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屋的第十七天。
簡星夏只雇了林三娘來,另一個名額,她準備雇傭一個泥瓦匠,來給一樓刷漆。
林三娘這兩天已經把小廳兩邊的柴房收拾出來了。
原先放在堂屋和兩間西廂房里的雜物,都被收拾到了柴房。
一些實在破爛的竹筐,和發了霉的簸箕,還有西廂房床上鋪的稻草褥子、枕頭,都被拿去廚房,當柴燒。
就剩下壘的大通鋪了。
簡星夏發布招工啟事。
【招聘需求:臨時工一名,工作內容:刷墻,工作時長:6小時。】
簡星夏心里琢磨著,之前的徐老漢就是瓦工,應該也會刷墻,不知道他會不會接到。
畢竟系統喜歡熟人局,優先匹配熟人。
沒等幾分鐘,后院有動靜了。
簡星夏一看,嘿!
還真是徐老漢!
徐老漢挑著擔子,也是有些懵。
上回他給簡星夏補了廚房的屋頂,修了灶臺,帶著紅糖、奶粉、咸鴨蛋和野雞蛋回去,家里人都喜上天了。
但都不相信。
兒子說:“爹,你是不是糊涂了?啥人家啊,能拿白瓷鋪地?皇帝老兒他都鋪不起!”
老婆子說:“對啊,老頭子,知道你這回去的東家家里闊綽,能賞這些好東西,但你也不能瞎編吧!啥吹口氣燈就亮了啊!”
只有兒媳婦兒信他:“爹拿回來的東西……確實不像尋常人家能有的,就這紅糖,咱大盛朝,上哪兒都尋不來。”
可惜了,兒媳婦不好意思多為公爹說話,就說了這么兩句。
但兒子和他家老婆子是全然不信的。
徐老漢氣得接連好些日子,時不時就跑去山里,想再找到那個莊子。
可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
時間長了,他都以為自己發癔癥了,就跟巷子口的那個瘋子一樣,好些年了,天天嚷嚷著自己見了啥會飛的鐵鳥。
雞蛋鴨蛋吃了,但牛乳和紅糖,卻是實實在在拿回來了的好東西。
牛乳給小孫子喝了,熬過了最難熬的階段,現在能喝粥、喝點兒稀面條了。
但紅糖可是還在的。
他兒媳婦拿了一點兒回娘家,托娘家的親戚走遠一些,幫她換成錢。
剩下的,可還在家呢!
隔幾日就挖出一小匙,給小孫孫沖來喝。
每當這時,徐老漢都會感慨一句:“想當初,我在那神仙莊子上的時候,可是見識過不少東西……”
兒子老婆子都不信,兒媳婦也不好意思挨著公爹。
家里頭,只有尚在襁褓里的小孫孫,瞪大眼睛看著徐老漢,神采奕奕,仿佛真聽進去了。
徐老漢就摸著小孫孫的頭,再講一遍。
這幾個月,就這么的過去了。
徐老漢也沒想到,這天他在外頭干完活,路上居然碰到了許仙姑。
許仙姑還問他:“你家的孫兒可大好了?要是還不好,山里還有機緣,可再去一次。”
徐老漢驚呆了。
他的孫子是好了,但他還想去一次那山莊呢!
出于謹慎,徐老漢還是多問了一句:“謝仙姑關心,我家孫兒已經大好了,那……我還能去山里找機緣嗎?”
許仙姑扭著腰走遠。
“你去與不去,機緣就在那里。”
徐老漢撓撓頭,沒聽懂,但也不敢再多問。
沒辦法,附近十里八鄉,就許仙姑靈,靈就靈在,她的話云里霧里的,讓人聽得半懂不懂的。
徐老漢想想,既然許仙姑沒說不能去,那就是可以去。
他還是想去看看。
就這么的,徐老漢把刷墻的工具都放進挑子,直奔山里。
說來也怪,這幾個月他隔三差五就來山里瞧,但怎么都找不到那天的那個山洞。
但今天一來,山洞不就好端端地在這兒嘛!
徐老漢心里一喜,趕緊鉆進山洞。
沒走兩步,就出來了,再憑著上次的印象走一段,果然,就看到了那座又大又小的兩層小樓。
徐老漢有點唏噓,伸手抹了抹眼眶。
“哎,俺就說俺不是瘋子,這屋子,不好端端地在這兒呢嘛。”
徐老漢往前走走,看到了簡星夏,連忙福身:“東家小姐!”
簡星夏笑笑:“徐老漢,你來了。”
“哎!俺來了,東家小姐,這回可是要刷墻?”
“對。”
簡星夏示意林三娘去開門。
如今林三娘已經能夠熟練開關后院門用的馬蹄鎖了,趕緊去開了,引著徐老漢進了院子。
林三娘瞅見徐老漢的裝扮,心里還很有些親近感。
她承擔起管事的職責,主動打聽。
“老伯,我是莊子上的管事,姓林,敢問老伯是從哪兒來?”
徐老漢倒是不意外,甚至覺得上次就該如此——此間主人富貴,自然是該有管事的。
徐老漢作了個揖:“回林管事話,老漢是從余下鎮來的。”
余下鎮?
林三娘沒聽過。
要么,不是她家附近的鎮子。
要么,該不是同一個地方來的了。
林三娘早已通過大黑,知道他們的來處不是同一處,因而也不意外。
只是微微有些遺憾罷了——這位不是老鄉。
“老伯,我是想問,你打哪朝哪國來的。”
徐老漢不明白:“自然是打盛朝來的。”
不然還能打哪兒來。
林三娘便清楚了。
簡星夏也了解了,繼大虞、大梁之后,又來了個大盛朝。
她這臨時工的雇傭范圍,夠廣的。
林三娘出面,大致問了一下大盛朝的情況。
這大盛朝倒是比他們大梁朝的光景好些,老百姓雖然還是底層,但是能吃得上飯,苛捐雜稅也不重。
雖然重農抑商,但因為大家手里有小小余錢,街面上的生意都不錯。
徐老漢和兒子種著十二畝地,閑暇時間就挑著擔子,做些泥瓦匠的散活兒,家里還算過得去。
簡星夏點點頭,一朝有一朝的光景,一家有一家的家境。
林三娘見簡星夏想了解的已經的了解了,就開始介紹起今天的活計。
“老伯,我們東家小姐要翻新一樓,須得把墻上剝落的墻皮鏟掉,然后重新刮泥、刷漆。”
林三娘沒貿然讓徐老漢進屋,而是將后門屋檐下的這面墻當例子,講給徐老漢聽。
徐老漢上次就留意過老屋,知道老屋的構造跟大盛朝的房屋有很大區別。
這會兒認真聽著,還上手摸。
“乖乖,這墻皮用的啥粉漿,摸著怪細的。”