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怎么賣?”
簡星夏連忙放下油條,熱情招呼:“大的四塊一斤,小的三塊,您要大的小的?”
帶出來的桃子,簡星夏肯定不會帶回去。
末了都會清空。
這會兒先喊著,給買家挑選的余地,買家能多停留一會兒。
果然,買家蹲下來看看,拿了小的,放下,又拿起大,還有點嫌棄:“看著不太新鮮。”
不挑不是買貨人,人能蹲下來,購買概率九成以上。
簡星夏也不惱,實話實說:“昨天摘的,今天要起早趕集,但桃子絕對新鮮,我切一塊您嘗嘗。”
陸阿嬸麻利地遞過小刀,簡星夏切下一塊彎彎月牙似的桃子,給買家嘗。
樹熟的桃子,果香濃郁,入口甜滑。
買家很滿意:“稱三斤吧!”
這還不算大單。
逢五的大集,能一早起來趕集的,都是大采購。
但第一單順利開張,是個好兆頭。
果然,接下來陸續有人來問,市場里頭的桃子五塊錢一斤,有些還比不上簡星夏的好。
外頭的桃子大多三四塊錢一斤,但個頭賣相都差上許多。
“給我稱兩斤。”
“我要五斤。”
“我要十斤,能便宜點嗎?”
簡星夏麻利地稱桃裝桃:“已經是實惠價了,要不再送您一個吧!”
簡星夏挑了個個頭一般,但紅彤彤的桃子,塞進袋子里。
買家心滿意足:“行,四十塊錢,掃給你了。”
簡星夏沒有打印二維碼,直接打開手機收款碼,也一樣收錢。
陸阿嬸給她換了些零錢,偶爾有用現金的,也能找開。
有挑剔的買家轉了兩圈才回來,又要試吃:“你這桃子什么品種?口味不錯,趕得上水蜜桃了。”
簡星夏也想說這事兒呢,家里這棵老桃樹看著平平無奇,但結出來的果子又大又甜又好看,跟本地桃很不一樣。
她覺得這桃子有點玄機。
挑能說的說了:“不是什么出奇的品種,但是祖上傳下來的老桃樹,就這一棵,結出來的桃子特別好吃,每年就這一茬。”
買家一聽,品了品嘴里的桃香味兒,要買六斤。
“裝兩個袋子,我給我姐他們分點兒。”
“好嘞!”
簡星夏年輕,反應快,又耐心,說話溫言細語的,買不買都讓嘗。
很快,攤子上就聚起了不少人。
連帶著陸阿嬸的大棗,和隔壁攤位的蓮藕都賣得好。
芳芳給簡星夏打下手,也放開嗓子喊。
“又香又甜的老樹大桃!比水蜜桃還好吃!賣完即止咯!”
早市人多,八點不到,簡星夏帶來的兩百多斤桃子,只剩下最后三四十斤。
她把剩下的桃子歸攏到一起,先幫著陸阿嬸賣一陣子棗子。
陸阿嬸的棗子十塊錢三斤,有電子秤之后,賣得也更快了。
以往用桿秤,年輕人不會看,不愿意買。
年紀大的吧,糾結桿秤上模糊的標記,哪頭高哪頭低,添添加加的,時間耗得多。
今天用電子秤,東西一放上去,重量價格都顯示出來了,都不用算。
麻溜就賣了。
陸阿嬸喜不自勝:“一會兒我就去買個電子秤,下次趕集我們也用電子秤。”
期間有人來問桃子,簡星夏就按三塊錢賣,等到八點半之后,才公開喊三塊。
這個點兒,八點前四塊錢買的人大多都走了。
就是有個別沒走,隔了這么久,看到攤子上剩下的桃子,也知道是賣相和個頭的問題。
比人家前腳四塊錢買了,后腳喊三塊錢,讓人好接受。
桃子賣得差不多,剩下的二十斤簡星夏讓陸阿嬸幫忙賣,她跟芳芳去買東西。
陸阿嬸給了芳芳五十元:“買點兒零食,跟你夏夏姐一塊兒吃。看到賣電子秤的問問價,不著急買。”
芳芳笑嘻嘻地接了。
簡星夏數了數現金,加上掃碼的錢,今天一共賣了852塊錢。
還剩二十斤桃子呢,多少也能賣點兒。
簡星夏存款 852,余額4413。
存款終于增加了,簡星夏高興之余,恨不得叫老桃樹天天都結幾百斤果子。
但看老桃樹的情況,頂多再摘個兩百斤。
莊園升級要求也終于有了進度。
【當前莊園升級進度:
1、莊園雇傭臨時工達10人次,進度:2/10;
2、莊園耕地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進度:0/1000;
3、莊園收入達到10000元,進度:852/10000。】
趁著集市還沒散,簡星夏跟芳芳快速掃蕩。
簡星夏要買的東西多,老屋也就有個屋,有個桌椅板凳床,其他幾乎都要添置。
菜籽油買了一壺,是鎮上油坊自己榨的,80元。
香油和醬油醋各一瓶,一共20元。
糖和鹽簡星夏買得多,她尋思今天回山里還會雇傭臨時工,不管人家來自哪個朝代,鹽和糖總歸是需要的。
五斤紅糖,五斤鹽,散稱,花了45。
簡星夏覺得集市上的紅糖比網上的還貴一點,她們宿舍都有生理期喝紅糖水的習慣。
宿舍經常幾個人一塊兒買五斤,網購只要二十幾。
鹽也是,超市打折才一塊錢一包,有半斤。
雖然只隔十幾塊錢,但簡星夏自己養活自己,習慣了精打細算。
她琢磨著以后也網購,送到鎮上,下次趕集集中取貨。
今天來不及,她等著雇傭臨時工開荒種地,早日達成莊園升級條件,先買一些。
鐵鍋也花了45。
竹筷子倒是不貴,10塊錢一把,有十雙。
說好不買碗盤的,但趕上促銷,微瑕的碗盤和杯子,簡星夏50塊錢拿下二十件。
釉面有點粗糙,但給臨時工用,不需要花精力解釋。
蚊香和花露水、驅蟲藥、驅蛇藥,都是在地攤上買的,品牌不詳,但攤主拍著胸脯保證,說他次次大集都來,肯定有效。
蚊香十塊錢兩把,不是圈圈那種,是一根根的,一根有四十公分長,適合戶外點。
滅鼠藥十塊錢五包,驅蟲藥十塊錢八包,螞蟻粉筆一塊五一根,比手指頭還粗。
最貴的是花露水,八塊錢一瓶。
簡星夏沒見過的品牌,但抹到蚊子包上,確實不癢了。
芳芳也證明:“我見過他,村里人買過他的藥,效果還行。”
簡星夏便不再糾結,花了60,買了一堆。
攤主高興地給她裝袋:“大客戶啊!好用再來!”
最后買的是種苗。
簡星夏原本想買種子,但有些種子這個季節已經來不及播種育苗了,就選了一些苗子。
“大番茄小番茄黃番茄和粉番茄苗,每樣兩株。”
“絲瓜苦瓜秋黃瓜和西葫蘆,每樣兩株。”
“莧菜菠菜油麥菜,白菜香菜空心菜,種子各來一包。”
“還有豇豆、四季豆和玉米、秋蘿卜……”
農村大集上賣種苗的不少,芳芳挑著眼熟的指給簡星夏。
簡星夏一家買了一點,記住人,要是種苗發芽長勢好,她下回再多買點。
以前學院有試驗田,除了學校有規定,和特殊不能交叉種植的地塊,其他的邊角地都被學生利用上了。
種的最多的是番茄,長得快結果多,更重要的是,能當水果吃。
種菜學生吃不上,一般的水果結果期又長。
只有番茄,是窮苦學生的保底選擇。
但現在不一樣了,簡星夏有大塊大塊的地,她想種什么都行。
種子和苗,還有肥料,和鐮刀剪刀鋤頭鐵鍬等基礎弄出,一共花了簡星夏460。
最后又散稱了十斤面粉,十斤掛面,買了兩板雞蛋,花了80。
存款-80、-20、-45……趕個集,一共花了850。
花的比掙的還多。
余額重置,3563元。
簡星夏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