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打井的位置確定下來了。
時間還早,羅師傅師徒五人當即熱火朝天開始干活了。
王氏和趙氏看了一刻鐘,實在是有些無聊,便失去了興趣,各干各的事兒了。
李當歸擔心需要幫忙,一直守著。
見狀,李木槿開口:“爹,你忙你的去吧,我在這里看著,順便照顧平平和安安?!?/p>
李當歸:“行。”
院子里就她和羅師傅五人。
平平和安安膽子都大,在家里看到陌生人也不害怕,只是用好奇的眼神直勾勾望著他們。
“……”
李木槿見兩個小人乖乖的,于是暫時離開了他們身邊,去沖了五碗糖水。
她道:“羅師傅,你們喝點兒熱水。”
羅師傅也渴了,沒有客氣:“好?!?/p>
其他幾個徒弟也紛紛道謝:
“謝謝李娘子?!?/p>
“謝謝娘子?!?/p>
“……”
羅師傅最小的徒弟,名叫栓子的小伙子又驚又喜:“好甜,里面放了糖。”
“應該是?!?/p>
“我也嘗到了甜味,還以為是我自己想多了,原來沒有?!?/p>
“……”
幾個徒弟討論。
羅師傅心里也有幾分動容。
這么尊重他們的主家少有啊~
喝完糖水。
五人繼續干活兒。
李木槿很快發現,他們干活兒更賣力了。
她一愣,隨即想明白。
心里感嘆:羅師傅師徒真是實誠人,難怪,這么多年也沒發財。
實誠人是很難發財的。
因為,有良心啊~
但,她最喜歡和這樣的人打交道。
因為,不用擔心被偷工減料。
扯遠了,既然羅師傅這么用心,她也不能怠慢了人家。
于是。
抽空進了廚房,讓王氏多炒一個葷菜。
正好,家里剛殺了豬,留下來的豬肉還很多。
王氏也沒多問,直接答應了。
以前王氏肯定不同意多加個葷菜,太奢侈了;但現在手里寬裕了,也不擔心進的少出的多了,心里有了底氣,穿衣吃飯上都大方了起來。
午飯。
家里多了五個客人,還都是大男人,王氏加了三個菜。
五菜一湯。
五道菜分別是:蒜苔回鍋肉、水煮肉片、肉沫豆腐、油渣炒青菜和蒸雞蛋。
一湯是酸菜肉片湯。
全是葷菜。
李家誠意十足。
羅師傅師徒也感受到了。
羅師傅眼睛微微睜大,忙擺手:“李郎中,你們太客氣了,不用做這么好,隨便弄兩個菜就是?!?/p>
“這么多肉菜,比得上過年了?!?/p>
栓子四人猛點頭。
家境好的怎么會讓孩子來學打井,這是一個又臟又累又苦的活兒。
他們家境都不太好。
雖然說,都是鎮上的。
但說起來,也不比村里好多少,家里十天半個月才能吃一回肉。
大寧朝是農業為主。
鎮上的人家耕地少,吃糧食得靠買,又不能靠山吃山,現在家家戶戶家里孩子都生得多,一般小戶人家家里也就一兩個人掙錢的,還沒有村里人吃得飽呢。
那種看不上農家飯的情況,不存在的。
李當歸笑意滿滿,熱情招呼:“應該的,也沒弄啥,招待不周,別客氣,都吃都吃~”
羅師傅這才動筷子。
他一動,栓子幾人才敢動。
一吃。
忍不住了。
“好吃,這回鍋肉是怎么煎的,香而不膩,這蒜苗比肉還好吃!”
“這肉沫豆腐也好吃,斯哈,怎么還麻麻的,我舌頭都麻了~”
“水煮肉片好嫩好滑!”
“唔,這蒸蛋是怎么蒸得又滑又嫩的,平日里我媳婦兒蒸出來都是黑的,里面的孔也很大,家里孩子都不樂意吃,肯定喜歡這種蒸蛋。嬸兒,能教教我怎么做的嗎?”
“……”
李木槿愛吃,王氏和趙氏在她的調教下,有了她八分功力。
羅師傅五人瞬間被征服。
不是她吹,她去下過館子,大廚做的菜也沒比她好多少。
她的眼界,可不是鎮上大廚能比的。
她不僅有原身在長安城侯府的記憶,而且還有自己在現代的記憶,華夏是美食大國,她大學四年全國旅行了個遍,將全國各地的美食通通嘗了個遍。
回到家里,還喜歡復刻美食。
因此,她的廚藝要略遜大廚,可她新奇的菜式很好的彌補了這一缺點。
扯遠了。
總之,這頓飯賓主盡歡。
一眨眼。
半個月過去了。
石料早在十天前就全部運到了村里,此刻就堆在后院里。
前院每天進進出出,不方便。
羅師傅師徒每天埋頭苦干,效率極高,半個月已經挖了一百尺了。
這個進度算是很快了。
李木槿相信,五十天內可以完工了。
村里也都知道李家打水井的事情,一開始,許多人過來看熱鬧。
畢竟,村里娛樂活動不多。
這算是村里的大新聞,許多人都沒看過打水井。
同時,也可以趁機和村里人嘮嗑,聯絡聯絡感情。
這幾天。
人都散了。
不是不想看熱鬧,而是,春耕了。
一年之計在于春,對于農民來說,一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耕種。
民以食為天。
耕種關乎于一家人能不能吃飽飯,除了村里的懶漢,大家都起早貪黑的忙碌春耕。
說實在話。
像趙氏爹趙大江那樣的極品很少。
他家里有地,但不種地,沒錢了就找女兒要錢,混吃等死。
只是。
今年趙氏不再接濟趙家了。
也不知道,趙大江會不會撿起地來種糧食……這不重要。
一眨眼,又是半個月。
稻谷都種進了地里,終于可以輕松幾日。
村里卻彌漫著焦灼的氣氛。
“天怎么還不下雨?”
“往年也該下雨了,不下雨,這稻谷怎么發芽?”
“可不是?”
“要是發芽得太晚了,稻谷就會在土里悶死,到時候今年的糧食就得減產。”
“真是怪天氣?!?/p>
“誰說不是?真是愁死個人了?!?/p>
“……”
李家。
李當歸的眉頭已經半個月沒有舒展了。
今早,飯桌上,他吃到一半,忍不住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看樣子,今天也不會下雨?!?/p>
“再等兩天,實在不下雨的話,我只能和李狗子父子商量,去河里挑水來澆地了?!?/p>
“挑水澆地?”
王氏發愁:“十二畝地,你得挑到什么時候?”
“是啊~”
趙氏點頭,勸道:“公爹,你別急,也許,再過幾日就下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