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起這么早啊!”老爺子和老太太也披著外套走了出來。
他們早就醒了,不過天沒亮就在房間說著悄悄話并沒有下床。
眼見堂屋的動靜不小這才下來。
“娘,您也起來啦?”四嬸招呼一聲。
“嗯,不是跟你說不許你下廚嗎?”老太太看見坐在那燒火的曹安民責怪道。
這小子燒飯都能燒出花來,什么都舍得放。
再說家里這么多人,干嘛要讓他一個最有出息的下廚。
“嘿嘿,起的太早沒事干,”曹安民嘿嘿笑著也不挪動屁股。
“你這孩子...”劉秀蘭也沒辦法,總不能不讓他起早吧?
“爹,娘,”
沒一會,大伯二伯他們也都來了。
此時外面霧氣散了許多,天色也變白了。
“來的剛好,正好嘗嘗我昨天帶回來的玉米棒!”
見人都齊了,曹安民也看著時間差不多了,就站起身。
“玉米棒?”
“我看看怎么個事?”
“我瞧瞧!”
大哥二哥三哥連忙擠了過來。
“哎喲!老四你還下廚啊,真稀奇!”曹建軍走近才看見曹安民從灶膛出來,手上還有鍋灰,眼睛一瞪身子一仰。
“稀奇你也別吃!”曹安民給他一個白眼。
“我就吃!”曹建軍現在也適應了曹安民的變化,跟這小子斗嘴還挺有趣。
“你看你哪里還有曹家長孫的樣子!”大伯曹寶山看著自己兒子的樣子哼了一聲。
自從安民改性子之后,曹建軍完全沒有以前的成熟穩重了。
曹安民把玉米都撈出來,又給每人盛了一碗加了糖的玉米湯。
“這玉米好甜啊!”劉秀蘭牙口不怎么好,但是這玉米軟糯香甜,嚼著也不費勁,著實讓她都驚喜不已。
“是啊娘,以前我們也吃過自家的玉米,不管大小口味都沒法和這個玉米相比,”大伯母拿著啃過兩口的玉米棒附和。
“四哥帶回來的東西感覺都是最好的!”曹安雪也跟著俏皮了一下。
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吃著玉米喝著甜湯,這心里別提多美了。
他們還是第一次把玉米吃出水果的感覺。
“對了大哥,昨天讓你們準備的東西都弄的怎么樣了?”吃的差不多了,曹安民放下喝完湯的碗詢問道。
“這個啊,昨天晚我跟老二跑了幾家要來了不少木炭灰,我等下給你搬過來,”曹建軍還吃的起勁,喝了一口湯潤了潤嗓子回道。
“嗯,那等下吃完你們再去弄點黃泥和生石灰回來,咱們上午就開始做,這天氣干燥,估摸著兩三天就能用了,”曹安民點點頭。
“好!”
兄弟四人異口同聲道。
上午,東西大隊周邊都有,不難尋找,很快幾種材料都弄到了。
曹安民讓大伯大哥去了一趟大隊部拿了幾個鐵鏟回來。
在眾人心疼的目光下把煤球敲碎,
“就是這樣,不管是加工過的煤球煤塊,還是精煤煤渣都可以制作蜂窩煤,以后直接使用原煤來制作成本也會更低!”
曹安民看著200斤煤球已經變成了煤灰渣子,倒是一點也不心疼。
中午,吃過飯。
曹安民騎三輪車去了一趟鐵匠鋪,看著組裝好的6個煤爐和煤球機有些訝然。
“大叔,您這手藝沒的說!”曹安民仔細的看著煤球機和煤爐,每一個部件都嚴絲合縫。
“我看你設計圖上的組裝步驟不難,而且圖上的煤爐所需要的材料附近都有也不貴,我就做主給你把這爐子給弄起來了,你看看有什么不對的地方?”
鐵匠和身后的年輕男女也是站在那看著曹安民檢查,鐵匠大叔摸著頭不好意思道。
主要是所需要的鐵料比他預期中的少了不少,但錢都談好了,加上現在的確不忙,他就帶著女兒和徒弟按著圖紙先給曹安民做好了。
現在內膽的保溫層才剛剛定型,曹安民就算不滿意也可以隨時弄掉。
“做的很好,大叔,謝謝您!”曹安民真誠感謝。
雖然組裝制作煤爐并不花多少時間,不過不用自己動手當然更好了。
掏出剩下的26塊遞給大叔,四人一趟就把六個煤爐和六個煤球機都搬到了三輪車上。
“爹,咱們這一次賺多少啊!”鐵匠女兒從曹安民遠去的背影回過神。
“本來預算是掙8塊就行,沒想到做完幾乎翻了一倍,我也沒想到這小同志這么大方都不還價,要不是現在咱們家也需要錢...”
鐵匠大叔一臉苦笑,并沒有因此多開心。
他這打鐵的手藝是祖傳的,從清初延續至今。
要不是二十幾年前幫組織不少忙,他這個鐵匠鋪現在也不可能繼續開下去。
“我看這同志也不是缺錢的樣子,應該是縣里大單位的人,估計用的也不是他的錢,爹,那您就別過意不去了,”小姑娘自然是了解老實巴交的老爹的,安慰道。
“是啊師傅,有了這些錢也能給爺爺弄些肉湯補補了,這同志一看就是城里人,要是下次再過來,您給他價格再便宜一些就是了,”徒弟也是在旁邊跟上話頭。
“嗯,進去吧,今天教你們打鐵口訣,”
“頭打眼,二打力,三打連環,四打巧。”
“打長看頭,打寬看邊,緊打錘子慢打鉗,九錘打鐵三錘看。”
“先寬后窄,先厚后尖,修器不走偏,打火要留邊。”
“打刀看口打斧看肩...”
...
曹安民回到家里院門口已經有不少人自帶小板凳坐著。
曹家制煤的動靜也不小,現在大隊也沒什么事,很多人都是聞訊趕過來看看熱鬧。
“大哥二哥,先幫忙把東西搬進去,然后我教你們制作蜂窩煤,”院門口停下車,曹安民也不介意被人看著,朝著迎上來的大哥他們說道。
“行,就等你回來呢!”曹建軍笑著點了下頭,隨后幫忙把這些新奇的玩意搬進了院子。
這煤爐有拎把,移動倒也方便。
“加入石灰粉是凈化煤燃燒的氣味氣體,”
“加入木炭是為了能讓蜂窩煤更容易引燃,”
“加入黃泥是為了固化蜂窩煤,即使煤燒凈了也能給他完整的從煤爐里夾出來,”
曹安民看著齊全的材料開始親自上手操作,一邊操作一邊給圍著的家人。
那些看熱鬧的自然也在一邊新奇的看著,他們沒插話,曹安民也沒理會他們。
我擦!
曹安民講解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沒有打煤炭夾!
不過蜂窩煤最少也要兩三天,等下午明天再去打也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