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人,包括沈江和何玫都插不上話。
從他們離婚之后,沈墨說的話他們就無法反駁了。
落戶口的錢被沈墨說成是二叔借的,至今兩個人都沒有把這個錢補給二叔。
“當然了,我也沒指望,將來我工作了,會好好孝敬二叔的。”
賈嫦沒忍住插話道:“你既然能孝敬二叔,也要能孝敬爸媽!他們畢竟把你帶到了世上,還養了你那么多年!”
“您說得對!我會像二叔愛我一樣愛二叔,也會像他們愛我一樣愛他們的。”
賈嫦又沒有話說了,實在是她的話術太古老,在后面幾十年里被很多人使用,破解起來毫無難度。
沈江和何玫更是郁悶,大學生是不一樣,思路清晰遠超他們想象。
“阿姐,讓我再和沈墨同學聊幾句。”楊星不想讓賈嫦給打岔,他的大腦也在同步構建小說的新劇情。
“爺叔,您的小說里……我可以用真名……用真名的效果更好,更可以讓我滇南的同伴們相信。”沈墨又來了一個大招,沈江和何玫接不住。
“我會認真考慮的……還要考慮到其他人的意愿……將來是什么打算?”
“公費留學。”
“蠻好。”楊星迅速腦補了一下,滬海的高考理科狀元,怎么可能拿不到公費留學的名額?
真名不能用了,因為他的小說等不到那個時候,他還要編出來沈墨留學的國家和學校;計劃趕不上變化,他沒有問沈墨心儀學校,他感覺到沈墨不會同他們這些人講的。
“爺叔,您的書寫完了,能不能送我一本?”
“哦喲,當然可以呀。沈墨同學,后面……我們還可以見面么?”
“可以的,您要是還有哪里需要補充的,隨時來找我。”
同楊星聊完,這場采訪便告結束;只有楊星獲得了他想要的素材,其余的人都不滿意。
回去的汽車上,賈嫦問沈江同何玫:“你們兒子問的那三個問題,你們有沒有答案?”
“我們要想想。”
“第三個問題可以想,前面兩個還要想?”賈嫦受了沈墨的氣,心里的無名業火騰騰地按捺不住,便朝這兩個人噴灑。
沈江和何玫默然不語,賈嫦嘲諷道:“難怪找到我了……就這樣的情況,你們滿滬海打聽打聽,有誰能調解得過來?”
楊星眉頭皺著,只是盯著自己的小本子。
“阿姐,等下我直接回去了,時間寶貴……”他要抓緊時間整理,剛剛的聊天還停留在腦海中,但已經開始有淡化的跡象,他要趕快回去;從這個時候開始,楊星封閉眼睛耳朵,不再同任何人說話。
到了電視臺,他第一個下車,推著自行車就往家里去,一連數日不肯出門。
沈墨的那三個問題沒有答案;說是三個問題,最關鍵的還是最后一個問題。
賈嫦浪費了人力物力,沒有把節目做成。
為什么她的調解一直是成功的?因為不成功的她不會做成節目。
星期天的晚上,沈墨和盧清去了英語角。
“你還讓我跟著你,我看你氣定神閑,應對自如,害得我白白站了那么久……”
沈墨忽然往旁邊跳了一下,盯著盧清,做了一個戟指:“馮蒼!我曉得是你!唵嘛呢叭咪吽,急急如律令……”
“哎,喊什么啦!我在這里!”馮蒼從旁邊出現了,一臉委屈:“我就曉得,你們倆又不帶我!”
盧清腳一抬,沈墨靈敏躲開:“小餅干,小餅干,好不啦?”
“不行,我要大餅干!”
“可以可以!”
“我也要!”馮蒼可不會放過餅干,大小他都要:“哎,講真的,不和你們一起,我還真不習慣。”
“時間長了你就習慣了。哎,核物理怎么樣?有沒有受到輻射?”
馮蒼鄙視道:“知識越少,輻射越大!”
沈墨都愣住了,馮蒼什么時候反應這么靈敏了?
盧清也詫異,她對沈墨說道:“這小子指定是受到輻射了……”
“嗯,智商又占領高地了。”沈墨跟在后面補了一刀,讓馮蒼一愣一愣的:“我看你們倆才受到輻射了。”
“聽說咱們學校的學生有人利用周末去給老外做導游,賺一些鈔票。”
“你想去啊?”
“試試嘛。”
沈墨憋住笑,導游才賺多少?他的同聲傳譯才是大頭。
這次過來英語角,他要看看能不能找幾個高手,寒暑假的時候讓鄒經理的應對能寬裕一些。
既然決定出國了,那就幫紅楓葉提前想想后路;現在找一些同學過去,可能這些同學會帶動其他高校的英語高手過去。
上輩子他出去找家教,同樣也有一個固定的地點,好似家長和學生都默認在可以那里對接;這便是前人把路給走出來了,后面的人跟上就可以。
那么,這次我來做這個“前人”,讓學校的學生能多一個大宗的進項。
就算不能做同聲傳譯,至少可以做一些文件上的翻譯,查查詞典,多花一些時間,總是可以完成的。
紅衣服的女生很顯眼,她幾乎是鶴立雞群的存在。
馮蒼小聲說道:“我打聽過了,外文系的一枝花,叫顧芷,滬海本地人。”
“你消息夠靈通的呀。”盧清揶揄他道:“要不要阿姐輔導你寫情書?”
馮蒼推了一下眼鏡:“你收到過吧?”
盧清很自然地說道:“收到過,我讓他在震旦等我,結果他沒有出現,我很遺憾。”
“果然!”馮蒼嘆道:“我們男同學……可能一輩子也收不到一封……”
沈墨笑而不語,盧清覺得沈墨的笑很欠,她同馮蒼說道:“你有沒有覺得,只是你沒收到過?”
馮蒼憂傷了,他很是憤憤,小聲嘀咕道:“沈墨都收到了……哼哼……”
三個人一起過去,那個顧芷上前:“來了?”
“我還以為馬上要切換到英語。”
“你們是新生,我怕你們不習慣,可以先用中文交流,循序漸進呀。我們這邊有不少英語專業的同學,可以先和他們交流。外國的留學生……可以稍晚一些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