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名和小胡六回到村里,又激動,又沮喪。
激動的是:“夏夏姐的農莊做得可好了!里面的人都穿古裝!還學古代人說話!”
村里人恍然大悟:“難怪不讓我們去幫忙,原來是有安排?!?/p>
沮喪則是:“夏夏姐請了別人幫忙,她還把她弟弟叫來了。”
村民們驚訝:“她弟弟?她爸后面生的那個弟弟啊?”
胡名不知道。
小胡六搖搖頭:“應該不是,那個小孩兒比胡名還大呢?!?/p>
胡名都沒見過簡星夏,不太可能是簡星夏父母離婚后再生的孩子。
但村里人跟簡星夏的接觸也不多,只是在找她的過程里,聽說她爸再婚,還有了家庭,說簡星夏有了弟弟妹妹。
但是也不清楚這弟弟妹妹,到底是不是簡星夏她爸再婚后生的。
也有可能是女方帶來的。
于是,村里人更心疼簡星夏了:“唉,夏夏這孩子也太老實了,她爸能舍得讓她一個人在山里住著,她暑假還能把弟弟接過來?!?/p>
胡大卻是很疑惑:“夏夏什么時候接的她弟弟?我怎么不知道?”
村里人也不清楚,不過,自從夏夏回來之后,山里就經常進出人。
先是電工師傅,后來夏夏的同學朋友,還有來買板栗的、送貨的、安裝的、修路的……
別的不說,今天光小車就來了十幾輛,有不少人都認識夏夏呢。
“可能是哪個車上的熟人帶來的也不一定。”
村里人畢竟不能挨個車子查驗,人家頂多駕駛人開窗問個路,誰知道后排坐了幾個人。
村里人心里疼著,他們跟簡星夏的姥姥親,算是她的“娘家人”,見不得簡星夏難過、受欺負。
還是胡大作為村官,出來制止了大家的發散思維:“夏夏雖然心好,但不是個糊涂的,她能一個人把老屋收拾出來,叫這么多人來幫忙,心里是有成算的?!?/p>
“她爸怎么對她,我們管不著,但夏夏叫她弟弟過來,那就是夏夏覺得能叫?!?/p>
胡大從陸安村扶貧工作的角度出發:“我們怎么想都沒用,夏夏是咱們村第一個開起農家樂的,我們好多老想法都沒做成,她能做成,我們就只管聽她的、配合她就行?!?/p>
胡大警告村民:“大家伙兒好心是好心,但別自作主張,凡事問過夏夏再說?!?/p>
“剛才胡名和小胡六的話你們都聽見了,夏夏不叫我們上去,是她自己有安排,不是跟村里生分了,別想東想西的!”
村里人連連點頭:“對,夏夏怎么說,我們怎么做就行,別搗亂?!?/p>
“對啊,反正夏夏開農家樂,比我們之前干得好,我家那個橘子采摘園還在呢,要是夏夏做起來了,我也能沾光?!?/p>
“你們別瞎想了,夏夏只說是弟弟,萬一不是親弟弟,是表弟堂弟,或者外頭認的弟弟,熟人的弟弟呢?我看你們真是想太多了!”
村民們圍在村口一通討論。
最終的結論就是——阿風可能是熟人的弟弟,通過熟人的車帶進山來的,村民沒看到罷了。
然后終極結論就是——陸安村這么多年都沒辦起來農家樂和采摘園,夏夏辦起來了,說明夏夏到底是大學生,有想法有思路,村里人配合為主就行。
就這樣,在簡星夏不知情的情況下,村民們達成了一致的想法。
而此時,簡星夏跟林三娘正在配合胖嬸,準備中午的農家菜。
……
簡星夏帶隊去采摘的時候,林三娘又接待了不少人。
截止到十一點,已經有43個人預定了午餐。
畢竟來農家樂,吃農家菜才是主要的,大家幾乎都訂了餐,只有個別吃了飯來得晚的,和買了露營套餐,中午吃不下的人沒要。
簡星夏問胖嬸:“按照五十人的飯菜準備,兩葷一素一湯,最好葷菜備三個,辣、微辣和不辣的都要有?!?/p>
胖嬸揮著鍋鏟:“好說!”
專業的廚娘,早就安排好了。
“湯已經燉上了,香菇雞湯,燉了三個大陶罐的,林娘子說咱們客棧不上大缽的湯,就一人一小碗,三罐盡夠了。”
簡星夏給林三娘比了個大拇指。
果然,讓三娘當管事娘子就是最正確的選擇。
她不在,三娘也能把事情安排好。
三人在廚房里商量了一番,雖然農村土灶的鍋大,但是一鍋也炒不出五十人份的飯菜。
橫豎都要分鍋炒,干脆多加幾個快手菜,客人選擇多一點,也能收集更多菜式反饋。
反正現在是試營業,一切都有調整機會。
簡星夏看了看胖嬸已經做好的準備,湯燉了,豬肉煸了,肉片切了,很快有了決斷。
“這樣,我和三娘做兩個涼菜,一個涼拌黃瓜,一個涼拌土豆絲?!?/p>
“然后再負責兩個素菜,一個豬油渣炒白菜,一個泡豇豆炒肉末。”
“和兩個蛋葷,一個番茄炒蛋,一個青椒炒蛋?!?/p>
“主食我來負責,今天就提供米飯和雜糧?!?/p>
“胖嬸,大葷你來定,最好有三個?!?/p>
胖嬸想了想:“這簡單,我做三個大葷,再加個小葷?!?/p>
三個大葷分別是水煮肉片,用豬肉做,茶油鴨子,芙蓉雞片,小葷是萵苣肉片。
胖嬸說:“這幾個菜都不費工夫,一樣做個十來個人的量,應該能趕上午時開飯?!?/p>
茶油鴨子主要是燜煮燉,芙蓉雞片跟水煮肉片差不多,一個辣,一個不辣,都是水煮過油烹制。
所以胖嬸提出再加個小葷,跟蛋葷搭配在一起,這樣便有三大葷,三小葷,兩素,兩涼,一湯。
簡星夏放心下來,這么幾個菜,放在農家樂里面,算是相當可以了。
她正想松口氣,去喝口水的時候,林三娘拉住她。
“小姐,咱們的碗盤不夠呀!”
“啊?”
臨近開業的時候,簡星夏手里的錢只剩下一百多,但還缺很多東西。
無奈,從來不用各種唄各種月付的人,還是硬著頭皮開通了“先用后付”。
以前雖然窮,但不欠債。
現在好了,看似家大業大,實則身無分文,還要借錢購物。
簡星夏一口氣買了兩百多個碗盤餐具,原本是想著,民宿一共就六間房,住滿了也沒多少人。
可今天一上午就來了四五十號人。
早餐都賣出去十多份。
林三娘一盤算,中午按照分餐制,一個人至少需要一個飯碗,三個菜碗,一個湯碗,就算涼菜用碟裝,也得五個碗。
林三娘說:“即便把早上的碗洗出來,咱們也只有兩百只碗,不夠五十人用的……要不,換一個菜用盤子盛?”
“不行,”簡星夏搖頭,“咱們試營業按分餐制,菜的分量是按人頭分的,裝在盤子里,容易顯得分量特別少?!?/p>
她敢保證,她給的份量絕對夠吃,但視覺感受就是第一感受。
一上菜,大盤里面裝小菜,這就背離了農家菜樸實大碗分量足的初衷,容易引起差評。
簡星夏琢磨一番,咬咬牙,撥通了陸阿嬸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