不吃天賦的……”
韓松剛從石頭房子出來,就撞上了溜達回來的蘇落。
蘇落略一沉吟:“三號合金大概率可以。根據目前的樣本分析,葉虛天賦的作用目標存在一個明確的前提——必須是經過‘認證’的實體。三號合金源自其他求生世界,其本身具備系統面板與品質標識,符合認證標準。”
“那異能光團?”
“也被認證過了,畢竟是有面板的,你的小瓷瓶也扔進去試試……話說我造的實驗室構件為什么不會被系統認證為道具?好歹算個優秀吧。”
蘇落將幾個罐子收了起來。
里面裝的是蘇落收集的靈氣、元氣、畸變元素等。
“這兩天有什么東西?”
韓松趕緊掏出一個厚厚的本子,翻動著:“這兩天沒有讓他物理上持有任何東西,連衣服我都扒掉了?!?/p>
“昨天出現了三千個精良品質的道具,是……抗精神魅惑的項鏈,今天出現了三千瓶體力藥劑?!?/p>
“進一步證明了,葉虛天賦的發動并不是靠物理意義上的持有,我們需要更多地確定‘個人物品’的定義……”
風兒飄動,將照著念的韓松手中的報告取下,送到了蘇落手中。
“不是說私聊報告嗎?算了,我自己看,以后都交紙質報告?!?/p>
精神力一掃,瞬間閱覽完所有信息的蘇落若有所思:
“兩個核心推斷:
第一,天賦存在一套嚴格的‘物品認證’體系。比如像空氣、人體內的水分這類基礎環境構成物質,被排除在認證列表之外,因此無法成為天賦目標。
第二,‘個人物品’的歸屬權判定,遠超單純的物理持有概念。它更接近于一種概念性的綁定關系?!?/p>
韓松補充說明:“我們下一階段的測試,是嘗試通過讓物品與他進行一段時間的物理接觸,觀察這種短暫的‘歸屬’狀態,是否能使其進入天賦的隨機選擇池。您的那幾件物品已經作為首批樣本完成了接觸測試?!?/p>
“實驗方向正確,按計劃推進?!?/p>
蘇落肯定道,同時將自己日常使用的幾件裝備重新佩戴整齊:
“我這里還有一件備用的完美品質道具,下次測試可以加入序列。另外,必須提醒你們關注一個關鍵細節——天賦描述中的‘隨機’,極大概率是‘加權隨機’。”
“?。俊表n松發出疑惑的聲音。
蘇落頓了一下,驚奇地瞄了韓松一眼。
“啊哈哈,這個……額,有點耳熟。”
“有偏好的隨機?!碧K落言簡意賅地提醒一句。
“注意這個統計差異:葉虛自己提供的信息中,在他過往經手的共五百余件道具中,普通品質占比超過60%。然而,在天賦實際增幅產生的道具里,普通品質的占比卻驟降至約30%,精良及以上品質占據了70%。這顯然不像真隨機?!?/p>
“更有力的佐證是時間序列上的關聯性:”
“求生首日,葉虛缺乏照明,天賦產出為‘燈油’?!?/p>
“早期發展階段,天賦產出側重于能快速提升實力或換取資源的‘技能書’?!?/p>
“第七天左右,當原始積累成為瓶頸時,天賦產出大量‘怪物肢體’,通過系統回收解決了資金問題?!?/p>
“試煉副本中,面對城中裝備短缺的環境,天賦的產出了‘裝備’……”
“說明天賦的隨機大概率并非盲目,其產出概率的權重,受到葉虛當前所處環境、資源需求狀態等變量甚至主觀意識的顯著影響。”
蘇落落下最后一個字,看見韓松筆觸飛快地做著筆記。
韓松飛速記錄著這些要點,合上本子后忍不住抱怨:“我靠,這也太復雜了。系統的天賦說明就不能寫得更詳細點嗎?非得讓我們像猜謎一樣?!?/p>
“我頭一次看見這么探究外掛的。”
“沒辦法,這是系統描述機制固有的局限,天賦,道具,寶物……都這樣。”
“系統描述通常只給出核心效果的概要,而具體的限制條件、觸發閾值和判定規則則不會出現?!?/p>
“探究這些未明言的‘關鍵詞’的精確含義,本就是掌握天賦力量的過程。也是用力量的人和被力量用的人之間的差距?!?/p>
比如說宋失格的天賦效果二:攻防一體:當你受到攻擊,將會進行一次判定……
對于攻擊的定義,系統可沒有給出,但天賦是客觀存在的。
若按字面意思無限演繹……
debUff算不算攻擊?時光的流逝算不算攻擊?其他人背后蛐蛐他算不算攻擊?
但這些都沒有,目前就發現是物理精神的雙判定。
還有蘇落的天賦效果一:學習過程中必定獲得最低收益保障。
這天賦可以大幅提高蘇落的學習速度,并且在面對難到離譜的知識時,依舊可以靠磨時間學會。
那什么叫“學習過程”呢?
假如讓蘇落自己來定義。
為什么不學習無限呢?
無限的一部分也是無限啊。
蘇落不就瞬間全知全能了嘛。
目前來看,天賦的“學習過程”是在知識方面從初始狀態到獲得新的經驗、發生相對持久變化的整個動態過程。
然后就又要定義知識的含義了是嗎?
天賦是客觀存在的,它遵循著一套精密自洽的內部邏輯。而人類使用的自然語言,天生就充滿模糊性和歧義,根本無法精確描述天賦的全貌。
所以鉆漏子是不行的,需要自己去探究天賦真正的效果,琢磨每個詞的含義與其語句的定義,擴展天賦描述的信息量。
“去思考,去驗證,去理解——”
“去探尋力量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