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林西來到這個地方已經快三個月了。
門口田里的水稻都已經抽了穗,再有一兩個月就能成熟了。
村里的村民們都盼著地里的莊稼早些成熟,好接上這即將斷糧的日子。
有幾回林西從村中經過,看到各家各戶房上、院中、門口曬的各種野菜、菌子和筍子。
可以想像的出他們的日子有多艱苦,若不是背靠著大山有野菜支撐著,怕是早跟城中那些難民一樣,到處逃荒了。
最近臨縣、方縣、青河鎮的難民越來越多,說是從南邊逃荒過來的了。
南邊城鎮挨著邊境,常年的征兵、附加稅把百姓們逼的苦不堪言,只能背井離鄉四處逃荒。
這日一早,林西就聽到村里有銅鑼聲響起。
“這是怎么了?”
葉知秋聽到聲音從屋里推著輪椅出來,“村里有事要宣告,西兒你收拾一下我們也過去看看怎么回事吧!”
林西一聽,想到以前自己在小說和電視劇中看到的,一般村長或里正在村里敲鑼,都是要有大事要發生。
“行,我推你一起去。”
林東從旁邊屋里走出來,“那我還用跟你們一起嗎?”
葉知秋怕大舅哥出去被老娘看到,會對他冷言冷語,想了想還是勸阻道:“大哥你就先不去了吧,我和西兒先去看看情況。”
“那行吧,你們去吧,我正好套車去鎮上一趟,把這些日子存下來的草藥送到藥鋪去。”
“那辛苦,大哥跑一趟了,你回來時順便買三斤豬板油和五斤豬肉吧!”
林西想到這幾日只顧得采藥,山里也沒有什么獵物,已經好幾天沒吃過肉了。
“行,別的還要什么嗎?”
“沒了,你路上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好。”
林西推著葉知秋出了院門,往村中方向走去。
“這塊水田里的稻子長的挺好的,應該會能大豐收。”
葉知秋望著門前不遠處的那兩塊水田,高興的與林西說道。
“還不是你照顧的好,我看你不當獵戶,當個莊稼漢也挺好的。”林西打趣著。
葉知秋像是想到了什么,“哎對了西兒,我記得北山和南山中間有一個峽谷,那里長著幾棵野櫻桃,就靠著溪水旁邊,你要是路過那了看看那果子熟了沒?”
“南山和北山中間嗎?這個時候熟的話早被人摘沒了!”
林西記得櫻桃不是四月底五月初就熟了嗎?現在已經快五月中旬了,還會有嗎?
“那地方緊挨著南山,村里沒有人敢去,我也是之前偶然間發現的那片櫻桃林,你改天可以去看看。”
葉知秋發現林西挺愛吃野果子的,現在初夏好多野果還沒有結果,只有山里的野桑葚和黃皮、野荔枝可以吃。
“行,那晚會我要是上山的話拐那邊看一眼。”
兩人說話間就到了村中大槐樹下,那兒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葉知送眼尖,一眼就看到大哥和大嫂。
“大哥,這邊!”
林西聽到老四的聲音,看他正站在一塊大石頭前朝他們擺手,便推著葉知秋往他那邊走。
“大哥、大嫂!來這邊,這里看的清楚。”
葉知送從林西手里接過輪椅,把葉知秋推到旁邊高處,然后找了兩個小石頭把輪椅輪子給卡住,免得一會輪椅從坡上滑下去。
“老五呢?”
林西看了看周圍,葉家所有的人,除了老五已經到完了。
“爹說家里人都來完了,得留一個看家的,讓五弟在家看家呢!”
“........”
林西心想,看家?
家里那么多小孩,留一兩個誰不能看,也就是他們老兩口偏心偏的沒門了。
“大伙靜一靜,靜一下!”村長敲了一聲鑼,大聲喊道。
眾人聽到鑼聲后,這才噓聲,尋了個合適的位置坐下來,等待村長說話。
“大伙們,今日把大家召集起來是有話要說。”
旁邊一些漢子一聽,又俏聲議論是什么事。
“眼看咱們的早稻就快要收了,朝廷又下了新政策,說今年的稅收要增加到四成!”
“什么?四成.......”
一個年齡略長的老漢不敢置信的站起身,看向人群中央的村長。
“四成,這還讓不讓人活了啊!”旁邊一群漢子也氣的坐不住了。
“我們全家老小就指望著這春稻的收成呢,這一下要交出去四成,我們再省吃儉用也撐到不到秋收啊!”
“是啊,我們今年種的稻子還少,這可怎么是好啊!”
“老天爺啊,還讓不讓人活了。”
“我以為逃到這里,總算能安穩度日了,沒想到朝廷連這山窩窩里的村子也不放過,稅收竟然要收四成。”
林西聽著村中的人一邊議論,一邊哭泣著對朝廷的不滿。
葉知秋眉頭緊皺,他想到門口那兩塊水田,估計全收了也不一定夠交稅收的。
“哎!”
身后的老四嘆了一口氣,“估計爹娘回去,又少了會吵架了。”
“......”
林西一時沒明白,他口中的吵架是什么意思。
直到看到一股惡意的眼神投向她時,她才明白老四的意思。
“老四,你還不去打獵,杵在那里干啥?”
葉老婆子看到與老大走的近的四兒子,心里沒原由的就一股無名之火。
“大哥,大嫂那我先回去啦,大嫂你要是還上山的話,晌午我們一起回來啊!”
“好,那你們先去吧,晚會我去尋你們,注意安全啊!”
“知道了大嫂。”
葉知送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泥土,不高興的往家的方向走。
村長聽著大伙的議論聲,也是滿面愁容。
“我知道大伙都難,可誰又不難呢!南邊征兵的事大伙都聽說了吧!那可是強征啊!”
村長想到前幾日在南邊看到的情景,現在都有些后怕。
“強征?交銀子抵兵役也不行嗎?”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出言詢問道。
“你可知要交多少銀子?”村長看著小伙說道。
小伙子搖搖頭,他只是偶爾在鎮上聽到過這事,具體他還真不了解。
“一個人要二十兩啊!二十兩,我們多少年才能賺到二十兩啊!”
村長嘆了一口氣,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