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晚晴找到一個安靜的角落,深吸一口氣,撥通了那個熟悉的號碼。
電話響了許久才被接通,那頭傳來一個略帶威嚴又有些疲憊的聲音。
“晚晴?有什么事嗎?”羅大翔道。
夏晚晴立刻站直了身體,聲音不自覺地帶上了幾分學生面對老師時的恭敬:“羅老師。我……我有一個學術上的問題,想向您請教一下。”
“哦?”電話那頭的羅大翔顯然有些意外,“說來聽聽。”
夏晚晴組織了一下語言,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像一個真正被學術難題困擾的學生,而不是一個帶著任務的“說客”。
“老師,是這樣的。最近魔都那個‘人肉包子案’您關注了嗎?網上現在鬧得沸沸揚揚,幾乎所有人都在為那個嫌疑人孫德發請愿,說他是個幾十年的老好人,不可能殺人。”
“嗯,看到了。一群被情緒裹挾的烏合之眾。”羅大翔的語氣里帶著學者特有的不屑。
“是的,所以我就在想一個問題……”夏晚晴順著他的話,巧妙地拋出了陸誠設計的議題。
“從犯罪心理學和刑事社會學的角度,一個在鄰里鄉親眼中樂善好施、口碑極佳的‘老好人’,他有沒有可能,同時也是一個享受殺戮、手段殘忍的連環殺手呢?”
電話那頭沉默了。
夏晚晴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能感覺到,老師在思考。
她趕緊加了一把火,將白天緊急查詢的資料拋了出來:“我查了一些國外的案例,比如米利堅那個‘BTK殺手’丹尼斯·雷德,他是教會主席,鄰居都說他是個熱心腸的好人;還有瑛格蘭的那個‘家庭醫生殺手’哈羅德·希普曼,所有病人都覺得他和藹可親……他們都擁有完美的社會形象,但背地里卻都是雙手沾滿鮮血的惡魔。”
“這種極致的‘人格分裂’,或者說‘雙面人生’,它形成的心理動因是什么?在咱們夏國的司法實踐中,如果遇到這種偽裝得極好的罪犯,又該如何剝離他的偽裝,認定其罪行呢?”
夏晚晴一口氣說完,手心已經全是汗。
電話那頭,長久的沉默之后,傳來羅大翔陡然變得興奮和嚴肅的聲音。
“人格面具理論!犯罪心理學的經典課題!你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
羅大翔的學者之魂,被點燃了,不再是那個疲憊的老教授,而像一個發現了新大陸的探險家。
“你說的對!公眾的認知里有一個巨大的誤區,就是‘標簽化’!他們認為好人就該做好事,壞人臉上就該寫著‘我是壞蛋’!但現實恰恰相反,高明的獵手,往往是以獵物的形態出現!”
“這種‘社區名人’型的連環殺手,他們對‘好人’身份的經營,本身就是其犯罪行為的一部分!這是一種‘印象管理’,是為了更好地隱藏自己,獲取獵物的信任,甚至在事發后博取公眾的同情!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度冷靜和高智商的體現!”
羅大翔的聲音越來越激昂,仿佛不是在打電話,而是在課堂上對著幾百名學生講課。
“心理動因?太復雜了!可能是童年創傷導致的共情能力缺失,可能是長期壓抑下的暴力**釋放,也可能純粹就是反社會人格!他們享受的不僅僅是殺戮本身,更是這種將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掌控感!”
“至于司法實踐……這正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我們習慣于尋找動機,但對于這種心理變態,殺人本身就是動機!這個時候,任何所謂的人證、品格證明,都一文不值!唯一能擊穿他們偽裝的,只有客觀證據鏈!”
掛斷電話時,夏晚晴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她知道,事情成了。
電話那頭,政法大學的書房里,羅大翔卻再也坐不住了。
他掛了電話,在書房里來回踱步,嘴里不停念叨著“人格面具”、“完美犯罪”、“印象管理”……
他越想越不對勁,夏晚晴是他的學生,他了解。這丫頭雖然聰明,但思維還沒到這個深度。
而且,這個問題提出的時機太巧了。
恰好在陸誠被全網圍攻的時候,恰好在所有人都相信孫德發是“老好人”的時候。
羅大翔猛地站住腳,他聯想到了陸誠之前的幾次出手。
從程序員冤案的驚天反轉,到血親之謎的圖窮匕見,再到豫州背尸案的雷霆一擊……那個年輕人,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他的每一步,都像是在下一盤大棋。
“這小子……”羅大翔喃喃自語,眼神里閃過一絲震撼和激賞,“他不是在求助,他這是在給我遞刀子,借我的手,去劈開那幫蠢貨的腦子!”
想通了這一點,羅大翔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涌起一股強烈的戰意。
好小子,敢把我當槍使,那我就讓你看看,我這桿老槍,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當晚十點,就在#全網為孫大爺請愿#的話題熱度達到頂峰,無數網友在正誠律所官微下狂歡慶祝“正義的勝利”時,羅大翔的圍脖,更新了一篇長文。
文章標題,鋒利如刀。
《圣徒與屠夫:論“好人濾鏡”下的完美犯罪》
文章一出,頃客間就被無數粉絲和媒體轉發。
在這篇文章里,羅大翔沒有提孫德發的案子一個字,更沒有為陸誠站隊。
他完全是從一個頂級學者的角度,用最嚴謹的邏輯和豐富的案例,深入淺出地剖析了一種特殊的犯罪人格——“圣徒型殺手”。
他從心理學的“人格面具”理論講起,談到社會學的“標簽效應”,再列舉了數個國內外真實發生過的、由社區名人、慈善家、老好人犯下的連環殺人案。
每一個案例,都觸目驚心。
每一個分析,都直指人心。
“……我們必須警惕一種思維惰性,那就是‘好人濾鏡’。當我們為一個人的某個優點貼上‘好人’標簽后,就會下意識地忽略甚至美化他所有的行為。這種濾鏡,是滋生完美犯罪最肥沃的土壤。”
“……一個真正的惡魔,不會把‘惡’字寫在臉上。相反,他會用最和藹的笑容、最熱心的幫助、最善良的言語,為你編織一個溫情的陷阱。當你對他深信不疑時,便是他亮出屠刀之日。”
文章的最后,羅大翔寫下了那句點睛之筆:
“我們習慣于相信我們愿意相信的,但真相,往往隱藏在最和藹的笑容背后。法律存在的意義,不是為了維護大眾的情緒,而是要用最鋒利的手術刀,撕開這層溫情的面紗,讓藏在皮囊之下的罪惡,無所遁形。”
這篇文章,像一顆重磅炸彈,在狂歡的魚論場里轟然炸響。
那些上一秒還在高喊“孫大爺冤枉”的網友,沉默了。
“臥槽……羅教授這篇文章,看得我后背發涼。”
“我剛剛去搜了那個BTK殺手,教會主席,童子軍領隊……殺了十個人,鄰居沒一個發現的。太恐怖了。”
“所以……一個天天給你微笑送肉的大爺,真的有可能是個碎尸狂魔?”
“細思極恐!我們是不是都陷入羅教授說的那個‘好人濾鏡’了?”
“媽的,我感覺我的智商被馬文遠那幫人按在地上摩擦了!他們就是利用了我們的同情心!”
風向,在悄然逆轉。
很快,一個新的話題,以比之前更快的速度沖上了熱搜。
#孫大爺是圣徒還是屠夫#
討論區里,不再是一邊倒的同情和謾罵,而是充滿了理性的懷疑、激烈的探討和對真相的渴求。
馬文遠和錢峰等人精心構建的輿論高地,頃刻間,被撕開了一道巨大的裂痕。
……
正誠律師事務所內,壓抑的氣氛一掃而空。
“贏了!贏了!”李萌看著手機,激動地跳了起來,抱著夏晚晴又笑又叫。
陳碩一巴掌拍在自己大腿上,滿臉通紅,嘴里不停地念叨著:“漂亮!太他媽漂亮了!”
顧影站在窗邊,看著手機上反轉的輿論,嘴角也勾起了一抹極淡的、罕見的弧度。
所有人的目光,都匯集到了那個從始至終都穩坐釣魚臺的男人身上。
夏晚晴那雙美麗的桃花眼,此刻更是異彩連連,充滿了崇拜和愛慕。
她的老板,總是這樣,于無聲處聽驚雷。
陸誠卻對眾人的歡呼置若罔聞,他平靜地關掉喧鬧的圍脖頁面,只聽他喃喃自語,聲音輕得只有自己能聽見。
“舞臺搭好了,該提取剩下的證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