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兩個小時,全市范圍內二十多位近兩年內接受過開顱手術的女性患者的資料,已經整整齊齊地擺在了胡志華的辦公桌上。
會議通知很快下達,刑偵大隊的骨干們被召集起來商討案情。
章恒也接到了參會通知,就在他準備起身前往會議室時,姜俊突然叫住了他:"章恒,這個會議你就不用參加了,正好我這邊有些工作要安排給你,馬上去處理一下。"
既然已經徹底撕破臉皮,章恒索性連最后一點面子都不留,當著整個第三中隊所有同事的面,直接懟了回去:"姜俊,是胡隊親自打電話通知我參會的,要不,您給胡隊打個電話,就說不用我參加了?"
"你......"姜俊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怎么也沒想到,章恒竟敢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讓他下不來臺。
"姜俊,您好自為之吧。"
扔下這句話,章恒頭也不回地邁步離開,留下姜俊一個人站在原地,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鄧飛亮悄悄對著章恒的背影豎起大拇指——恒哥,太牛了!從來沒人敢這么懟姜俊,你是第一個!
偌大的會議室里已經坐了不少人,氣氛熱烈非常。
"太厲害了,死者的頭顱居然真的被找到了!"
"我就說嘛,章恒這個年輕人雖然沖動了點,但本事是真不小!"
"頭顱找到了,我有預感,很快就能確認死者身份了!"
......
看到章恒推門進來,會議室里頓時安靜了一瞬,隨即各種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他——有贊賞,有羨慕,也有幾道意味深長的注視。
不一會兒,人員基本到齊。
胡志華親自主持會議,令人意外的是,許忠義居然沒有露面。
"同志們,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死者的頭顱已經找到,章恒同志又立了一大功!"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盡快確認死者身份,由于死者生前做過開顱手術,排查范圍大大縮小,全市范圍內近兩年做過開顱手術的女性患者,經過初步篩選,還剩下十七人。"
"現在開始分配任務,立即對這十七人展開排查,力爭盡快確認死者身份!"
說完,胡志華將十七份檔案資料攤開在桌上。令所有人意外的是,他首先點名:"小章,你過來先挑幾個人,就由你負責調查這幾個人的情況。"
會議室里頓時響起一陣輕微的騷動,大家都明白,讓章恒先挑,意味著他挑選的幾個人中很可能就包括死者——這分明是胡隊在給他送功勞啊!
姜俊第一個坐不住了,立即反對,"胡隊,這不合適吧!章恒只是個新人,現在連專案組成員都不是,哪里輪得到他先挑?"
胡志華臉色一沉:"姜俊,你這是在教我做事?"
感受到胡志華威嚴的目光,姜俊頓時縮了縮脖子,連忙認慫,"沒有沒有,我就是提個建議......"
見姜俊服軟,胡志華也沒再追究,朗聲道,"小章,過來挑吧。"
章恒昂首挺胸地走上前,從那十七份檔案中仔細挑選了三份,"胡隊,我就選這三個人,由我負責調查她們的情況。"
"可以。"胡志華點頭,隨即開始分配剩余的任務,"還剩下十四個人,現在開始分工......"
任務很快分配完畢,每個小組都領到了自己的排查對象,就在大家以為會議即將結束時,章恒突然開口:"胡隊,各位領導,我想在這里說件事。"
會議室里頓時安靜下來,不少人心里都在嘀咕:這個年輕人又要說什么呢,該不會像上午那樣,再爆出什么驚人言論吧?
胡志華微微頷首:"說吧。"
章恒清了清嗓子,語氣沉穩:"此前,姜俊隊長帶人抓獲了一名嫌疑人,并認定他就是兇手,相關證據不久前已經移交檢察機關。"
"據該嫌疑人供述,死者名叫劉翠花,是他的情人,他殺害劉翠花是因為對方出軌,屬于泄憤殺人。"
"我私下調查了劉翠花的情況——沒有事先請示胡隊,我在此向領導道歉,請原諒我的擅自行動。"
"根據我的調查,劉翠花身體狀況良好,不僅沒做過開顱手術,這輩子連個小手術都沒做過,因此我懷疑,姜俊他們抓獲的嫌疑人根本就不是真兇!"
這番話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平靜的湖面激起千層浪!
在座的都是經驗豐富的刑警,瞬間就明白了這番話的分量,不少人的臉色都變了。
姜俊的反應最為激烈,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跳了起來,聲色俱厲:"章恒,你不要信口開河!亂說話是要負責任的......"
"胡隊,"章恒直接打斷了姜俊的話,語氣堅定,"我有沒有亂說,一查便知,劉翠花是否做過開顱手術,很容易核實。"
胡志華的臉色頓時凝重起來,如果真如章恒所說,那豈不是差點釀成一起冤假錯案,人命關天,他絲毫不敢怠慢。
"這件事我會親自核實。"胡志華沉聲道,"現在散會,各小組按照分工立即行動,一有結果馬上向我匯報!"
轉眼間,會議室里的人都走光了,只剩下姜俊一個人呆立在原地,臉色蒼白。
他從煙盒里抖出一支煙,手指不受控制地微微顫抖,打火機點了好幾次才把煙點著。
而章恒早已拿著那三份檔案,第一時間叫上鄧飛亮,騎著那輛藍白相間的警用邊三輪,"突突突"地駛出了分局大院。
鄧飛亮臉上寫滿了興奮,迫不及待地問:"恒哥,咱們先去哪兒?"
"去云杉小區,那里最近,咱們由近及遠逐個排查。"
章恒還有一個理由沒有說出口——除了距離最近之外,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個調查對象是死者的可能性最大。
不一會兒,"突突突"的摩托車聲在云杉小區響起,車子穩穩停在3號樓前。
這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十幾棟四到五層的住宅樓錯落有致,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建的。因為小區里種著一排排挺拔的云杉,故而得名"云杉小區"。
經過三十多年的風雨,這些云杉已經長得十分粗壯,有些甚至比旁邊的樓房還要高。
小區里的長椅上,幾個搖著蒲扇的大媽正在閑話家常。住在這里的都是幾十年的老鄰居,彼此之間再熟悉不過了。
章恒和鄧飛亮剛一下車,就感受到了這些老街坊們好奇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