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星夏本來還想著這一茬賣完,去公交站賣的,沒想到生意這么好。
還有人問她下次什么時候來呢,簡星夏只能遺憾搖頭:“這板栗是自己家種的,沒多少,不一定什么時候來呢。”
她可不傻。
今天這邊的幾個小區都買了板栗,一時半會兒沒那么稀罕了。
她還有幾百斤板栗,但下次肯定就去別的小區賣了。
簡星夏收攤,把剩下的板栗鏟了幾袋子,給旁邊幫她破零錢和讓位置給她的幾個小販分了,剩下一袋,給門衛送去了。
剛才她在這邊擺攤,門衛過來看了兩遍,應該是看她有沒有占據通道路口,和有沒有弄臟地方。
既然有人管,簡星夏就上道一點,下次來也好說話。
果然,保安收了板栗,笑容也多了幾分,還給她指路:“你要是三輪車沒電了,從那邊的門騎進來,花壇后面有一排充電樁,掃碼就能充。”
簡星夏笑著謝過。
六點不到,簡星夏收攤,算算賬,今天板栗一共賣了七百八十二塊錢。
差一點八百。
掙錢還是掙錢的。
但要仔細算算,這板栗是山里的,沒成本,還搭上去好幾個人工。
從摘板栗到曬板栗,清洗、開口、煮、凍、賣……太耗人工了。
還沒有桃子好賣呢!
她也就是這陣子錢不趁手,才要賣板栗,等以后,她應該會挑著日子,盡量在趕集的時候賣,人流密集,方便,賣得也快。
一路騎著三輪車往村里趕。
簡星夏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三輪車好好地撐到了回村。
簡星夏先去給胡名奶奶說了一聲:“胡名奶奶,一會兒我把東西送回老屋,再換您的車噢。”
胡名奶奶聞聲出來,連忙把胡名的零食塞了幾個過來:“還沒吃飯吧孩子,你等會兒,奶奶給你煮碗面。”
簡星夏連忙擺手拒絕。
這個點兒都過了飯點了,胡名奶奶肯定鍋灶都熄火了,碗也洗了。
再為她開火,不夠忙活的。
“不用啦,胡名奶奶,這是我在山里撿的栗子,煮熟了的,您拿著吃。”
又跟胡名奶奶說:“我在網上買了些衛生紙,有卷紙有刀紙,一會兒準備在大榕樹下擺攤,您也來看看吧。”
胡名奶奶有點意外:“你們年輕人還知道刀紙啊?”
簡星夏笑道:“是啊,現在網上什么都有,一搜衛生紙,都出來了。”
胡名奶奶歡喜道:“那敢情好,我也去看看。”
簡星夏很快就在大榕樹下擺起了攤。
三箱紙巾一共155塊錢。
卷紙是200g厚實款的,她賣兩塊五,一箱27卷,兩箱54卷能賣135塊錢。
刀紙一箱十斤,一斤六塊錢,比卷紙便宜些,也是為了照顧老人家。
算下來,155的進價,全賣出去的話,能賣195塊錢,掙四十。
簡星夏不圖這個錢,但也沒想打白工,掙得少,也要掙一點。
不然時間長了,有人把她的好意當做是理所當然,那就太糟心了。
況且,她去拿快遞也要耗費人力,今天是賣板栗順便去的,但下回可就不一定了。
再一個,村里會有開貨車的小商販,隔段時間來一趟,方便村民買點兒零食日用。
她賣得太便宜了,小販掙不到錢,以后不往他們這么偏的村子里來,大家的生活反而更加不便。
村里人也懂這個道理。
有時候哪怕沒有急需的東西,但是看到小販來,也會買上一兩樣。
圖的就是人家能掙到錢,以后還來。
簡星夏賣這個價錢,村里人都欣然接受。
“哎喲,這卷紙真厚實,比我上次買的厚好些呢!”
“是啊是啊,我看過了,咱們上次買的那個140g一卷,還要賣兩塊錢,這個200g一卷,才賣兩塊五。”
“夏夏,我要買六卷。”
“我要十卷。”
“刀紙咋賣的啊?稱重?那給我稱五塊錢的吧。”
“我要這一包,看看多少錢。”
村里人很捧簡星夏的場,加上紙巾這東西本來就是日常所需,短時間內也不用操心過期的事兒,就都來買。
八十多歲的胡奶奶就這樣混在人群中,買了一斤刀紙。
簡星夏照常收錢,沒有一點兒異常。
她將刀紙遞給胡奶奶,胡奶奶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謝意在不言之中傳遞。
簡星夏賣到最后剩下兩卷,不肯賣了:“我自己還要用吶!”
她回來的這幾天,用的還是從學校帶過來的紙,沒剩多少了。
村民們有些遺憾,問簡星夏:“那夏夏你下次還買嗎?”
留守在村里的大多都是老人,只有幾個村官和放暑假的小孩子,老年人不擅長網購,買不到這么便宜又好的衛生紙。
簡星夏這一回來,村里人都感覺有了指望。
簡星夏想了想說:“我不忙的時候就買,這樣,以后大家有什么想買的東西,先記下來,我買了,等趕集那天一起去取,也省點兒車費。”
“哎,好,好!”
大家聽到簡星夏會操心車費的事兒,更高興了。
知道省車費,那買東西的時候肯定也知道省錢,不是亂花錢買高價的人。
簡星夏騎車把東西和兩卷紙送回老屋,又回村一趟,還了車。
還車的時候她說給十塊錢,算租車費,被胡名奶奶訓了一通。
“哎喲快別說了!借個三輪還說錢,叫你姥姥知道了,我哪有臉面見她!”
“快走走走!明天還用不用?我今天晚上充好電,明天給你留著。”
胡名在一旁可憐巴巴的:“奶,我也想騎。”
胡名奶奶:“癟犢子你再說一遍試試?”
胡名一溜煙跑了。
簡星夏樂道:“謝謝胡名奶奶,明天先不用了,要忙地里的活兒。”
胡名奶奶問道:“你會種地哇?胡名他爸都不大會,要不我叫幾個人去給你幫忙吧?”
簡星夏連忙道:“不用不用,胡奶奶,我也不種多少,就是種點兒菜,夠自己吃就行。”
胡名奶奶倒是也不懷疑,年輕人嘛,能有幾個會種地的啊。
說是種地,估計也就跟胡名非吵吵著要種葫蘆一樣,鬧著玩呢。
胡名奶奶拉著簡星夏的手,非要她拎走一袋子菜。
“地里多得吃都吃不完,胡名看著都怕,夏夏你拿著吃。”
簡星夏回村才幾天,都收了好些菜了,要不是有臨時工“幫”著吃,光是別人送的菜她都吃不完。
簡星夏也沒推辭,謝過胡名奶奶,就趕緊回家了。
天快黑了,晚上趕山路不好。
回到家,簡星夏開始算賬。
昨天給完小胡六五十塊錢的勞務費,余額還剩1627元。
今天掙了782,吃飯和買水花了23,賣紙巾剩了兩卷自己用,入賬190,當前余額2576元。
眼看著余額又回到了“2”開頭,簡星夏松了口氣。
像她這樣沒有人托底的年輕人,存款就是唯一的底氣。
好在她現在繼承了姥姥的山莊,有了莊園經營系統。
賣了一天板栗,莊園升級條件也有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