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第一天,六間房全部定出去了,兩間220,四間150,打完八折,一共是832元。
早上吃飯22個人,大部分都選的10元,只有兩個人吃不太多,只要了5元檔的,總價210元,打完八折是168元。
中午吃飯一共四十五個人,不過有四個是五歲以下的兒童,簡星夏都送了兒童餐,但又有一些人加餐。
后面忙起來,簡星夏就沒辦法記賬了,好在三娘記了,看了一下,午飯四十五個人,總共收入1440。
晚飯人少一些,只有二十八個人,加上兩個小朋友,算上加菜部分,打完折后總收入是818元。
露營部分的收入比較高,一般都是三四個人起步,定最低價位的露營套餐也是50元/人,貴的100元/人。
這一塊比餐飲還掙錢,只有一半多一點的人去露營,但收入直接達到1500 。
但最掙錢的,還屬采摘。
即便打了八折,依舊是相當可觀的一筆錢。
四種番茄都是15一斤,水果黃瓜10塊,藍莓和草莓都是60一斤,打完折之后的價格不算貴,加上新鮮,味道又好,上午的十五個人還多摘了,下午的三十幾個人,也幾乎都摘滿了五斤的額度。
就這一塊,直接收入4600多,是其他業務收入的總和。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零售的業務。
天氣熱,冰飲賣得不錯,即便簡星夏沒有加價,按照山外正常的零售價格,也掙了不少。
可樂和礦泉水直接斷貨,其他的飲料也幾乎賣完了。
還有薯片、話梅、果凍、餅干、巧克力等零食,價格不貴,都是三五塊錢的中小份包裝,一天居然也賣了七八十份,有個三四百塊錢。
加上飲料,這一塊的收入也有小一千。
這還是簡星夏沒有開展農副產品和手工藝品售賣的收入。
今天不少人都問起來,山里的茶油、菌菇、紅棗、綠豆……甚至大米,怎么賣的。
還有人看中了竹編手工藝品,和人工繡制的手帕。
甚至還有人喜歡林三娘身上穿的衣服,說感覺比網上買的漢服給人的感覺更舒適,更真實。
簡星夏心道,那肯定真實——衣服可是三娘的姐妹們幫她做的。
用的不是簡星夏帶回去的布料。
她買的都是網上用來給機器擦油,當抹布損耗的布料,顏色大多黑白灰。
但是三娘的姐妹們聽說三娘當上了管事娘子,要在東家小姐開的客棧里干活,硬是湊錢買了些鮮亮的布,給三娘做了一身體面的衣裳。
這可是正經出自大梁朝古人之手的衣裳,用料和針腳,跟機器批量制作的,還是有些細微差別的。
正是這些細微的差別,讓三娘穿的衣服,看起來更加真實、方便,反而比精美的機制華服更吸引人。
但簡星夏實在是騰不出手來打理這一塊,只能一一婉拒。
“對不住啊大家,我們山莊試營業期間還有許多事項需要調整、規劃,暫時還沒開放手工藝品和農副產品的售賣,但大家放心,我們已經在計劃中了,后面會陸續開通的。”
客人們這才作罷。
只要能買到就行,反正他們試營業來的這一批人,基本都是金門鎮的,最多隔壁鎮或者市里,都不遠。
就這樣,這兩塊業務暫時還沒開展呢,純粹以一個現代民宿來說,試營業的第一天,不算提前預定客房和餐飲給的錢,簡星夏共收入10458元!
一萬塊!
手機里有九千多,現金有一千多。
簡星夏扒拉著手機的計算器,反反復復算了好多遍。
跟賬面有幾十塊錢的出入,不知道是忘了收錢,還是她和三娘哪里算錯了。
但!
這可是一萬塊!
簡星夏從小到大,就沒有摸過這么多錢!
要知道,二十天前,她剛來老屋的時候,接到系統派發的第一個升級任務,條件之一是要莊園收入達到10000元。
對當時的簡星夏來說,一萬元是巨款,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
但現在,她不光達到了,而且還真真切切地擁有了一萬元!
不是周轉,不是累計,就是純收入一萬元。
簡星夏躺在梁程程買的大床上來回翻滾,興奮極了。
她真想現在就跟梁程程,還有大學的幾個好朋友說,她馬上就能還得上助學貸款了!
不靠別人,不用借錢,就靠自己!
但簡星夏還是忍住了——梁程程才剛來過,現在她突然說掙了一萬塊,梁程程明天就能坐飛機過來“拷問”,看她是不是上了什么傳銷電詐殺豬盤的當。
冷靜下來后,簡星夏把錢記下來。
又打電話給小胡六:“小胡六,你明天幫我送五箱易拉罐裝的可樂,四箱雪碧,還有十箱礦泉水,兩箱酸奶,四箱茶,口味分別是……”
簡星夏把清單發過去。
隨后,是兩千塊錢的轉賬。
小胡六一個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旁邊小胡六的媽媽嚇了一跳,打著手勢問小胡六發生什么了。
小胡六咧嘴一笑:“夏夏姐生意火,讓我明天給她送飲料!”
小胡六說著,又給簡星夏發微信:
【夏夏姐,錢太多了,清單上的飲料批發下來大概一千塊左右。】
【你先拿著,記個賬,后面還有要你送貨的時候。】
過一會兒,又是一條。
【你給我送一次貨,算五十塊錢,這批飲料重,再給你加三十。】
【你自己算著錢,不夠了跟我說,我怕我忙了記不住。】
小胡六看著手機,興奮得無以復加。
他看向媽媽,高興得嘴都合不攏:“媽,大堂哥說得對!夏夏姐生意好了,我們都跟著沾光!”
從村里送東西來,小胡六是不肯收錢的。
但飲料要去鎮上批發,然后再送到村里來,一趟少說要一兩個小時。
平常小胡六送人或者取貨,去一趟鎮上是收三十的,東西重就收五十。
簡星夏直接給他八十,小胡六可太高興了。
村里人去鎮上打散工,好點兒的才一百五到兩百一天,又累又苦。
他這搬飲料雖然重,但是比起來其他的活兒,已經很輕松了,兩個小時不到,掙八十,小胡六樂得不行。
他仔細算了算:“媽,如果夏夏姐能在八月底之前讓我送十趟貨,再加上奶茶店的工資,還有我之前存的錢,我就能買得起電動三輪車了!”
有了電三輪,他以后去鎮上奶茶店上班就更輕松了。
也能多跑幾趟,拉拉貨。
小胡六的媽媽眼里有淚水,她是聾啞人,小胡六的爸爸腿又傷了,為了做手術,欠了好多債,小胡六被迫早早承擔起生活的重擔。
但是小胡六的媽媽不想買三輪車。
她比劃著手勢,對小胡六說:“你爸的身體好點了,今年的糧食賣了,你去讀書,媽去打工。”
輟學一年了,再看到媽媽比劃出“讀書”兩個字,小胡六還是有些怔忡。
但他搖了搖頭:“媽,我爸的身體只是好點了,但也只是勉強能夠坐起來,吃飯喝水還得人喂,但沒有人幫忙,他沒辦法上廁所,沒辦法洗澡……后續的康復還要錢,你一個人打工,沒辦法負擔我爸的康復費用和我上學的費用的。”
小胡六笑著揚了揚手機:“媽,你看,我挺能掙錢的,我一個星期在奶茶店上八個早晚班,能掙五六百,現在還有送貨的錢,多好。”
小胡六的媽媽哭了。
屋里,小胡六的爸爸也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