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里的BP機響了幾聲,沈墨看了一下,對盧清說道:“下午要去改計劃。”
“曉得了……感覺這個計劃交出去之后,時間好像就沒之前那么自由了。”
“堅持堅持,不會讓我們改太久的。”
午飯之后,沈墨和盧清先晃悠去了南門;兩個人的學習節奏同高中的時候沒有差太多,這種散步的時間成為一種很放松的奢侈。
道路兩旁的綠色變深變多,花骨朵開始出現。
風兒也變得溫暖,吹在臉上很享受,讓人想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
看到他們兩個到來,沈川說道:“信還沒到。”
“哦。”沈墨有點小失望,怎么那么慢……早些讓我把托福考了,也就不惦記了:“二叔,我帶壺咖啡走,下午要去找教授改計劃書。”
“日子怎么過得那么快……”沈川給沈墨接了一暖瓶的咖啡:“明年……明年夏天,怎么感覺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時間好像真的很快,之前同他一起擠在閣樓里的侄子,竟然要出國了?
沈墨拎起暖瓶:“二叔,我們去找教授了。”
“嗯。”沈川目送沈墨和盧清離開,腦子依舊沒有轉過來彎,他開始算時間。
還有一年多……這其實很有限,特別是侄子還一直留在學校里,能自由點的時間只有寒暑假。
這個暑假,侄子說不會去做翻譯了,他要學做菜?是要有一門手藝的,沈川想在暑假的時候嘗一嘗。
好像還有很多事情……今年寒假不用惦記,侄子還在國內;明年下半年開始,中秋過年,他都要替侄子往盧家那邊走一走。
沈墨和盧清拎著咖啡去了吳教授那邊,吳教授讓他們坐到對面,說道:“你們的計劃寫得蠻好,課題不用改,一些細節部分再改改。”
沈墨想到了后世網上的調侃,比如一些“嗯,內容寫得很深奧,老師我沒看懂,你們改一改,順便把題目也改了……”
給幾個老師倒上咖啡,沈墨和盧清開始按照指導進行修改。
沒有電腦的時代,一切都要靠手寫,包括論文。
沈墨見過幾個師兄師姐的畢業論文,鋼筆字很漂亮,公式和圖也寫得很工整。
幾個老師喝著咖啡,很滿意地點著頭。
物理系專業前三的學生來了兩個,指導起來很輕松。
沈墨和盧清的鋼筆字寫得都挺好,看著賞心悅目,幾個老師端著杯子,或者坐在旁邊,或者站在身后,或者自顧自地做自己的事情,過一小會再來看看兩個人的進度。
“照這樣的進度,我看十天就最多了。”
盧清抬起頭,問道:“老師,出國留學的話……畢業論文還要做么?”
吳剛笑道:“想偷懶了?不可以的!沒有畢業論文,畢業證怎么發給你?那沒有畢業證,人家麻省理工怎么給你發邀請?對吧?”
盧清有些小郁悶,想偷個懶都那么難……
后面幾天,每次都空閑的時候,沈墨和盧清都會被吳剛給抓到辦公室去,他牽頭,其余幾個老師配合,讓這兩個人把計劃書給修改到非常規范。
在辦公室的這幾天,沈墨和盧清順便又把申請出國的流程給搞得更透徹了一些。
吳剛從外面進來,往兩個人身邊湊了一下,看了一下兩個人的內容,滿意地點點頭:“差不多了……五月份的那個EPT考試,給你們報名了,不要忘了。”
EPT是公派出國人員英語水平的測試,每年兩次,有五個等級,由各單位統一報名。
盧清抬起頭:“考試好多……”她不喜歡麻煩,但總覺得事情了結一樁又冒出來一樁,還好是考英語,這個她不怕。
“報唄,早點考完就輕松了。”沈墨也不怕考英語,考優勢科目對他來說是一種享受。
兩個人的計劃書修改好了,到了南門的咖啡店里放松。
“怎么有氣無力的?”沈川覺得兩個人的狀態有點不對。
“盧清聽說還要考試,心情不美麗。”
“那二叔給你加點糖,好吧?”沈川給盧清的咖啡里加了糖,又給端了一小盤的小餅干。
沈墨看著這個小餅干,和盧清對視一眼,他們都覺得是馮蒼送來的。
沈川說道:“怎么樣?是不是不覺得苦了?”
“嗯。”
“那就好。”沈川放心了,從柜臺后面拿出兩封信,遞給了兩個人:“托福的……”
盧清哭笑不得,把頭埋在了桌子上,聲音變得甕甕的:“二叔,讓我休息一下呀……”
小沈航躥過來,遞了一根棒棒糖給她:“阿姐,這個好吃的。”
盧清把他給抱到椅子上,對沈川說道:“二叔,我快抱不到航航了。”
“阿姐,我要長高的呀。”小沈航很高興,他覺得他在長大。
沈川在記著沈墨和盧清的出國流程,萬一將來兒子能用到呢?至少可以少走點彎路。
每一項考試的有效期限他都記下了,全然沒有想過萬一小沈航出國之后,他和許月芳要過什么日子。
沈墨捏了一下航航的小臉,小孩子的臉很柔軟。
“暑假阿哥給你做好吃的,好不好?”
“好!”
暑假……沈墨覺得這個暑假會過得比較幸福。
“阿哥,我也要吃。”一個捏著嗓子的聲音出現,幾個人一同回頭,看到了王浩。
“哦呦,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王總來了,坐坐坐!”沈墨熱情地招呼著他。
王浩吐槽道:“別說,現在太陽還真的在西邊……”
夕陽西下,眼看就要落山了。
他把手里的巧克力遞給了小沈航:“剛好航航在了,替你吃了。”
小沈航高興地接過來:“謝謝阿哥。”
王浩坐下,看了一下沈墨面前的咖啡,好像沒有被動過,便端到了自己面前。
“你還真不客氣。”
“那是,和你我客氣什么?”王浩端起來,喝掉一大半:“我真佩服你們,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
“說點我們能聽懂的。”
“阿哥我,新股中了!”王浩的右手抬起,做了一個握拳的動作,顯得很有力。
沈墨抓住了重點:“中簽率多少?”
“那是相當高……十分之一是有的。”
月初,一共七只新股上市,超高的中簽率以及認購政策開始推高認購證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