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這些雜書,沈墨卿一陣無言。
他翻看其中一些扉頁,腦海中自然浮現了一些書籍相關內容。
作為一位翰林講學士,他這輩子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讀書。
可能對于別人而言,這些書籍就消遣之用。
沈墨卿也是如此,雖然消遣之余看過,但并沒有拿它們做過學問。
實際上當朝大儒們,也都把學問重心放在了四書五經,或者詩詞歌賦上面。
但是在蕭啟桓用《經濟學》理論,站在宏觀角度,用國家調控等手段,來為賑災一事作答時。
沈墨卿才發現,這些書中確實有關于這些知識的描述。
但是如何能把這些零碎的知識拼接起來,其實才是真正的本事。
在古代,因為糧食緊張,經濟水平發展有限。
根本沒有人會在經濟學角度去過多研究。
商人中可能有一些精明的商人雖然不懂經濟學,但也有大概的思維。
不過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他們研究出來一些《術算》等學問,又有哪位大儒看得上眼!
蕭啟桓提出了“常平倉”,豐年時收余糧,災年時,平抑物價,沈墨卿只是聽到,就覺得醍醐灌頂,大為震撼!
畢竟國庫中的糧食,大多是為了軍備準備,隨時應對戰爭。
至于為了賑災而設立“常平倉”一事,根本沒有人去想,也沒有人會去做。
賑災?等需要了再籌糧不就好了!
實在遇到災年,一些仁慈的皇帝,在大儒們的建議下,為了仁義之舉,也會開放國庫賑災。
可在蕭啟桓的一番話語之下,沈墨卿越想越激動。
甚至腦海中已經浮現出,完成這件事需要多少官員,需要國家調度多少銀錢。
但是只要辦成了,那么只要提前做好防范,知曉雨季的大概周期。
實際上可能根本不會有所謂的災年,老百姓也不用餓殍遍野了。
沈墨卿緩緩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不再是老師對學生的姿態,不再是看一個紈绔皇子的神情。
而是像一個謀士面對他所選擇的君主,鄭重地、近乎喃喃自語地說了一句話:
“殿下之才能,是老臣目光短淺,今日,是臣受教了?!?/p>
蕭啟桓的一個政策,讓沈墨卿看到了其真實有效性。
想到之前他腦海中的答案,所謂的仁政,所謂的書中仁義道德!
說白了,不還是用國家強行征集商販糧食,看似仁政,實際上不也是強取豪奪。
再想想那些大儒們的政策,也多是紙上談兵。
比起四皇子蕭啟桓殿下,淺顯易懂,行而有效的辦法,他們反而像是尸位素餐的官員!
之后蕭啟桓擺手道:“先生之后,如果因為官身安排,可以繼續來武英殿內!”
“不過本皇子,不需要你再給我講解這些四書五經之類的雜學!”
“本皇子又不科舉,也不想把下半輩子的人生浪費在這上面,只想等封王后,享樂一方便可!”
沈墨卿聽到蕭啟桓的話語,內心一震,神情卻有些不甘心!
此刻他忽然回想起這些年,偶爾有機會跟隨大儒見過一些皇子。
實際上與今皇上蕭云璟根本比不了,只能說勤勉好學,不恥下問,有未來儲君之能。
也確實如此,蕭云璟跟隨太祖打下天下,之后繼位之初也不是一開始就能治理天下。
同樣是請教了朝中肱骨大臣,才慢慢讓大晟王朝煥發生機。
每一位翰林跟隨一位皇子,其實也算是選擇自己的“效忠”對象。
沈墨卿原來只是覺得自己寒門出生,不夠圓滑,不會打點,最后分到紈绔四皇子這里。
現在看來,四皇子反而像那位真龍!
沈墨卿恭敬一拜,這次不是以老師,而是以臣子的身份。
“殿下有如此才能,為何不去爭那一爭!”
“當今天下,太子未立,殿下也有機會奪嫡!”
“如有需要,老臣定當為殿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蕭啟桓嘴角一抽,自己只是不想再被“應試教育”給束縛,用現代經濟學理論“敷衍”一下沈老,怎么搞得自己好像是什么明君賢儲一樣。
他把手指放在嘴邊,“噓!”
“沈大人這話,本皇子就當沒聽過!”
“國家之事,就讓大哥與二哥去頭疼,本皇子可不想伺候!”
不是老師,而是大人,說明蕭啟桓已經稱職務,用四皇子的身份讓他這位臣子不要多嘴!
沈墨卿卻一臉不甘,他覺得自己百無一用是書生,讀書了大半輩子,卻沒有實現兒時的抱負,沒有為百姓做過什么實事!
但如果能為國家培養出一位明君,那么自己這一生也算有了意義!
此刻書房內,沉默無比,蕭啟桓很愜意的拿起一本關于《大晟礦石錄》記載的書籍,聽著窗外的雨聲,心情悠然自得。
甚至下意識的哼了一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兩世靈魂疊加,記憶力超群,讓蕭啟桓這個最怕文學的理科生,都能出口成章,把記憶里的詩句引用出來。
此情此景,雖然詩詞并不完全應對,但卻能體現他的心境!
而書房內的宮女,書房外的太監們,都是神情微震。
無論是沈老的恭敬,還是四皇子的自如,都讓他們如此的陌生!
就好像他們真的離開了武英殿,然后又到了另一個武英殿。
同時他們伺候的四皇子,也變成了另一個四皇子一樣!
沈墨卿神情從激蕩到平靜,聽到了四皇子這幾句詞作中的超凡脫俗,曠達超脫的意境,忽然覺得原來紈绔、好色的四皇子,自己竟然不那么討厭了。
生于帝王家,他自然知道太子之爭,素來如此,危機重重!
四皇子想必曾經經歷過生死危機,所以才會有了現在這種豁達的心態。
如果不是被人“算計”,四皇子入了天牢,他可能連自己這一身才學,都不想暴露出來吧!
……
就在此事發生不久之后,沈墨卿按照正常教學時長完成后,離開了武英殿。
而他面色堅毅,用自己翰林身份,以及四皇子“老師”身份,求見圣上。
只是這次,他不為告狀而來,而是希望圣上能看一看他這個蕭家的老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