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人嚇了一跳:
“天吶!”
“太可怕了!”
“報官了沒?”
“……”
“當然報了,捕快老爺們去了十幾個,可一點兒線索沒找到,又回去了,現在啊,我們村的人都嚇得不敢單獨一個人外出了。”
“……”
李川貝臉上帶著懼怕:“大姐,這也太可怕了,為了錢就把人一家子全殺了。”
“你說,咱們也賣藥材,不會被盯上吧?”
一聽這話,李木槿心里一跳。
她倒是沒想到這一茬!
要知道,她手里也是有百年人參的,只不過沒賣留下自己用了。
這王家遭了難,李家也不太可能例外。
還好,還好當時她沒賣……
該死!
以后是不能賣百年人參這么貴重的藥材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實在要賣,也不能在鎮上,得去沒什么人認識的地方:縣里、郡里乃至是州上……
除此之外。
這王家賣了百年人參,還賣了一百八十兩銀子,村里人都知道,十有**是王家人太得意、太高調惹來滅門之災。
但歸根究底,還是這世道不太平。
低調!
低調!
再低調!
一瞬間,李木槿心里想了很多。
“怕什么?!”她并不像李川貝那么害怕:“咱們這靈芝完全比不過百年人參,為了這點錢賊人犯不著謀財害命。”
“別自己嚇自己。”
李川貝恍然,撓了撓腦袋:“也是。”
……
陳家藥鋪。
這朵靈芝一共賣了二十兩銀子。
和她預估的差不多。
拿著銀子,李木槿帶著李川貝去逛集市,進行了一番大采購。
肉、油鹽醬醋糖,還特意買了一包茶葉。
現在四月了,檸檬已經沒了,平平和安安每天需要喝奶,她打算用茶葉來去除羊奶的腥膻味。
沒立即回家。
李木槿叫上李川貝:“走!”
“去茶樓。”
李川貝好奇的問道:“又去打探消息嗎?”
李木槿點頭。
她仔細想過了,最大可能找到買官門路的就是這個地方。
這個法子很笨。
但是,她沒有關系,只能用笨方法了。
如果有人談論起這個事情,她便厚著臉皮上前攀關系、送銀子,也許就成了。
茶樓里,坐下,李木槿暗暗給自己打氣:“有志者事竟成。”
李川貝對她說:“大姐,大姐,今天說書的故事不好聽,我下去逛逛,不會離開茶樓太遠。”
李木槿不以為意:“行,去吧。”
……
半個時辰。
今日,運氣不好。
一無所獲。
她離開了茶樓,站在門口左右張望,很快,就發現了李川貝的身影。
他站在一戶人家后門,正伸長了脖子一動不動往里面看。
李木槿挑眉,上前,猛地一拍李川貝肩膀:“看什么呢?”
李川貝嚇了一大跳:“姐,你出來了!“不回茶樓了?”
“不回了。”
李木槿搖頭,疑惑:“你看什么呢?”說著話,也往里看。
別什么特別的。
除了,有一群少年在扎馬步。
“咦……”
她有些驚奇,認真打量里面,很快,找出了答案:“原來這里是武館,難怪看到這么多小男孩兒在練武。”
李川貝不語。
她有些疑惑,偏頭看了過去,就看見李川貝雙眼亮晶晶的看著那些少年,眼神里帶著無法掩飾的羨慕。
這是……
她心里一動。
李川貝回神:“大姐,咱們回吧,我去取馬車,你在茶樓門口站著等我。”
李木槿:“……好”
……
回到家。
眾人知道靈芝賣了二十兩銀子,都很高興。
當晚。
李當歸和王氏屋里。
王氏翻來覆去睡不著,坐起身。
李當歸也沒睡,睜開眼睛:“怎么了?”年紀大了,覺少。
“當家的。”
“自從槿娘回來,給家里掙了小一百兩銀子,雖然說咱們沒分家,按照規矩是該上交一半,可我總覺得對不起這孩子。”
“從小,她就沒享過我們的福,為了我們賣身作婢,身不由己當了人家妾室,懷著孕被趕回家中,從此成了寡婦低人一等,這輩子怕是都難嫁人了嗚嗚……”
說到最后,她低聲哭了起來。
李當歸臉上帶著悲痛,深深嘆氣:“是我們對不住槿娘。”
“老婆子,你想怎么做?”
王氏哽咽著道:“我想明天當著一家人的面,宣布以后槿娘自己掙的錢不用上交。”
“她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本來就辛苦,這兩個孩子以后長大了要讀書、嫁人、修房子、娶媳婦……花錢的地方多,該讓她多攢點兒錢在手里。”
“當家的,你說呢?”
李當歸點頭:“你說的對。”
“安安是男孩兒,這里到底是他的外祖家,以后他長大也要成家立業撐起門戶,不可能一輩子待在李家,總會分家。”
“二來,我瞧著槿娘以后是要送安安讀書科舉的,這是個無底洞,再多的銀子都不嫌多。”
王氏連聲附和:“沒錯,我也是這個意思……”
“不過。”
李當歸話音一轉:“槿娘的性格我們也了解,她重親情,不忍心見我、厚樸和川貝去服徭役,一心想要給家里買個官職,好擺脫服徭役的問題。”
“所以,即使你不收她的錢,日后找到了買官的門路,她還是會拿出來。”
“所以,暫時不提。”
“等買完官,日后再也不收槿娘一文錢。”
“這官職大概率落在老二頭上,槿娘掏了多少錢,都必須讓老二兩口子還上。”
王氏重重點頭:“行,當家的,就按你說的辦。”
……
李木槿屋內。
月光透過紗窗灑入了床上,正好照在李木槿的睡顏。
她睡得很熟,仿佛做了什么美夢,嘴角泛起愉悅的笑容 。
……
一晃。
回家半月。
時間步入了五月。
李木槿吃過早飯,便去山里抓今日情報中的野雞。
順利抓到。
一回家,發現家門口停了一輛馬車。
她一臉疑惑:“誰啊?”
邁步進去,趙氏正好從堂屋走出來,見到她大步迎了上來:“大姐,你可算回來了,有兩個小娘子來找你。”
李木槿:“找我?”
趙氏:“嗯,年紀都很小,十一二歲……”
李木槿眼睛一亮:“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