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兩兄弟從老宅出來時,天已經黑透了。
“老五,你那兔腿是帶給東哥的?”
葉知送想著兩人一直跟著林東住在山谷小院里。
這會大哥大嫂應該也歇下了,不能是帶給他們的,只可能是帶給林東的。
“對啊,給東哥的,骨頭給小泥鰍。”
“......小泥鰍吃不了骨頭呢!”
“那讓它嗦嗦味也行。”
兩人推開院門,小泥鰍聽到動靜熱情的迎上去,沖著他倆嗷嗚的叫著。
“別急,一會東哥吃完再給你吃。”老五摸了摸它的頭,安撫道。
林東從屋里走出來,疑惑的看著他們。“吃什么?”
“烤兔腿啊!”說完從懷里拿出一個油紙包裹。
“給你帶的兔腿,趁這會還熱趕緊吃!”老五把油紙包遞給林東。
“喲,你們倆這是連吃帶拿,你娘沒罵你們啊!”
“那哪能!也不看是誰?”老五毫不在意道。
“就你機靈!”
林東接過烤兔腿,一人一狼坐在院里石桌前,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
來山谷快兩個月的時間了,大伙們房子都已經全部建好,剩下的事情就是開荒種地了。
逃來山谷前剛新收的稻谷,雖說只有六成,但好在還能養活一家老小到開春。
現在開荒種上幾畝荒地,明年也不至于會再挨餓。
村長葉文早早的就起來,帶著村中好些勞力開始在山谷中分劃土地,為開荒做準備。
葉知秋他們分的都是靠著他們小院周邊的荒地。
當初他們選擇這邊建房時,就考慮到了開荒種地的想法,這邊的土地比其它地方都要荒。
村里會種地的人都不會選這種地來開,所以這一整片的荒地都屬于無人理睬之地。
林西是打算用來種土豆和紅薯的,對地質要求不是很高。
只要他們幾個勤快一些,把地開出來,林西再漚些肥施上,這塊地不比別的差。
清晨剛吃過朝食,一家人就來到小院西南邊,臨近河流的地方開始開荒。
“大哥,這兒離河流近,不如就弄成幾塊水田種些水稻吧?”
葉知送除了打獵外,對種田也有些了解。
最起碼比葉知爽了解的多。
“可以,挨著河流那邊,明年我們可以種些蓮藕。說起蓮藕,我和你大嫂初春時在老宅后面小河邊種的蓮藕因為干旱也沒能活成,可惜了.........哎!”
葉知秋想起當初種的那些蓮藕,還想著今年能帶林西采荷花摘蓮蓬,沒想到遇到干旱,河水都干涸了。
藕也死完了......
“沒事的,明年咱們再種,到時候小峽谷那里也種上一些,這里可不會沒有水!”林西在一邊安慰他道。
林東和葉知爽兩人掄著鋤頭在那里悶頭苦干。
偶爾抬頭看看遠處山谷里的村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處也在開荒,鋤地。
而葉家屋后,一家老小也在忙著拔草、鋤地。
“老二、老三家的,你們去旁邊把拔的草都攤開曬到空地上去!”
葉老婆子在一邊指揮著兩個媳婦干活。
“噢!”
老二媳婦和老三媳婦兩人這才從起上慢悠悠的起來,往后面拔過的荒地走去。
兩人一前一后,把剛才拔下來的雜草抱在懷里,大門口那有一塊十分平整的空地,把雜草放在那里曬干了可以當引火柴來燒。
也可以墊在豬圈里,給牲畜們過冬保暖用。
雖說他們家也沒養什么大的牲畜。
只有幾只雞、鴨、鵝,還是剛孵出來不久的,到了冬日肯定也是能用的上的。
“娘,我歇會。腰都快使斷了。”
老三丟下手里的鋤頭,往旁邊大樹下一屁股坐那。
葉老漢看著眼前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氣上心頭。
“你這懶漢子,才鋤多大一會就吵著累?吃飯時咋不見你喊累!”
“爹,這日頭這么曬,早上就吃那一點野菜窩窩,我哪有什么力氣干活!”說到吃飯,老三葉知應就生氣。
天天讓干活,吃的卻一天比一天差,連一點油腥也沒有。
“你想吃肉,你倒是自己去獵啊?沒那本事,還整天想屁吃!”
“........”
老三無語的看了一眼自己老爹,他,他要是有那本事,至于會饞這么多天肉嗎?
老爹可真是會氣人。
“好了三弟,快起來吧!別惹爹生氣了,一會二哥去河里給你抓條魚,讓你二嫂燉湯喝。”
葉知風放下手中的鋤頭看看老爹,又看看旁邊地上的老三。
“真的啊!二哥?”
“二哥啥時候騙過你,快點起來,干完這些我就去。”
“噯,好嘞,我這就干!”
老三喜的屁顛顛的拿起地上的鋤頭,跑到二哥旁邊開始掄著鋤頭刨地。
老婆子無奈的搖搖頭,看向旁邊拔草的曹小娟。
“小娟,累不累?渴的話就去喝口水。”
曹小娟聽到二姑喊她,忙抬頭笑著道:“二姑,我不累!您要是累了就歇會,這日頭有點毒。”
“沒事,沒事!姑不累。”
聽著侄女貼心的話,葉老婆子哪里會累。
“哎,還是閨女好啊,閨女貼心。”
老二聽到娘的話,接話道:“娘,霜兒在鎮上也不知道怎么樣.......要不要去看看她?”
葉老婆子想起鎮上的閨女,也是一愣。
“可現在,也不讓出去啊!”
老三像是想到了什么,“村長不是過幾日要出谷一趟,到時候真不行跟著他出去,把霜兒接回來吧!外面那么亂,留她一個人在鎮上,咱們也不放心。”
“那行吧!回頭讓你爹跟村長說一聲?”
說完,老婆子看了一眼旁邊的葉老漢。
想到鎮上的閨女,說不擔心是假的。
那是家中最小的幺女,又是老兩口捧在手心里的寶貝。
“行,晚上時我去找阿文說說!”
葉老漢嘆了一口氣,又繼續掄著手中的鋤頭。
三人看到葉老漢答應后,松了一口氣。
曹小娟心底暗想,小表妹.......要回來了嗎?
那她是不是,又在這個家中略顯多余了。
想到這,她眉頭又緊了緊。
雖說姑母待她如親女,可真若她的親閨女回來了,自己又該立于何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