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不止興科,整個興寧市甚至海灣市的各部門機關都在加班工作,進入戰備狀態。
周六上午,清潔工們拿著掃帚和鐵鍬,將路邊最后一點積雪和垃圾清理得干干凈凈。
市政府大樓和各個局委辦的燈,一連兩個晚上都亮到了半夜。
無數人被取消了休假,埋頭在堆積如山的文件里,檢查數據,彩排說辭,每一個標點符號都要反復推敲。
興科集團內的氛圍也很緊張,高志遠親自帶著改名為保衛部的人,在廠區巡邏,也去兩個子公司視察了一遍衛生。
各廠區門口的標語換了三遍,最后定格在“熱烈歡迎省市領導蒞臨興科集團指導工作”這行最穩妥的大字上。
時間一點點過去,終于來到了一月十五號,周一。
興寧市火車站站臺,寒風凜冽,卷起地上的殘雪,刮在人臉上像刀子割一樣。
海灣市和興寧市兩級領導班子,幾乎傾巢出動,此刻正頂著寒風,在站臺上站成一排,靜靜等候。
奉陽通往海灣或興寧的高速路正在建造,要三四年后才能通車,所以省領導若想來這視察,基本只有坐火車一條路,單程四個小時。
迎接隊伍的最前方,是海灣市委書記王洪澤,他身后半步,是市長陳平。兩人之間隔著一個微妙的距離,誰也不看誰,目光都投向遠方空曠的鐵路。
再往后,便是興寧市的市委書記孫國強和市長劉學義,以及興寧市的其他常委成員。
在這群普遍四五十歲的干部中,一個年輕的身影顯得格外突兀。
江振邦。
他今天穿了一件合身的深灰色羊毛大衣,里面是熨燙平整的白襯衫和深藍色領帶,腳下一雙擦得锃亮的黑色皮鞋。
整個人看起來挺拔、利落,與周圍略顯臃腫的老干部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一個剛剛提拔的正科,按級別根本沒資格來這迎接。
不過很多事也不能只看級別,省長來興寧重點就是來看國企改革工作,江振邦這個主角自然不能不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直到九點三十分……
“況且況且~”
“嗚~”
“來了。”
一陣汽笛聲由遠及近,看到從奉陽駛來的火車后,所有人的神經瞬間繃緊。
“這么多人,干嘛的?”
“應該有大領導來視察吧。”
當火車停下后,普通列車上零星下來了幾個旅客,而在火車的最后排,加掛了兩節專用軟座車廂,這里坐著的才是省領導。
這種車廂在就是火車上的公務車,便于管理和安保。
通常由省政府辦公廳向奉陽鐵路局提出申請,然后鐵路便會為省領導團隊安排一個專門的列車編組。
迎接隊伍找準了位置,就站在火車公務車廂面前,火車站穩后過了一會,才下來一群領導,人數約莫三十余位。
為首的是一個身形高大的五十多歲男人,他穿著一件黑色軍大衣,五官平常,氣質隨和,沒什么官氣,像是鄰家大爺。
但此人正是奉省省長,方清源。
在方清源身后,還跟著省委組織部長王志成、分管工業和國資的副省長羅少康,以及其他省廳的領導……
“省長好!歡迎您來海灣興寧指導工作!”
王洪澤立刻上前一步,雙手握住方省長伸出的手,臉上堆滿了熱情的笑容。
“洪澤同志,讓你久等了。”
方省長點點頭,松開手,又和緊隨其后的陳平握了握。
“省長,您舟車勞頓。”陳平也熱情問候。
簡短的寒暄,方省長等各位省領導,在王洪澤和陳平的陪同下,順著隊伍往下走,與興寧市的干部們一一握手。
“孫書記,辛苦。”
“歡迎省長和各位領導!”
輪到劉學義時,他握完手,并沒有立刻讓開,而是側過身,將身后的江振邦讓了出來。
“這位是我們國資局的發改科科長,兼興寧市興科集團的董事長,江振邦同志。”
剎那間,現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江振邦身上。
方清源停下腳步,那雙審視的眼睛落在了江振邦的臉上。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個年輕人,原本嚴肅的臉上,漸漸浮現出一抹饒有興致的笑意。
“對他,我是久仰大名了。”
方清源呵呵一笑,語氣里帶著幾分親切:“不錯,真人比電視里看著還要精神不少。”
江振邦掏出一直揣在兜里捂熱乎的雙手與領導相握,同時微微彎腰笑著解釋:“之前為了給興科的產品打廣告,海灣市、興寧市兩級市委市政府都請了很多記者搞宣傳。”
“記者們為了更有話題性,就著重突出了我個人,對這些名氣,我真是受之有愧。”
為了擴大營銷效果,江振邦將自己和興科綁定了,花錢讓記者鼓吹自己,報道充滿話題性。
有人吹捧他,自然也有人詆毀他,負面輿論也是不小的。
而攻擊江振邦的人,背景非常復雜,水深的很。
江振邦在此時說這些,一是為了避免領導多想,報紙的報道真不是他自我鼓吹,二是他也不想站出來,實在是無奈被推出來做了靶子……
“做出了成績,就是要宣傳嘛,宣傳也是生產力!怕別人說閑話,那是沒本事的人才有的顧慮。我們的干部,要敢想敢干,敢于展示自己的成果!”
方清源松開手,背到身后,繼續道:“宣傳搞得好,反過來又能擴大成績,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我看,振邦同志對這里面的門道,摸得很清楚。”
“是是是。”
周圍的領導們,無論是海灣市的王洪澤、陳平,還是興寧市的孫國強、劉學義,臉上都露出了附和的笑容。
省委組織部長王志成也與江振邦握手,并問旁邊的孫國強:“振邦同志現在是什么行政級別?”
孫國強答:“興科的董事長,級別是正科,之前是聘任,上周剛扶正的。”
王志成微微點頭,與海灣市的組織部長打招呼去了。
副省長羅少康與江振邦也握了下手,隨后問陳平:“現在興科的歸屬權,是在海灣市還是興寧啊?”
陳平立刻答道:“羅省長,興科還是歸興寧縣屬,但我們海灣市政府,正在考慮給興科集團注資提級,實現縣市共管,或由海灣市來主導,給予興科更大傾斜和幫助。”
羅少康唔了一聲,沒有表態。
簡單的交流結束,大大小小的領導們沒有在此過多停留,走出站臺,坐上準備好的轎車或中巴,由兩臺警車開路,前往興寧市政府。
車隊最終在辦公樓前停穩。
政府大院里安靜得落針可聞,只有車門開合與腳步聲。
眾人魚貫進入早已備好的二樓大會議室。
長長的橢圓形會議桌上,名牌早已擺放整齊。
方清源省長當仁不讓地坐在主位,海灣市委書記王洪澤和市長陳平分坐他左右手,興寧市的兩位主官在邊上。
其他人在臺下,江振邦的位子是最末端,幾乎靠近門口,旁邊坐著幾個負責記錄的秘書,這個位置恰如其分地體現了他正科級的身份。
會議室里溫暖如春,王洪澤率先打開面前的文件夾,開始匯報工作。
“尊敬的方省長,王部長和羅副省長以及各位領導、同志們,我代表海灣市委,對各位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下面,我就我海灣市過去一年的工作,向省長做簡要匯報。”
他的聲音洪亮而富有節奏,典型的官場腔調。
開篇是套路,總結了海灣市在省委省政府的英明領導下,各項經濟指標穩中有升,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大段的宏觀數據和官樣文章聽得人昏昏欲睡,但沒人走神,一個個都是坐神附體。
江振邦坐在末席,看似在認真聽講,心思卻活泛開了。
他一邊聽,一邊將王洪澤的話在腦子里拆解分析。
重頭戲很快就來了。
“……按照中樞總院與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我們海灣市委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堅決貫徹落實經濟體制改革工作……”
“尤其是在興寧市,針對經濟體制改革中的國有企業改革,我們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嘗試與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
王洪澤的語調微微上揚,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自豪。
“我們堅持一盤棋思想,市委統籌規劃,成立了由我親自掛帥的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盡的改革方略。興寧市作為改革的試點,所以取得的矚目成績,正是我市整體戰略布局成功的一個生動縮影。”
海灣市也成立國企改革領導小組了?啥時候的事兒?
還特么市委書記親自掛帥…書記你管的也真有點多,陳平樂意嗎?
江振邦瞥了一眼坐在前排的孫國強和劉學義,兩位領導面色如常,甚至還隨著王洪澤的話語微微點頭,仿佛深表贊同。
王洪澤的報告還在繼續,他特別提到了興科。
“……對于興科公司這樣的改革標桿,市里給予了高度關注和大力扶持。我們不僅在政策上傾斜,更是在資金上對興寧市的國企改革工作予以支持,為諸多企業解決了后顧之憂,讓興寧市以興科為首的十五家國營廠均煥發了生機……”
半個小時后,王洪澤的報告結束了。
接著是陳平,他扶了扶眼鏡,朗聲道。
“剛才洪澤書記的報告高屋建瓴,全面系統地總結了海灣市去年一年的政府工作。”
頓了一下,言外之意非常明顯:王洪澤你是真不要臉啊,政府工作用你來總結么?
眾位聽著面不改色,仿佛沒聽懂一樣,包括省長方清源。
陳平又道:“下面,我從具體執行層面,做一些補充匯報。”
不補充也不行了,王洪澤把他該干的和他不該干的都說了,陳平只能把各項工作展開細講。
“……在服務企業,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我們市政府的工作重點是‘放管服’。就拿興寧的國企改革來說,我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簡政放權,把改革的自主權真正下放到縣一級,下放到企業本身,市里只做引導,不搞瞎指揮。”
嗯,什么‘營商環境’‘放管服’‘簡政放權’這些詞,江振邦都耳熟,大概是陳平從他的調研報告中抄的。
細品品,江振邦又發現其中微妙。
王洪澤說他“親自掛帥”,陳平就說“簡政放權”,這不就是在打擂臺嗎?
繼續往下聽,果不其然,王洪澤先前說了什么,陳平就拆什么臺。
江振邦掃了眼主席臺上眾位領導,見最中間方清源依舊是那副泰然自若的表情,心中感慨:
都是人才啊,矛盾激化到如此地步,直接把擂臺打到迎接省長的座談會上來了!
難怪你倆先后倒臺,你們不倒臺誰倒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