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你別這樣,我還沒想好,我還沒畢業呢……”
“你這么說我更興奮了!大學生呀!”
蕭瀟驚慌失措,江振邦獸性大發。
但最后他還是克制住了,沒有進行突破,因為蕭瀟確實沒做好準備。
在江振邦心中,他們是自己相處了半輩子的夫妻。
可在蕭瀟心里,他們只是剛剛相識了沒多久,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的好友。
硬來就不美了,而且江振邦也覺得彼此第一次,就這樣交代在公司這種場合有點不合適。
所以,這一晚,江振邦只是和蕭瀟親親抱抱了一番,最后他還是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單獨睡覺,但雙方的關系也算徹底變成了情侶。
次日16號,省長方清源一行繼續在興寧市視察。
從古城海邊等文旅景點,到泳裝產業鏈的繁忙景象,再到鄉下農業合作社的田間地頭,興寧市在過去半年里所展現出的驚人變化,被一一呈現在省領導的面前。
江振邦沒有再全程陪同,再跟著就有點喧賓奪主了。
領導視察國企改革成果,他是國資局發改科科長,陪同是合理的。
但像文旅、農業、泳裝等工作自有相關領導陪同,江振邦雖然寫了調研報告,給出了規劃,但事情都是人家做的,他不能討人嫌。
不過,當天晚上,方清源的秘書高源再次打來電話,省長又召見了他。
這一次的談話,地點依舊是市委招待所那間簡單的房間,但談話內容與前夜大不相同。
如果說第一次是方清源對江振邦能力的考核與政治上的收編,那么這一次,則更像是一個長輩對晚輩全方位的審視與掂量。
雙方談話不再局限于宏大的產業規劃和詭譎的政治格局,而是沉入了更具體、更私人的層面。
方清源問起了江振邦的家庭,后者也娓娓道來,從父親江大鷹的故事,到母親王秀紅的過往,再到姐姐和姐夫的職業……
當然,這是雙方的一問一答。
江振邦也借此知道了方清源的家庭成員,老伴全職主婦,有一個兒子,在航天局做工程師,有一個妹妹在省城做小生意。
這些信息,讓江振邦確定了,自己之前對這位方省長的判斷沒有出錯,他徹底放下心來。
通過兩次夜談,不僅讓雙方對彼此的性格、家庭與為人處世的風格,都有了更立體的認知。
也讓雙本原本那層上下級之間壁壘分明的隔閡,在不經意間消融了許多。
從“方省長”到“伯伯”的稱呼轉變,背后是政治同盟關系上,又疊加了一層私人情誼。
一月十七日,省領導視察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
江振邦依舊沒有陪同,但張大鵬和李青松,卻是分別跟他打電話聊起了視察過程。
領導們非常滿意,評價很高,大意是:“興寧市展現出的勃勃生機,與近些年東北許多地區沉悶、蕭條的現狀形成了鮮明對比,像是一劑強心針,讓人看到了改革的希望與方向!”
到了17號下午三點,省長一行準備返程。
在火車站臺,江振邦加入了送行隊伍。
臨上車前,方清源與眾人一一握手,輪到江振邦時,他的手被省長有力地握住,停留的時間比旁人長了那么半秒。
“小江,好好干。”
方清源沒有多說,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便轉身登上了火車。
幾個省領導雖然走了,但真正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因為各省廳權力部門的領導和業務骨干們,并未隨同省長返回奉陽,而是帶著各自的團隊,按照指示留在興寧對各項工作展開調研。
省計委、財政、經貿委、體改、國資等各部門的人,也要在興科常駐一個工作小組,對興科開始聯合審查、資產評估。
預計明天就正式開始,江振邦要做好準備工作。
但當天傍晚六點,江振邦的手機響了。
張大鵬讓他去海香居飯店,說書記要請大家吃個飯。
“好,我現在就過去。”
到了地方,推開包房的門,里面煙氣繚繞,暖意融融。
江振邦赫然發現,整個興寧市的常委班子全在。
11個人圍著一張大圓桌,坐得滿滿當當,整個包間就他一個非市委常委成員。
“振邦來了,坐!”
劉學義笑著招手,指了指自己和夏朗中間的位置。
這個位置安排得也有些僭越了,但眾人并未覺得奇怪。
江振邦主動謙讓:“這不合適吧。”
“哎,讓你坐你就坐嘛。”夏朗旁邊的張濤拉著他坐了下來。
眾人其樂融融地聊著天,每個人的心情都很不錯。
隨著菜肴被端上了四道,孫國強率先舉杯:
“我提一個,今天這頓飯,第一、是慶祝省領導對咱們興寧工作的充分肯定,咱們的辛苦沒白費。第二、是省里各廳局可都還扎在咱們這兒呢,接下來的調研、評估、總結等一系列工作,還是場硬仗。”
“我們要統一思想,全力配合,把興寧的經驗、興寧的成果,原原本本、漂漂亮亮地呈現出來。”
“所以,這杯酒既是慶功酒,也是動員酒,來,一起整一大口!”
“好,我干了~哈哈~”
眾人紛紛響應,酒杯碰撞聲清脆。
宴席的主題明確后,大家開心歸開心,但飯桌上的話題更多還是圍繞著如何接待工作組、準備哪些材料展開。
省長等大領導是走了,可剩下的省廳各個實權部門也要伺候好、配合好。
七十二拜都拜了,不差這最后一哆嗦,否則就是功虧一簣。
當然,這也繞不開興科。
興科這塊肥肉要被省里摘走了,雖然無奈,但已是定局。
現在他們最關心的,就是在這次交接中,興寧市能為自己爭取到多少利益。
夏朗便問:“關于興科的股權,振邦你和省各部門的領導交流過了沒有,咱們興寧到底能不能留股權?如果能留,大概能留下多少?”
話音一落,包房內原本熱絡的氣氛瞬間凝固了半分,所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匯聚到了江振邦身上。
他說:“他們也沒統一思想呢,我計劃著咱先按照50%談吧,底線是讓興寧留下30%,各位領導覺得怎么樣?”
這個數字讓在座的常委們呼吸都微微一滯。
要知道,這種企業上收,正常來說是一份股權不留,所有權整體轉交給省里的。
正如羅少康那樣說的,如果給縣里留了股權,權責不統一,管理會陷入混亂。
如今省里已經開恩破例,給興寧留一部分股權。
但按照江振邦的條件,這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啊。
你們興寧這簡直是要早飯!
可誰不想多留點呢?!!
孫國強第一個堅定表態支持:“就這么談,省長在會上講了嘛,要尊重我們市委和興科的意見,三成而已,不多,此前我分別也跟少康省長和方省長聊過了,差不多能成!”
江振邦則繼續道:“另外,我想再預留30%的股權,作為興科管理層和核心技術人員的股權激勵池。這部分股權是留給未來的接班人和公司的骨干們的,只靠虛擬股權,激勵效果還是不行。”
“市場經濟下,人才的競爭就是核心競爭,現在就有很多公司來興科挖人了,只是大家重感情,走的很少。”
“但未來我們興科要發展,也要向國際企業挖頂尖的人才,若不給出實打實的股權,不給人家股東身份,興科的路絕對走不遠。”
“而如果不提前把這塊肉切出來,等以后企業規模大了,再想從省里碗里要肉,那就千難萬難了。”
劉學義和孫國強對視一眼,皺起眉頭,但還是雙雙點頭同意:“這也是情理之中。”
“對,世上就你一個江振邦,只講情懷是沒用的。”
劉學義先是肯定,又為難:“但這樣算下來,興寧留30%。興科留30%…只給省里40%?怕是很有難度啊!”
主管衛生健康的黃會勇副市長今年五十五歲,是興寧本地人,快退休了,他可不在乎什么省領導不省領導的,此刻悠悠道:
“說句不好聽的,省里這是找咱們興寧要飯,他們要飯,就不能嫌飯餿了!”
“對,咱們興寧占理啊!”
“就是,能給他們40%他們已經不錯了!”
眾人哄笑,江振邦也笑道:“道理是這么個道理,之前我也問過方省長的意見,興寧留一部分,興科留一部分,這個大方向,他是同意的。但只能是暫時如此,過兩年還是要整體上收。”
省長同意拿40%?
劉學義眉毛輕挑,和孫國強對視一眼,沒多說什么。
直到飯局結束,孫國強把二人都叫到家中,單獨問江振邦具體情況。
“你確定方省長同意只拿40%。”
孫、劉都非常不理解,怎么有人嫌錢少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
江振邦緩緩點點頭:“大體同意,暫時省縣兩級政府共同持股,加上興科自己,三權分立是最好的…但因為事情比較復雜。”
完辣,真有鬼!!
兩位主官你看我,我看你,沒有說話。
孫國強默默讓了根煙給劉學義,二人點燃香煙,吞云吐霧。
還是劉學義率先打破沉默,語氣微妙:“既然省長同意只拿40%,那他為什么沒提前跟我們溝通呢?”
“因為事情比較復雜嘛,方省長也不好明確表態支持啊!”
江振邦一副‘剛才我都說過了,你們怎么還沒理解的’表情,然后看兩位主官神色不對,立刻溫和地笑著,循循善誘道:“兩位叔叔怎么不說話,你們難道不想讓興寧留下興科的30%股權嗎?這是好事啊!”
在煙霧中,孫國強望向江振邦那張臉,平靜道:“咱倆好像又讓這小王八蛋給架在火上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