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陳衛民吃了三鮮餃子才回到縣城。
因為陳衛民夜不歸宿,可把劉偉和劉剛急壞了。
“老板,你去哪了?你要是再不回來,我倆就要去報警了。”
陳衛民笑道:“昨天在熟人家里喝多了,就沒回來,你倆吃早飯了嗎?”
“哪有空吃早飯啊,光著急了。”
“抓緊吃早飯,一會我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劉剛,以后這邊你負責聯系。”
“蘋果?”
“對,現階段蘋果數量不足,但是十月份之后下了新果子,數量會多不少。”
去大包家莊的路上,陳衛民和劉偉商量了一下關于蘋果的事情。
陳衛民還欠巴莎耶夫和謝爾蓋兩人五百萬美元物資。
雖然從劉茂云手里搞到的一百二十萬的手表,被陳衛民以兩百萬的價格運到蘇聯,但是遠遠不夠。
五百萬美元,官方報價也將近兩千萬人民幣。
這么多物資,不能完全依靠白酒和罐頭,必須另辟蹊徑才行。
而魯中的水果和冬天的蔬菜,是個非常好的選項。
“老板,以后我常駐煙州?”,劉剛問道。
“不必,你的眼光要放寬,不但是蘋果,還有白酒,等到了冬天,還有蔬菜,都要運到蘇聯,幫助蘇聯人民度過寒冬,我們任重道遠啊。”
劉偉和劉剛兩人都不知道怎么接這話了。
你幫助蘇聯人民?
你在喝蘇聯人民的血。
到了大包家莊,包玉才已經望眼欲穿。
“陳老板,你可來了。”
“老包,我介紹一下,這是我們公司的采購部經理劉偉,這是劉剛,以后他們和你對接哈。”
“沒問題,沒問題。”
包玉才和包軍帶著陳衛民幾個人直接去了鎮上的冷庫,檢查了一下蘋果的質量。
冷庫存儲的蘋果,都是比較好的蘋果,檢查了一番,沒問題。
陳衛民讓劉偉和冷庫老板簽訂了協議,預計十幾天后,會有海運貨船抵達煙州港口,到時候蘋果直接上船。
中午回到大包家莊,陳衛民單獨和包蘭蘭聊了聊,鼓勵她繼續讀書,將來考到燕京讀大學。
包蘭蘭驕傲的說,她學習很好,一直都是班里第一名。
當陳衛民把他買給包蘭蘭的學習資料遞過去的時候,包蘭蘭猶豫了。
“收著吧,好好學習,考上京城的大學了,我來喝你的喜酒。”
陳衛民上車離開后,包蘭蘭很久都沒搞明白怎么回事。
又在煙州住了兩天時間,陳衛民回到了齊州。
另一組葛林比陳衛民早一天回來。
他們這幾天跑了魯中的二十多家酒廠,摸清了對方的產量和市場價格。
五人又開了一天會,決定和魯中省糖酒公司,進行了最后一輪談判。
陳衛民一開口,就把糖酒公司齊小樓給打懵了。
采購總量減少五十萬箱,而且他們根據每個品牌不同的價格,拿出了對應的價格。
雙方開始了唇槍舌劍。
現在,主動權在陳衛民。
因為陳衛民這一招,幾乎就是在告訴糖酒公司,我們已經摸清了市場,只是因為我們怕麻煩,所以找你們糖酒公司合作。
如果你們要價太高,我們不介意越過糖酒公司,直接和廠家接觸。
一天時間,沒談出任何結果。
晚上,陳衛民剛到招待所,齊州酒廠廠長李先鋒又找了過來。
他還想推銷他們廠的產品。
但是他們的產品價格太高了,最便宜的一瓶八塊錢,而且還是低度酒,完全不符合蘇聯市場主流。
最后被纏的沒辦法,陳衛民答應進一百箱,拿到蘇聯市場試試。
如果有市場,他們下一批次大批量采購。
如果市場反應不行,那就不好意思了。
雖然沒有達到李先鋒的預期,但是陳衛民也給對方留了個口子,關鍵是市場,只要蘇聯市場認可,陳衛民不介意加大采購量。
但是陳衛民并不看好。
連續談了四天時間,雙方終于敲定了合作細節。
魯中糖酒公司為光明實業提供四百四十萬箱白酒,一共涉及到了六十多家酒廠的產品,平均一箱白酒十七塊三,含運費,屬于到貨價格。
就憑這一點,陳衛民就非常滿意。
遠比自己預想的要低了不少,節省了兩三百萬費用。
這批酒會全部交給莫斯科的戴什坎特。
這也就意味著,只要這批貨運到莫斯科,他和戴什坎特之間的四百多萬件軍用呢子大衣的交易完成了一半,年底之前完成牛仔服交接,才算全部完成。
接下來的大項目,則是謝爾蓋和巴莎耶夫兩人的物資。
陳衛民把劉剛留在了齊州。
劉剛將會協調白酒和水果,直到這批貨物完全發運完畢,他才能回京城。
休息了兩天時間,四個人繼續上路,從齊州直奔烏義市。
自從八十年代初,烏義市就自發形成了露天交易市場。
四萬多平方的小商品市場有四千多個固定攤位和一千多個流動攤位。
陳衛民四人站在小商品市場門口,都被這里的火熱震撼到了。
陳衛民感覺自己的詞語已經匱乏了。
熱火朝天、摩肩擦踵都不足以形容這里的場景。
“老板,這里得不下萬人吧?”,葛林問道。
“差不多。”
本來陳衛民還打算一個一個的去談。
可是這里的攤位太多了,物品太豐富了,根本就沒辦法一個一個的談。
陳衛民干脆分了一下工。
劉偉去談刀叉等金屬類小商品。
葛林去談鞋帽。
另外兩個年輕人去談圍巾等制品。
陳衛民則在小商品市場里轉了半天。
這里也有羽絨服賣,但是最多的卻是軍大衣一類的棉服,價格實惠。
“老板,裙子怎么賣的?”
“八十五。”
“要的多呢?”
“五百件起算批發,六十。”
陳衛民又轉去了下一家。
價格基本都差不多。
陳衛民也不打算轉悠了,找到了這里最大的一個賣服裝的固定攤位,老板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女人,長的很標致。
之所以選擇這家,主要是她家里的款式比較多,而且以絲綢衣服為主,也有牛仔服、棉服等服裝。
“帥哥,買點什么?”
陳衛民指著一條米黃色的連衣裙問道:“怎么賣的?”
劉莉莉一聽對方問價格的方式,就知道這是個雛,不是市場上的常客。
“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