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一看到簡星夏,就拉著她,讓她細著點花錢。
“夏夏,不能大手大腳。”
“咱們村這地方,地都沒人種,搞不起大棚哦?!?/p>
“夏夏,你快別花那些錢修路了,住在山里不方便,還是住到村上吧?!?/p>
“是啊,咱們村都空了一半了,找胡大問問,百多塊一個月就能租個屋?!?/p>
簡星夏心里喜歡老人家細細碎碎的關心。
她從父母離婚后,就幾乎沒有得到過什么關心,什么都是自己慢慢學,一點點試錯。
村里的老人不是她的親人,卻待她如親人。
簡星夏在一堆老人家中間坐下了。
“爺爺奶奶,嬸嬸伯伯,大家不用擔心我,這錢不是我的,是合伙人的,人家承包了我家的山頭,要做民宿、開采摘園?!?/p>
簡星夏笑瞇瞇的:“我嘛,就負責給人打工,幫他們看著地方,招呼招呼客人。”
“不是你的啊?夏夏?!?/p>
簡星夏搖頭:“我哪兒來錢啊,我沒出錢?!?/p>
老人家信了:“但凡手頭有點錢,哪個年輕人愿意回來哦。”
大家雖然覺得在深山里修路、建大棚,也是燒錢燒得慌,但,只要不是簡星夏的錢,大家多少還是放心的。
簡星夏陪著老人們聊了一會兒天,就去地里找陸阿嬸了。
“夏夏,你要定做桌椅板凳?老屋里的呢?壞了嗎?”
陸阿嬸沒直接答應,而是勸說簡星夏省錢。
“晚點兒我讓你陸阿伯過去給你修,修修能用的,就別做新的了?!?/p>
陸阿嬸擔心簡星夏花錢沒節制,年輕人,東西只靠買,不靠修。
簡星夏就把她要開民宿和采摘園的事兒跟陸阿嬸說了。
陸阿嬸果然不信:“你這孩子,還真搞這些亂七八糟的啊?這得花多少錢?。 ?/p>
得知不是簡星夏出錢,陸阿嬸也不大同意:“夏夏,掙錢沒那么容易,咱們鎮上好幾個村子,折騰來折騰去,掙錢的人少,虧本的人多?。 ?/p>
簡星夏笑道:“嬸子,再差也就是現在這樣了,折騰折騰,說不定還有機會。”
陸阿嬸一聽,又心疼簡星夏了。
是啊,別人家的孩子,像是他們家的芳芳,再怎么樣,都有父母的幫襯。
出錢不行,出力總行吧?
但簡星夏就自己一個人,她沒人幫襯啊。
想到這里,陸阿嬸心里酸酸的,再不忍心阻攔簡星夏。
“要兩個長沙發,六張椅子,十六個小板凳……再加四個矮桌,一個柜臺?”
簡星夏點點頭。
“我先做這些,以后如果民宿真開起來了,可能還要再加。”
陸阿嬸聽后,讓簡星夏回去等消息。
“我跟你陸阿伯打聽打聽,誰家賣木頭,去談談價。”
簡星夏問起手工費。
陸阿嬸倒是也沒說不收,畢竟,村里人除了種地,就靠這些零散活兒掙錢。
“我問問你陸阿伯,要是你不趕時間,你阿伯慢著來,忙完地里的活兒,順手就給你做了。”
“要是你趕急要,可能得收點工錢。”
簡星夏笑道:“嬸子,我趕急要,就算不是急要,給工錢也是應該的呀!”
簡星夏說:“要是陸阿伯方便的話,沙發、矮桌、椅子,先幫我做一套出來?!?/p>
按照施工隊的安排,大后天中午怎么也能完工了。
再花個一兩天刷刷漆,收拾收拾一樓,過幾天她就能開業了。
陸阿嬸應下來:“那我讓你阿伯快些做。”
……
簡星夏回到老屋時,施工隊仍在勤勤懇懇工作。
傍晚,林三娘要下班了,她還是挑的布料。
精米精面拿回去換東西,還是太顯眼了。
畢竟現在半個大梁朝都在鬧饑荒,她們鎮上連新米都難求,哪兒來的這些好米。
還是衣服布料穩妥些,掙頭也大。
簡星夏也不干涉林三娘的選擇。
大家各有各的難題,也各有各的應對,她不能想當然,就覺得她們那兒在鬧饑荒,就一味地讓林三娘拿糧食。
她看林三娘更喜歡布料,心里也能猜出來。
布料能放,還不起眼,做成衣服,按照林三娘的說法,一套棉衣,按市價也能賣個**百文。
用這些厚棉布做的耐磨棉衣,一套至少能賣一千二百文。
還不容易因為“囤糧”,在饑荒之地引起無妄之災。
……
林三娘熟門熟路地帶著布料,從山莊,回到了大梁朝。
到家里把東西放下,就直奔林大娘家。
林大娘吃了幾天藥,這兩天血已經止住了,人也能下床走走了。
雖然外頭光禿禿的一片黃土,但林大娘也愿意抱著孩子,在院子里走動走動。
木鏢師和大點兒的孩子都出門找活兒去了,只留下兩個小的,干不了活兒。
就在家端茶倒水,看著林大娘。
小家伙們從門縫里看到是姨母,十分高興的打開門。
“姨母!”
“哎!”
林三娘摸了摸外甥女稀疏的黃毛,從籃子里拿出一小包桃子干。
“拿去吃吧!”
小家伙們最喜歡林三娘這個姨母了,每次來,都能給他們帶點兒吃的。
林大娘看到林三娘來,也很高興。
兩人坐在屋檐下說話。
林大娘說:“我的身子已經好多了,昨天你姐夫還在街上碰到了醫婆,醫婆問了兩句,還以為我們在別的醫館抓了藥。”
畢竟林大娘這個病要想自愈,還是不太可能。
得連續吃藥,將養著,人才能好。
木鏢師也沒跟醫婆說太多,含糊兩句,推脫過去了。
反正現在年頭不好,他也不打算讓林大娘和小點兒的孩子出門,醫婆也見不著林大娘。
林三娘心里高興,但也暗暗心驚。
這藥還是太引人注目了,幸好林大娘不怎么出門,要是叫醫館的醫婆和大夫看到了,肯定會起疑。
還是布料好。
低調,穩妥,賺得還多。
這些天,林三娘白天在簡星夏那里打工,晚上回來就做衣裳,林大娘也幫著一起做。
加上桃丫杏丫打下手,又趕制出了兩身衣裳。
一身皂色拼褐色的,是按照男人的身量做的。
一身淺米色拼淡藍色的,是按照女人的身量做的。
林大娘在家里已經熨好了,這就交給林三娘去售賣了。
做生不如做熟,林三娘還是先找到了張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