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經理親自走菜,敬客人們酒,為的是多確認幾次消息。
剛剛的擔憂不復存在,她轉而變得驚喜亢奮。
甚至還有人借飯店的電話往外打,她連電話費都不要了。
這次她的購買力度僅次于沈墨,現在的她……迫切地想見到沈墨,和沈墨歡暢地聊個通宵。
她又想起來那群做翻譯的小年輕,好像只有張曉麗買了吧?她不無得意地搖頭失笑,你們呀……還是震旦的大學生呢,自己算出來的東西竟然不相信了?
晚上,鄒經理沒有睡好,盡管喝了不少酒,她還是失眠了,第二天頂著熊貓眼醒來——她沒有睡好,是生物鐘把她給叫醒了。
沒睡好的還有王浩,他回來之后便看到了老爸的那張臭臉。
“怎么了?有人欠你鈔票沒還?”
“你買了多少認購證?”
“三百張……老爸,三百我都嫌少,不一定能搶到新股……”
“明天繼續去買,一早就去營業點門口排隊,能買多少買多少!”
“怎么了?”王浩小心翼翼地問道。
老爸的前后轉變如此之大,他心里不踏實。
王建海嘆道:“震旦的大學生……要不說人家沈墨能考上震旦呢……大戶們也算過了,這個認購證絕對劃算!今天下午的時候,好幾處營業點迎來了大宗的購買。”
現在的人情和關系都夠不上了,這種搶手貨王建海也拿不到了。
王浩心道,之前沈墨勸我多買的時候你還不讓,要不我何必費勁再去排隊?
“曉得了,明天一早我就過去。”
王建海覺得他可能老了,跟不上時代了。
第二天一早,他給王浩準備好鈔票,讓王浩抓緊去營業點排隊。
頂著熊貓眼,鄒經理也出了門,她不用去搶了,她只是去附近的營業點看一下。
人山人海,好多人在往里面擠。
“怎么人那么多?”鄒經理明知故問。
“你不曉得?大戶們算過了,認購證絕對有得賺!大家都在搶!”一個人轉頭回了她,依舊在努力往里面擠。
狀況有了改變,原本白板的認購證被要求寫上名字進行登記了,這引起了人群的抗議,但大家還是要往里面擠。
鄒經理的心情更好了,搶吧,搶吧,越搶越值錢;昨天的認購證……好似沒提登記名字的事情。
眼前的熱鬧,是真的熱鬧。
在外地做生意的人陸續到達,各處營業點外的人更多了。
在這個時候,認購證超值已經不是秘密了。
張曉麗愈發慶幸自己當初的猶豫,猶猶豫豫之間拿下了二百張。
上午的翻譯結束之后,她到了學校南門的咖啡店來消磨時光。
盧清和馮蒼的心情非常美麗,今天的搶購潮說明了他們提前下手的正確性。
小沈航坐在盧清身旁,聽她講畫冊上的故事。
“阿姐阿姐,讓我講一遍。”小家伙惦記著當故事大王,開始復述盧清講過的故事,別說,講得像模像樣的。
看到張曉麗過來,小沈航也不肯停嘴,堅持把故事講完才打招呼。
沈墨笑問道:“曉麗姐,認購證要不要賣給我呀?我可以出四十塊。”
張曉麗也笑:“不用了,哎,真好。”
盧清問道:“他們幾個呢?”
“還能去哪?去搶認購證了呀。”
“能搶到么?”盧清不是很樂觀,聽說營業點那邊的人很多,還有人打架。
“不曉得呀。”
沈墨嘆道:“本來可以從從容容游刃有余……這個認購證你們收好了,遠不止四十塊的。”
營業點外面,用連滾帶爬來形容并不過分,因為真的有人在打架,在吵架。
“那會到多少?”盧清問道。
“市場說了算!但絕對不會是四十塊!我甚至覺得它可以超過四百塊!”
連同沈川一起,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大,四百塊?是不是夸張了?
但沒有人反駁沈墨,畢竟是沈墨先說要投資認購證的。
最先過來的人不是幾個英語專業的同學,而是王浩。
他一身衣服擠得皺巴巴的,到了之后先大喊一聲:“二叔,來杯高樂高!咖啡不用了,勁太大。”
“你這是……搶到了?”
“搶到了!”王浩抱怨道:“都怪我爸……”
“你之前沒去買?不是說買了么?”
“我爸讓我不要買太多,結果昨晚把鈔票給準備好,讓我今天一早去排隊……好家伙,人山人海,排隊的時候我差點都排不上……”
王浩的抱怨中帶有一絲絲的輕松,好歹搶到了。
但另外幾個英語專業的人運氣就沒那么好了,他們還在不死心地排隊,相互抱怨著。
“都怪你,當初說什么不靠譜……”
“怪我做什么啦?你不是也說不靠譜么?現在把事情都歸到我的頭上?沈墨讓你買的時候你做什么去啦?”
人越來越多,讓人想起去年夏天排隊的場景,那個時候是要提前大半夜排的,還用上了體育場和體育館這種大型場所。
距離營業時間結束還有半小時,營業部的經理算了一下——后面的人買不到了!
“關門了關門了!”
“還有半小時呢,為什么關門?”人群爆發出巨大的抗議聲。
“為什么?里面的人買完就下班了!關門了!”
營業點的鐵柵欄要被拉起,一個老爺叔從里面跑過來,把一個年輕人給拉了進去,代價是他被人群擠到跌倒,他的腳被鐵門夾住……這個年輕人是最后一個進來的人。
這幾個英語專業的人沒有擠進來,失魂落魄地看著緊閉的大門,發財的機會就這樣從身邊溜走。
時間始終在他們這邊,從認購證發售的第二天開始,他們就算出來可以賺到鈔票,但對沈墨的不信任導致了內心的搖擺。
為什么要聽旁人的話,為什么不相信沈墨和自己算出來的結果?
那個東西是沈墨賣的還是他的親友有任務?沈墨有什么好處?有坑他們的必要么?
同樣的一句話,在這個時候有不同的解答。
“算了,之后好好做翻譯吧……”
“算了?打一架吧,不打一架我心里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